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852 >地图 >教学资源 >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杂文852
阅读 745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精选。

谈到“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那么这篇文章一定值得一读,我们会不断地分享该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供大家参考。优秀的教师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教案一定要体现扎实的基础知识类。教案的艺术性体现出它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篇1)

《灯笼》吴伯箫 教案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重要生字词,了解作者。

2.掌握文中的典故及其作用。

3.体会作者赋予灯笼的双重意义及作者的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文艺工作者张志民同志曾说:“他的文章质朴、味厚,他把浓郁的感情揉进朴素的文字里,从不使用华丽的辞藻,从不多加一点可有可无的装饰,那简洁的语言,淡雅的叙述……”这个深受赞誉的“他”就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教育家吴伯箫先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灯笼》,来感受吴伯箫先生文章的“质朴、味厚”。zw852.COM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焚身(fén)恐吓(hè)神龛(kān)  皎洁(jiǎo)   犬吠(fèi)   争讼(sòng)   斡旋(wò)     静穆(mù)    怅惘(wǎng)  铿然(kēng)   官衔(xián)  褪色(tuì)  可悯(mǐn)

2.解释下面词语。

斡旋:调停,调解。

幽悄:幽深寂静。

静穆:安静庄严。

思慕:思念(自己敬仰的人)。

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铿然: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3.作者链接。

吴伯箫(1906—1982),山东省莱芜人。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散文家、教育家。吴伯箫一生鞠躬尽瘁,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繁忙的教育工作之余,他撰写了大量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并翻译过海涅的诗《波罗的海》。代表作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有哪些。

【交流点拨】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关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灯笼使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2.第一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3.读第八段,说说你对“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一句的理解。

【交流点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宅邸的代称。表面写族姊家华贵朱门颜色已褪,实际上写族姊家早已衰败。

4.读第十一段,说说“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雪夜入蔡”指的是唐代名将李晟之子李愬的故事,他有谋略,善骑射。宪宗元和八年(814年),淮西吴元济反叛,朝廷出兵讨伐,屡招败绩。这时,李愬自求参战。元和十一年(817年)十月,雨雪不止,李愬乘吴元济不备,突出奇兵,袭击吴元济的重地蔡州。此战役为历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

“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指的是蒙恬率军反击匈奴的故事。公元前215年,在黄河之滨,蒙恬率军与匈奴骑兵开战,蒙恬的军队击败匈奴各部大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

这里借用典故,写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5.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结合文章,分析并评价这句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交流点拨】作者热烈赞颂了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评价:作者的爱国情怀值得肯定。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也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催人奋进。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这种情感在我们今天也是不可缺少的。

6.结合全文,说说文中“灯笼”的意义有哪些。

【交流点拨】文化意义:在纱灯上描红的雅致;对宫灯的想象,是深长的历史况味。情感意义:提着灯笼迎接祖父,体现长幼深情;上学放学母亲接灯的母子深情;跟着各种灯跑,是飞扬的青春激情;族姐家门的官衔等,记录的是岁月的沧桑感。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吴伯箫的其他散文,如《南泥湾》《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试比较与本文的风格有什么异同点。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篇2)

