杂文852 >地图 >读后感 >

幸福之路的读后感

幸福之路的读后感

杂文852
阅读 752

相关推荐

幸福之路的读后感汇总6篇。

幸福之路的读后感 篇1

马克思主义告诉过我,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哲学,要想读懂一本关乎哲学的书你必须要先去了解作者的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我所读的《幸福之路》是由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伯特兰.罗素所写。罗素生于英国辉格党贵族世家。

他的祖父约翰拉塞尔勋爵在维多利亚时代曾两次担任首相,并被封为伯爵爵士。其父安伯力·罗素是一位激进的自由主义者,著名的自由主义哲学家约翰·穆勒是伯特兰·罗素的教父。罗素4岁时失去双亲,由祖母抚养。

他的祖母对道德要求很严格,精神上无所畏惧,对风俗习惯不闻不问。罗素的家庭背景也为他以后的自由和幸福研究奠定了基础。《幸福之路》发表于1930年,当时几个主要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们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相对和平,但人们普遍感到不安。次世,罗素的幸福之路诞生了。

幸福之路出生于1930年但他同样也属于今天的我们,今天我们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一切的信息事物都可以说是瞬息万变,我们在相对和平的世界里接受更多的变动和不安,越来越发达的信息化,越来越多的机器代替人工,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比1930年更加热烈,现在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都在追求幸福生活,但是幸福的指数却在不断下降。在读了幸福之路后我明白了很多。

幸福之路一共有十七章,我把它分成三个部分,前九章的主要内容像是第一章节的延伸主要在讲一个主题—什么使人不幸,从十到十六章的主要内容像是在回答和解决第十章的问题--如何获得幸福,第十七章阐明作者的观点—何谓幸福的人,人人皆可获得幸福。在这三个部分中给我带来最大的是第一个部分—什么使人不幸,他就像是人们自身出现的病变一样,而且我们只有在知道了这种病变是什么的时候,才可以做到对症下药,不至于漫无方向,什么使人不幸就是在给通往幸福的路指明方向。

作为一个方向,作者在《使人不快乐的原因》第一章中指出了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个方向,为什么我们渴往幸福。用作者的话说,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每个人的幸福使我们的社会走向真正和谐的保障。在文章中我很认同这样一句话“我们文明时代的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寻求一种没有战争的社会制度;然而人类如此不幸,以至于相互杀戮比持久地享受生活的阳光显得更为诱人。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更好的系统可以实现。”当你足够不幸开始抱怨一切的时候失去信心的时候还有什么是你不敢做的呢?如果你不幸,你有什么理由创造社会幸福?

第二,我们大多数人都相信我很幸运。至少每个人都觉得不开心。别的不说,单单是看最难获得幸福的人—自我关注过度的人,从罗素笔下的角度来讲我们都可以说我们自己是一个罪人,一个自恋者,一个夸大狂。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有一条就是“吾日三省吾身”,也就是教导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所犯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又有几个人吧反省到的错误全部改正的呢?再则,自恋和自大几乎可以说是全人类共同的本质,心理学有做过研究表明人都是希望自己是对的是美的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的,人天生就是自恋和自大的。当然,我们大多数人大部分时间都在正常的指标范围内,但我们知道我们并不是一直那么快乐。

如果有幸福的路,为什么要选择不幸。

在作者2-9章里阐述的8种不幸的来源,在拜伦式的不幸、竞争、厌烦与兴奋、疲劳、嫉妒、负罪感、虐待狂、**恐惧症中我想谈一下与我们在校大学生及其相关的给我感触很特别的几个方面,一是:竞争,文章中“如果你随便问一个美国人,或是一个英国商人,在他的生活中,什么是对快乐的最大的妨碍?他会说:

“生存竞争。”我相信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当今的大学里,我们有无数竞争,竞争班干部,竞争学习成绩,竞争奖学金,竞争男朋友或女朋友等等,而且前面还有未来的考研竞争和工作竞争以及孩子学习生活的竞争。我们的时代和罗素的时代已经改变了,但竞争的压力并没有改变。