灯笼果教学设计(精选3篇)灯笼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晶”,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节律美。3、能抓住关键字词和丰富的想象,感受灯笼果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灯笼果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字词和丰富的想象,感受灯笼果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灯笼果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课前游戏:超级联想孩子们,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课件出示:【超级联想】老师给大家带来3组词语,你能猜一猜是什么水果吗?1.课件出示:【第一题:绿色条纹、椭圆、甜味,你能联想到什么?】带声音(出示西瓜的图片师点评:真棒,你很有想象力。2.课件出示:【第二题:粉红色、毛茸茸、甜味、孙悟空】你又能联想到什么?(出示桃子的图片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的?生:我是看了西游记的书。师点评:爱悦读的孩子,就是不一样。想象力也特棒。3.课件出示:【第三题:黄色、月牙、软软的,你想到谁?】(出示香蕉图片)追问:你又是怎么想到的呢?生:因为我觉得香蕉的外衣是黄色的,它长得又像月牙一样,吃起来软软的。师点评:是的,努力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就能比别人想的多,想的好。一、读准题目1、刚才我们通过词语认识了3种水果,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新水果。和老师一起来写写她的名字吧!师在田字格里写题目:灯笼果。师:笼在这里读轻声,显得更可爱。谁来喊喊它?2-3名学生读。齐读课题。2、看到这个名字,猜一猜,灯笼果会是什么样的?(像灯笼)指名回答2个。3、孩子们,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书中的灯笼果吧!听好要求哦!二、初读课文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想一想:灯笼果是什么样子的?2、检查词语和难读的句子。(读一遍,如果有人读错再读)(1)出示第一行词语:纱衣外壳棱角(出示拼音,强调“棱”是后鼻音那三个词都藏在这个句子中,你能把这个句子读好吗?出示长句子:纱衣是软的,真像是灯笼的外壳。纱衣有几个棱角,灯笼果藏在棱角后面,和我捉迷藏。2位孩子,读一读,读准字音。齐读。(2出示第二行词语:花瓣珍珠玛瑙仔细瞧:“珍珠”“玛瑙”看见过吗?是什么样子的?出示珍珠图和玛瑙图,看,它们圆圆的,亮亮的,可漂亮啦!一起美美地读读这两个词语:珍珠、玛瑙。(3出示第三行词语:晶莹透明细碎(强调“碎”的声母是s指点:小朋友们看,这个晶是生字,有3个日组成,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亮亮的)那晶莹是什么意思?(亮亮的,透明的)比如晶莹的露珠(图片)(4)齐读词串3、孩子们,读了课文,你知道了灯笼果的什么?预设学情:生1:灯笼果的有金黄色的纱衣。师:是的,那是它的外壳。生2:灯笼果是滚圆晶莹的。师:那是它的果实。生3:灯笼果好吃极了。师:那是灯笼果的味道。三、品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我们先来看看灯笼果的样子。(出示:金黄色的灯笼果,穿着一件夏姑姑给的纱衣,轻轻地跳到了我的手心里。)2、先听老师读一读,师范读,你觉得这个灯笼果怎么样?预设学情:生1:我觉得灯笼果很美,我从”金黄色”知道的。师:是的呀,金黄金黄的颜色,多美呀!师:你呢?生2:我从纱衣也看出她很美。师:什么是纱衣?你见过纱衣吗?生:纱衣就是公主的裙子,新娘的婚纱。师:是的,纱衣就是这样薄薄的,轻盈的。多美呀!生3:我觉得灯笼果像个小孩子很可爱,我从“跳”这个字读到的。师:你太会读书了。是啊,多么可爱的灯笼果啊!你能来读一读吗?小结:你看,作者把灯笼果当成了什么来写?(小朋友)它穿了一件纱衣跳到了我的手心里,(点红:穿、跳)真可爱呀!谁再来读一读。生抓住“穿”“跳”读出灯笼果的美丽和可爱。读的好的孩子,老师就立即奖励一颗真的灯笼果。(师:哇,你读得真好,小朋友,伸出你的手来,灯笼果要轻轻地跳到你的手心啦!你喜欢吗?)(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灯笼果轻轻地来了,跳到了你的手心里,摸摸纱衣有什么感觉?2-3位学生交流。生:软师:它不是光溜溜的,再摸摸,还有什么?(棱角)2、瞧,课文是这样写的,(出示:纱衣是软的,真像是灯笼的外壳。纱衣有几个棱角,灯笼果藏在棱角后面,和我捉迷藏。)谁来读给大家听听?点红:软、棱角。是的,灯笼果的纱衣不仅软还有棱角呢!板书:软、棱角3、师出示对比图。小朋友们看,这是灯笼果的纱衣,这是灯笼,他们像不像?难怪人们把它叫做灯笼果呢!(2-3人指读第一句)什么是棱角呢?看,语文书两面交接的地方就是棱,粉笔盒指一指。灯笼果的纱衣也有几个棱角,他的棱角在哪里呢?师拿出手中的灯笼果,谁来指指看?