这些压力继续推动我们前进,我们似乎把竞争的结果看作是我们幸福的源泉。而作者却在最后告诉我们“把竞争看作生活中的主要事情,这种观点太残酷、太顽固,使人的肌肉太紧张,使人的意志太集中,以至于如果将它当作人生的基础的话,连一二代人都难以延续。经过这样的一段时间,它一定会引起神经疲劳,各种形式的逃避,对快乐的追求同对工作的追求一样紧张艰难——因为松驰宽裕已经不可能了——最后,因为不育症,导致整个家族消亡。

工作不仅受到竞争哲学的毒害,而且还受到休息的毒害。那种安逸闲适、神经松驰的悠闲生活也令人感到厌烦无聊。这一切必然导致连续的加速运转,其自然的结局便是吸毒和崩溃。

治疗的方法是承认在平衡的生活中,理性和舒适的享受是必要的。”仔细想来我们似乎的确在竞争的泥沼中东倒西歪,迷失了平衡,所以让我们稍微放慢节奏吧,奏响青春的恋歌。

再者,我认为在《幸福之路》中述说的包括竞争在内的诸多病症中都隐藏着一个不幸的共通之处:不自知,不自觉。那些竞争嫉妒等都源于对自己认识的不透彻,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失去了本真。

我还记得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富商在海边散步,看到一个渔夫躺在沙滩上晒太阳,身边放着渔网。富商问他为什么不去打鱼,他说我为什么要打鱼,富商说这样你就可以赚钱了,渔夫说我为什么要赚多点钱,富商说那样你就可以买艘渔船了,渔夫又问我为什么要买渔船,富商说那你就可以赚大钱了,渔夫说为什么我要赚大钱,富商说那样你就可以和我一样在海边散步晒太阳了。

渔夫说,可是我现在就可以这样了啊。在这个故事中如果渔夫整日惶惶不知所终连基本生存都没解决,那我对他的幸福是不尽然的,也就是说我认为自知带来的幸福必须是在满足了基本生存的条件下(这点只适用于大多数原则,有极少数可以打破这一看法,如:信念强的民族英雄在奋斗时)而对于这个故事中的富翁就故事中的人格来看,他绕了一个大圈子去追求他的幸福,就是源于他对自知的缺乏。

当今时代也有一些错误的自知观,如“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她们对富贵的认识已经超越的对自己的认识,也就难以幸福。没有自知之明,就很难有自觉的动力和勇气,这就导致我们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强迫自己去实现世界眼中的目标,而不是我们想要的目标。更进一步,我们甚至连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都不知道,何来幸福呢。

幸福离我们那么远,那么近。做一个快乐的人。

幸福之路的读后感 篇2

我今天给各位介绍一本给我启示比较多的书,很多时候有困惑,我都会翻这本书看看,寻找一种豁达的思考方式,寻求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本书就是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罗素的《幸福之路》。

《幸福之路》是罗素散文中的一本名著,罗素在书中所提供的不是任何抽象的道理,而是他自己人生感悟的结果,所提供的获得幸福的小窍门也是通过他的“阅历和观察”获得的人生经验之谈,因此,这本书浅显易懂,读起来趣味性比较强,而且确实对寻求幸福的人们有启发作用。罗素的目的是“希望那些遭受不幸而并未享受幸福的众多男女能够诊断出自己的症状并找出摆脱的方法”。在书的前半部分,他讨论了人类不幸的许多原因,而在后半部分,他讨论了快乐的许多原因,以便读者能够控制实践并取得实际效果。

罗素是为了众生的幸福写了这本书,所以他在序言里说:“在以下的篇章里,既无高深的哲理,也无渊博的征引。我只是把通情达理的一些意见归纳起来……因为不少烦恼的人凭着适当的努力可以变得幸福,所以我才写下这本书。

”现在让我来就我感触较多的部分谈一下这本书给我的众多启示和影响。如前所述,这本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讨论不快乐的原因、现象和性质。他说,人们的不快乐一部分是由于社会制度,一部分是由于个人心理。

显然,这本书不是关于社会制度的。主要分析了个人的世界观、伦理道德以及生活带来的不快乐或幸福。罗素很精辟地分析,不幸福的人一般是因为深陷在“自我沉溺”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分析了三种典型的自我沉溺者,也许你我感到不幸福的时候也在他的分析中吧,分别是“畏罪狂”,“自溺狂”,“自大狂”。第一种,畏罪狂,是那种沉溺于犯罪意识的人,我理解是那种总是自我责备,失意,理想主义的人,他们的特征是认为自己应该如何如何,给自己设计了一幅理想的图画,却和他所知道的实际的自己不断发生冲突。

说浅些,大概就是早期的教育和人生的真实情况相抵触使得他觉得苦恼不幸福。联系到我们自己,这种情况应该是一种生活不适应。第二种是自溺狂,特征是惯于自赞自叹,并希望受人赞叹。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这种心理,但时间过多就是一种灾难。换种说法这是强烈的虚荣心,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时候,除了自己以外,对任何人都感觉不到兴趣,但是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觉得失败和失望,因为可能他期待的是恭维,到手的却是冷笑,罗素讲,一个人只想要社会钦仰他而对社会本身毫不感到别的兴趣的时候,未必能达到他的目的,即使能够,他也不能完全快乐,因为人类本能是从不能完全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虚荣心太大,破坏了每一项活动本身的乐趣,难免让人无精打采、厌烦。

第三种是自大狂,他和自溺狂的不同在于他希望大权在握,而非动人怜爱,他竭力要令人畏惧而非令人爱慕。我理解这一型是权力欲比较强的人,若是不能征服别人他就会不快乐,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总是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的,应该就是这一型的。但罗素是一个辩证的人。他分析说,有一种说法是,权力在适当的范围内可以大大增加幸福感,但当他被视为人生唯一的目标时,就会带来灾难。

罗素归纳的三种人是典型的不幸福者的心理状况,我想还有更多混合的类型,不幸福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以上的症状。如果把罗素看作医生的话,前面这部分,论述不幸福的原因是给病人做检查,说症状,查**,接下来系统地论述各种病的症状,**等等,他在书中分别论竞争,烦闷和兴奋,疲劳,嫉妒,犯罪意识,**狂,论畏惧**,听听这些题目各位就知道都在说不幸福的情形了。

书的后半部分是开处方,引导患者走上健康之路。首先,分析了幸福的可能性,然后论述了兴趣、爱情、家庭、工作、休闲、努力和放弃,最后论述了幸福的人。在这里我不想说前面那些,我想谈谈最后一章《幸福的人》,因为这一章里,罗素给我们明确地开了幸福的药方。

拉塞尔说,幸福显然一部分取决于外部环境,一部分取决于自己。不管外部环境如何,他认为幸福的秘诀在一个人的范围内是非常简单的。我演绎成自己的话,就是温饱,健康,成功的工作,爱情,小范围的受人尊敬。

如果你有这些足以让人幸福的东西,但这只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的自然幸福,还有一种幸福是精神上的幸福。所有的幸福,人们都应该能够获得,唯一的条件是他的热情和兴趣向外而不是向内发展。也就是说,人们要想快乐,首先应该抛弃自我中心、客观的生活,带着真正的兴趣跳出自我,而不是去想自己不快乐的原因。

说到这里,真是无独有偶,以前曾经有个几个年轻人去问希腊的哲人苏格拉底,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快乐?苏格拉底的回答是:“你们想知道答案的话,先去海边的山上伐木,然后造一艘大船,完成后我自然会告诉你们。

”那几个年轻人真的去做了,付出了许多汗水,他们完成了,看着自己造的大船,他们已经知道怎样才能找到快乐。正如罗素所说,那是出于自我、热情和兴趣。

其实,我所说的只能让各位基本了解这本书的框架,还有更丰富更多含量的内容,不能一一在这里介绍,毫无疑问,《幸福之路》这本书会带我们走上寻求幸福的路,幸福之路其实不玄妙,也不遥远,在我们的观念中,在我们的***。有时我们的困难可能就是自己没有跳出来,有时我们的幸福其实就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心境。

最后,希望各位听了我的赘述有所收获,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若是有空,也看看罗素的《幸福之路》,跟智者同行,解除自己的困惑,给自己的灵魂进行一

次洗礼吧。借着这本书的名字,继续自己的幸福之路。

幸福之路的读后感 篇3

西外小学部四年级季凤珍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幸福的定义也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幸福很简单,就是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有好吃的东西,有漂亮的衣服等等,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也有的人认为要想真正的幸福,非常的困难,他们总是认为这个社会对他们是不公平的,却从没有考虑自身的问题。那么,怎样才叫幸福呢?如何才能是自己幸福呢?

从《幸福之路》这本书,我们就能得到答案。

这本书大体上分为两部分。这本书的前半部分讨论了人类不幸的原因和通往幸福的途径。后半部分则论述了幸福的诸多原因,从而使我们能够对照实行,获得实际效果。

在书的前半部分,罗素谈到了不快乐的原因和现象。他说,人们的不快乐部分是由于社会环境和部分心理素质造成的。本书主要分析个人世界观、伦理道德观念、生活习惯等带来的不快乐或幸福。

罗素认为,不幸福的人一般是因为深陷在“自我沉溺”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分析了三种自我沉溺之人,分别是“畏罪狂”,“自恋狂”,“自大狂”。

第一种,畏罪狂 ,是那种沉溺于犯罪意识的人,我理解是那种总是自我责备,失意,理想主义的人,他们的特征是认为自己应该如何如何,给自己设计了一幅理想的图画,却和他所知道的实际的自己不断发生冲突。说浅些,大概就是早期的教育和人生的真实情况相抵触使得他觉得苦恼不幸福。对我们自己来说,这种状况应该是对生活的一种不适应。

可能在刚进工作单位的时候,我们就会有这样的感觉,认为现实的工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美丽宏观,也没有那么自由等等,想到这里,也许我们就会认为自己并不幸福。

第二种是自恋狂,特征是惯于自赞自叹,并希望受人赞叹。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这种心态,但当它过度的时候,就是一种灾难。换种说法这是强烈的虚荣心,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时候,除了自己以外,对任何人都感觉不到兴趣,但是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觉得失败和失望,因为可能他期待的是恭维,到手的却是冷笑,罗素讲,一个人只想要社会钦仰他而对社会本身毫不感到别的兴趣的时候,未必能达到他的目的,即使能够,他也不能完全快乐,因为人类本能是从不能完全有以自我为中心的。

因此,虚荣心太过分了,破坏了每项活动本身的乐趣,这不可避免地使人们无精打采和无聊。

第三种是自大狂,他和自恋狂的不同在于他希望大权在握,而非动人怜爱,他竭力要令人畏惧而非令人爱慕,我理解这一型是权力欲比较强的人,若是不能征服别人他就会不快乐,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总是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的,应该就是这一型的。但是罗素是个辩证看问题的人,他分析这有一种类型说,约束在适当范围内的权势可以大大地增加幸福,但把他看作人生唯一的目标时,它就闯了祸。

另外还有很多混合类型的心态可以使人感到不幸福,罗素在书中分别论述了竞争、攀比、疲劳、嫉妒、犯罪意识、**、畏惧**等等造成不幸福的原因及其对幸福生活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应对措施。

罗素在书的后半部分告诉人们如何走上幸福之路。他首先分析了产生幸福感的因素,然后讨论了兴趣、爱情、家庭、工作、休闲、获得和放弃与幸福的关系。罗素说,幸福显然部分取决于外部环境,部分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努力。

除了外部环境,他认为幸福是个人范围内非常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如果能拥有温饱、健康、爱情、颇有成就的工作、小范围的受人尊敬,就足以使人幸福,这几乎是人人可以达到的自然的幸福。比如说,我们有子女的关爱,我们可以舒舒服服的过日子,我们有漂亮的衣服穿我们有好吃的吃等等,现在的我们是健康的,现在的我们是有梦想的。

想想这些,其实我们都很幸福。然而还有一种幸福是精神层面上的幸福,其唯一的条件是人们的热情和兴趣向外而非向内发展,也就是说人们想要得到这种幸福,首先要摒弃自我中心,跳出自我,放远目光,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满腔热忱地融入社会生活。那就是要保持积极的态度,热的学习观和生活观。

在当前的社会,有些人在精神上经常陷入痛苦纠结的状态,其实他们具备很多可以实现幸福的条件却自叹不幸,原因就在于其自我中心思想作祟,过于算计个人的得失,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时又令人沮丧,以致他们在追名逐利和过度虚荣中很少拥有幸福感,在长期负面情绪压力之下,身体健康也容易受到损害。这种例子在我们身边并不鲜见。而那些时常感受到幸福的人,他们在关注自己的同时也关注他人、对很多的事情感兴趣,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越多。

因此这些人对于感情和家庭,对于工作和休息,对于获取和给予,不仅能够驾驭,还能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断体会到快乐的滋味。

罗素在书中一以贯之地倡导非自我中心主义,他认为一个人要是过分地关注自我,就好比把自己囚禁在自身欲望的牢笼中难以自拔,并由此产生无尽的痛苦和烦恼。而“非自我中心”的视角则会使自己与他人的对立消失,个人与社会的对立消失,使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消失。一旦人们除了自己也对身外之人或身外之事产生了真心地关注和付出,精神就会摆脱禁锢而变得开朗起来,幸福的感觉就有可能真正来到身边。

据说有几个年轻人曾问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如何找到幸福?苏格拉底的回答是:“你们想知道答案的话,先去海边的山上伐木,然后造一艘大船,完成后我自然会告诉你们。

”那几个年轻人真的去做了,付出了许多汗水,看着自己造的大船,他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才能找到快乐。这就是罗素所说的“跳出自我,把热情和兴趣向外发展”,幸福的感觉会自然来临。

另外书中还有这么一句话:“每个人都愉快地接受爱,又自然而然地奉献爱,由于这种相互幸福的存在,每个人便会觉得世界其乐无穷。”不断地付出和得到爱,幸福是平淡生活的体会、是点点滴滴的快乐,是大多数人都能拥有的。

而且,幸福并不在于金钱的多少,也不在于名誉的多少;不在于是否荣华富贵、人前显赫,也不在于是否粗茶淡饭、平实无奇。一个普通的人,如果读懂了自己,读懂了生活,他就会找到幸福的真谛,同时也会感到:幸福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幸福之路》这本书会带我们走上寻求幸福的路,幸福之路其实不玄妙,也不遥远,在我们的观念中,在我们的习惯里。有时我们的困难可能时我们没有跳出来。 有时候,我们的幸福简直太简单了。当你仔细回顾我们过去的生活时,你会很容易发现,其实我们很幸福,但实我们没有用心去寻找。

看了《幸福之路》这本书之后,我觉得,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怎样寻找幸福,怎样走出自己的困境,还教会我们要读懂我们自己,帮助我们寻找一种豁达的思考方式,寻求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它使我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社会,面对自己和他人,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幸福,认识自己。

幸福之路的读后感 篇4

这几天细看罗素《幸福之路》,其中的哲理让人收益匪浅。他是分析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实践的经验主义者。他反对理性主义的先验思想,强调人的社会价值。

《幸福之路》是罗素散文中的一本名著,罗素在书中所提供的不是任何抽象的道理,而是他自己人生感悟的结果,所提供的获得幸福的小窍门也是通过他的“阅历和观察”获得的人生经验之谈,因此,这本书浅显易懂,读起来趣味性比较强,而且确实对寻求幸福的人们有启发作用。罗素的目的是“希望那些遭受不幸而并未享受幸福的众多男女能够诊断出自己的症状并找出摆脱的方法”。在书的前半部分,他讨论了人类不幸的许多原因,而在后半部分,他讨论了快乐的许多原因,以便读者能够控制实践,取得实际效果。

罗素是为了众生的幸福写了这本书,所以他在序言里说:“在以下的篇章里,既无高深的哲理,也无渊博的征引。我只是把通情达理的一些意见归纳起来……因为不少烦恼的人凭着适当的努力可以变得幸福,所以我才写下这本书。

”在书的前半部分罗素谈了不幸福的原因和现象。他说,人们的不快乐一部分是由于社会环境和心理素质造成的。显然,这本书主要是分析世界观、伦理道德、生活习惯等带来的不快乐或幸福感。

罗素认为,不幸福的人一般是因为深陷在“自我沉溺”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分析了三种自我沉溺之人,分别是自责者、自恋者、自大者。

第一种是自责,即沉溺于犯错意识的人,即过于完美主义、完美和理想主义的人。他们的特征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给自己描绘出一幅理想的图画,而实际发生的情况却和自己的理想不断产生冲突,为此他觉得自责、矛盾、苦恼。对于那些对自己要求过高的人来说,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面前的一种不适应。

第二种类型是自恋者,其特征是喜欢自赞自叹并希望受人赞叹。当然这种心理几乎人人都有,但发展过度就会陷入怨天尤人的情绪。换句话说,自恋者表现出强烈的虚荣心。当虚荣心得到满足时,他们会感到快乐和幸福。当他们不满足时,他们感到绝望和失败。

拉塞尔认为,如果一个人只想让社会佩服他,而对社会本身不感兴趣,他可能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即使他能做到,也很难感受到他内心的喜悦。所以虚荣过了头,漠视关心他人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乐趣,这种人就不可避免地经常感觉不到生活的幸福之所在。

第三种是自我主义者,他认为自己很伟大,努力达到权力的顶峰,追求个人的名利。这一类型的人权力欲比较强,若是不能征服别人或爬到自己期望的高度他就会不快乐。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人总是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或者总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这应该属于这种类型。

罗素辩证地分析指出,这种人的自大心理一般是以前的自卑心理所致,如果其欲望被约束在适当范围还可以增加幸福感,如果把这看作是人生唯一的目标时,就可能给其“外部世界或者内心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

另外还有很多混合类型的心态可以使人感到不幸福,罗素在书中分别论述了竞争、攀比、疲劳、嫉妒、犯罪意识、**、畏惧**等等造成不幸福的原因及其对幸福生活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应对措施。

罗素在书的后半部分告诉人们如何走上幸福之路。首先,他分析了产生幸福的因素,然后讨论了兴趣、爱情、家庭、工作、休闲、获得和放弃与幸福的关系。罗素说,幸福,显然一部分要靠外界环境,一部分要靠自身努力。

除了外部环境,他认为在个人的范围内,幸福是非常简单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有以使住行,有健康,有爱心,有成功的工作,有小范围的尊重,就足以让人幸福,这几乎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的自然幸福。然而还有一种幸福是精神层面上的幸福,其唯一的条件是人们的热情和兴趣向外而非向内发展,也就是说人们想要得到这种幸福,首先要摒弃自我中心,跳出自我,放远目光,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满腔热忱地融入社会生活。

在当前的社会,有些人在精神上经常陷入痛苦纠结的状态,其实他们具备很多可以实现幸福的条件却自叹不幸,原因就在于其自我中心思想作祟,过于算计个人的得失,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时又令人沮丧,以致他们在追名逐利和过度虚荣中很少拥有幸福感,在长期负面情绪压力之下,身体健康也容易受到损害。这种例子在我们身边并不鲜见。而那些经常感到快乐的人,他们关注自己和他人,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获得幸福的机会就越多。

因此这些人对于感情和家庭,对于工作和休息,对于获取和给予,不仅能够驾驭,还能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断体会到快乐的滋味。

罗素在他的书中一直提倡非利己主义。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太过关注自己,就好像把自己关在自己欲望的笼子里,导致无尽的痛苦和烦恼。而“非自我中心”的视角则会使自己与他人的对立消失,个人与社会的对立消失,使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消失。一旦人们除了自己也对身外之人或身外之事产生了真心地关注和付出,精神就会摆脱禁锢而变得开朗起来,幸福的感觉就有可能真正来到身边。

据说有几个年轻人曾经问过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如何找到幸福?苏格拉底的回答是:“你们想知道答案的话,先去海边的山上伐木,然后造一艘大船,完成后我自然会告诉你们。

”那几个年轻人真的去做了,付出了许多汗水,看着自己造的大船,他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才能找到快乐。这就是罗素所说的“跳出自我,把热情和兴趣向外发展”,幸福的感觉会自然来临。

另外书中还有这么一句话:“每个人都愉快地接受爱,又自然而然地奉献爱,由于这种相互幸福的存在,每个人便会觉得世界其乐无穷。”不断地付出和得到爱,幸福是平淡生活的体会、是点点滴滴的快乐,是大多数人都能拥有的。

再者,幸福不在于钱的多少,也不在于名誉的多少;幸福不在于我们是富有有尊严的人,是显赫的人,还是平庸的人。一个普通人,如果他了解自己和生活,就会找到幸福的真谛,同时,他会感到幸福就在眼前。

幸福之路的读后感 篇5

《幸福之路》读后感,初中读后感作文800字

《幸福之路》读后感

实践理性在其真正含义上的最好的发展阶段,是人使用理性所达到的最高峰,也正是人与自然最显著的区别。这种最高峰正是斯多噶派智者所追求的理想,也如同罗素在其哲学思想理论中发生与本质并不是讨论道德,而是一门追求理性生活的指南。

他们的共同目的是通过心神的宁静而获得幸福,正如中国诗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精神境界,在理性生活中,美德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斯多噶派智者就是获得幸福,也如罗素的哲学观点,美德的全部目的就是获得幸福。而这种和平宁静的唯一目的是德行,也就是所谓美德是最高的善的含义,然而,如果逐渐在手段上忘记了目的,而执著于美德,就会产生一种与本人幸福完全不同的志趣,这两者之间也存在很大的矛盾。因为扰乱我们内心的、带给我们痛苦的,既不是人类的恶,也不是求而不得的善,而是能够逃避的和能够获得的两者之多少,因此思考和探讨幸福的过程,自身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只是,罗素采用了逻辑思维的工具,拥有更高的觉悟摆脱痛苦。

也许有人会问,幸与不幸,满足与不满足是否可以用善和恶来区分?而且这一观点引起斯多噶派、亚里士多德派、厄壁鸠鲁派的长期的争论,事实这两者的基础完全不同,而且根本无法比较,他们却由此产生了完全相反的不明晰的观点,并且互相辩驳。

与自己和谐的生活道德原理过于空洞,形式化,后来他们补充了一句生活必须与天性一起这一观点,这个问题就变得更长久了,因此而引入了中庸的讨论,实践哲学家把理论带入生活是最幸福的,因此幸福的人生其实也是一种矛盾。

所以罗素在结篇:所有的不快乐是由于某种分裂或者不一致造成的(王小波也说过),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缺乏协调就会造成自我分裂,快乐的人是没有这些分裂或者不一致所带来的痛苦,他们的人格既不会对抗自己而分裂,也不会对抗世界而分裂,这样的人因此而能够找到快乐。

以上是优久初中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幸福之路》读后感,初中读后感作文800字”,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作文,读后感,800字”的信息,欢迎访问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幸福之路的读后感 篇6

读《教师幸福之路的思考》有感

荣凤娣暑假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是舒适的,也是充实自己的。我利用暑假时间仔细阅读了林宏老师所写的《平凡教师的幸福之路》一书,感触很深。长期以来,教师被世人喻为"春蚕、蜡烛、人梯",在这些褒奖的词汇里面,人们更多地强调教师所具有的奉献角色,却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需要和获得。

现在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教师的抱怨,比如学生越来越难管了,不知道怎么教育学生,从早到晚忙碌到很晚,学生还不一定能体会你的用心,有时候还跟你唱反调,这说起来我想每个老师心里都有一堆苦水。看了这本书,我思考了下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对幸福有了重新的认识。

1、 不要让幸福成为人们生活追求的负担。很多人认为完美就是幸福。其实世上没有绝对的完美,花无百日好,人无一世平。在教学中,目标的全面、内容的丰富、方法的多样、环节的顺畅是教师想唱响的完美之歌。

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使教学形式上有“花哨”,但往往这些“尽善尽美”的行为有时会产生“过多”的结果,使教学不堪重负或流于形式。但是教学其实永远是一种遗憾的艺术。也就是说,教学很难达到十全十美的境界。

我们的教学不能一次承担太多的“重要任务”,不能一次承担太顺利的“成功”。所以教学应该学会放弃,这将帮助我们成为赢家。在教学中,知识和方法不是更有益的,而是更好的。

教学既要有所取,学会做加法,又要有所弃,学会做减法。

2、 也就是说,员工总是担心自己的欲望超过了能力,因为获得幸福的难度会相应增加。普通教师更容易对"不称职"持有恐惧心理,屡屡滋生退缩之意。事实上,成功人士的能力并不一定比你我高。他们也不称职。甚至可以说,他们越实成功,就越不称职。但他们显然有更大的野心。

因为所有晋升几乎都是根据他以往的出色表现,升到一个他尚不能胜任的岗位。一个人的事业越发展,就越容易处于“无能”的境地。所以,教师要不怕"不称职",相反要怕"称职",因为称职可能就代表不进步或者已经没有进步的空间。

在教育中,教师要想取得自己的进步,就应该多请教身边的人,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从“无能”中寻找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

3、 走科研之路,做一名有创造力的教师,只有积极投入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创造生活,才能过上有意义、有智慧、有尊严、有深层次的幸福和快乐。无意义的工作只会孵化无意义的人。同样,今天教师生活的无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和教学的僵化。

场景在变,学生在变,但内容和形式不变,用同样的方法,重复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创造,我们才能幸福快乐!教育是一个创新的天地,思考学生的个性,分析教学内容与组织方式,考虑学***和教学策略,在生活中反思这些内容,会发现这里有收获和发现,有欢乐和痛苦,是积累而不是重复。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幸福感,使教师的心灵变得深刻。

四、做一名师德高尚的人高尚的师德是构成幸福的重要内容,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只有自觉地抵制各种**,热爱教育事业,真诚奉献,尊重和爱护学生,不断地净化自己的人格,以满腔的热情、高尚的人格去感召学生,才能最终达到幸福的境界。

五、保持健康体魄和专业精神

身体健康是做好工作的保证,是实现理想目标的基础,是提高教师幸福感的关键。教师要树立良好的生活意识,学会关心自己,保持身体健康。为了精神上的高贵而牺牲身体只能是悲剧性的幸福。

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是职业态度,即生活态度。“生活是我们自己做的一个项目”。坚持新的一年,尽力把它做好。不要犹豫,相信我们掌握在自己手中,积极乐观地面对每天的日出。每天都是新的生活。

六、换一种"心态"

教师不是教了多少年,而是用心教了多少年。事实上,教师的职业幸福不仅是一种心态和状态,更是一种心念和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精神上的“传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这与我们的幸福息息相关。

有了好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书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

通过阅读《教师幸福之路的思考》,我深深感到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只要自己认为是幸福的,再苦再累的工作也会其乐无穷。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必须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奉献的精神。有了这些,我们的工作很快乐,我们也很高兴成为老师。

  • 伟大的母爱读后感汇总
    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一篇引人注目的作品,可以让人对真正的作品更感兴趣。怎么写读后感才能让人体验感十足呢?经过杂文852小编反复校验和调整这篇“伟大的母爱读后感”得以呈现。...
  • 伤仲永读后感作文(汇总6篇)
    相信大家都有写过作文,作文可以促进我们思考和想象的能力。你正在思考如何写一篇好作文吗?探索“伤仲永读后感作文”的内涵让我们了解更多有趣的事情,我们将持续推出相关内容以满足您的需求!...
  • 人生的意义读后感汇总
    是否想更深入地了解“人生的意义读后感”下面的资料或能帮到你,希望能给你提供帮助作为一个参考。人类进步千年的智慧结晶就是书籍,合上作品书本,回想起来,心中不仅无限感慨。是时候根据内心情感写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了。...
  • 《夏洛特的网》的最新读后感6篇
    怎样让自己写作品读后感时不感到烦恼呢?当阅读了作者的作品之后,大家都会新的见解。写读后感不能脱离原件,要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这篇文章是栏目小编从网络上认真筛选的优质“《夏洛特的网》的最新读后感”文章。...
  • 余华《活着》的读后感汇总
    读《活着》有感:读余华的《活着》让我回忆起童年,想起老一辈的苦涩人生。虽然他的文字写的是那样的平淡,但是却感到那样的真实,那样的亲切。小小的一本书,却有直击人心的力量,用最简单朴质的文字,镌刻了生命的沉痛与恒久。在《活着》中,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讲述一生的故事,有点凄惨有些不可思议,人活着,究竟是...
  • 关于安妮的日记读后感模板汇总
    杂文852编辑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关于安妮的日记读后感模板”,请注意以下内容仅供参考。书籍使我们心胸变得开阔,情操变得高尚,读完作品,我们仿佛在与作者交谈。读后感是自己阅读作品后最真实的体悟。...

幸福之路的读后感推荐

  • 夏天里成长读后感(合集3篇)

    2024年01月16日

  • 安徒生卖火柴小女孩读后感(集锦5篇)

    2024年01月15日

  • 伟大是熬出来的读后感1000字

    2024年01月10日

  • 草房子高中读后感(8篇)

    2024年01月10日

  •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汇总3篇)

    2024年0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