生上前找。(评价:你一下子就找准了)4、调皮的灯笼果正藏在棱角后面呢!相机显红抓住“藏”“捉迷藏”等词。谁来把它的可爱读出来。读得好的小朋友就奖励灯笼果。5、这么可爱的灯笼果,你喜欢吗?齐读1、2自然段,点红:穿、跳、藏、捉迷藏。(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它的果实还有哪些地方让你喜欢呢?捧起书,轻轻地读读第三自然段2、出示第三自然段,学生交流。要点一:(课件出示:一朵野菊展开可爱的花瓣和剥开纱衣的灯笼果。)你觉得哪里像?①指读,说说你喜欢什么?(生:纱衣剥开的样子很可爱)②出示图,说说哪里像?点红:像(剥开来形状很像)你能把像的感觉读出来吗?说完后读。③是啊,作者把灯笼果纱衣分开的样子比作了一朵盛开的野菊,多美呀!谁来读一读?(花瓣要读慢慢的,美美的)齐读。要点二:(滚圆晶莹的果实)①板书:滚圆晶莹。晶莹我们刚刚已经了解了意思,就是亮亮的,透明的。滚圆晶莹就是圆圆的,亮亮的,透明的。还有哪里也是讲滚圆晶莹?(那么圆,那么亮)你一下子找到了,你来读一读。②还有呢?再找找。(出示:薄得透明的皮,包着细碎的籽儿,像一粒黄珍珠,更像一颗大玛瑙。)出示图,指读。珍珠、玛瑙都是漂亮的饰品呢!那为什么说灯笼果果实和他们像呢?点红:像(颜色像,形状像)指读(薄轻而短)③看,灯笼果的果实就像它们一样漂亮呢!齐读。3、灯笼果的纱衣是那么美,果实又是那么圆,那么亮,难怪我笑了呢!配乐齐读第三自然段。4、指着板书小结:这一节课我们知道了灯笼果的外壳是软软的,还有棱角,果实是晶莹滚圆的。你也能用“那么---那么----”的句式说一说吗?灯笼果是那么(),那么()。5、小朋友们说的真好,看来都已经深深喜欢上了灯笼果了。灯笼果,是什么味道的呢?我们要下节课来学习了。现在,让我们在学习有趣的汉字宝宝。四、学习生字出示:晶(1)谁来给它找朋友?(2)那怎么写才好看呢?谁来做小老师来提醒一下。师范写:晶:左边“日”小,右边“日”大,上要居中,左上偏小,右下偏大。看,“晶”就成一个三角形,这叫品字形结构。(3)你还知道哪些品字形结构的字呢?学生交流后,师补充出示,并读一读,三人众,三木森,三石磊,三金鑫,请小朋友轻轻地在书上留下学习的痕迹。一个家族的字排队写。(4生描红,练写板书设计17、灯笼果外壳软、棱角果实滚圆晶莹味道灯笼果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利用偏旁表义的识字方法识记“纱”,区分“瓣”“辩”以及带有立刀旁的字,观察比较写好“件”和“味”,“舌”和“姑”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读好第三自然段。3.能借助图片理解“滚圆晶莹”“细碎”等词的意思,并体会词语搭配的恰当性。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灯笼果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灯笼果的喜爱之情。5.能用“那么......那么......”进行句式练习。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有一个长得像小灯笼的水果想来和我们交个朋友,想不想认识它?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灯笼果。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写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1.轻轻打开书108页,自由出声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摆放灯笼果,识记词语。(1)同位两人合作摘果实。男生指,女生读,边读边摆。交流识字方法。(2)指名交流识字方法①关注花瓣:谁有办法来记住瓣?瓜类的籽儿。【出示三个字】,哪里不同?根据偏旁表义谁来猜猜这两个兄弟都跟什么有关?辩:辩论,争辩。辨:分辨,辨别。【出示词语:剥开纱衣】这两个字你能不能也用偏旁表义,学一个想一串的方法来学习学习?(4)出示拼音收词卡:根据音节找词语卡片,边读边收。指导书写:件、味。(1)观察,他们有什么相同点?(2)两条竖哪里不一样?(当竖是最后一笔的时候要写成悬针竖,不是最后一笔的时候要写成垂露竖)(3)观察口字旁:写在哪里最合适?上边。(4)教师范写。学生练写一个。(5)投影得星展评.4.语文书翻开108页,指名一竖排分段读文。6.评议朗读。现在你对灯笼果都有了哪些了解?(2人)三、品读一二段1.快看,金黄色的灯笼果,它穿着一件夏姑姑给的纱衣,轻轻跳到了我的手心里。谁想也让他跳到你的手心里?读读这一小句吧。2.关注软:这个字谁会读?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出示软的象形字】谁能读出这种软软的感觉?指名。四、精读第三段1.自己读读第三段,看看都写了灯笼果的什么呀,拿起笔来圈一圈。2.学一二段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软的纱衣,加上一个好词,就把纱衣说的更具体了。第三段里有很多好词也来形容了它们,能不能帮他们找找朋友?一组同位上来找,其他同学边读书边在学习纸上连一连。3.出示短语。开火车来读一读。4.软软的纱衣像野菊展开了可爱的花瓣,这么可爱的花瓣谁来读一读?5.剥开了纱衣,找到没有,哪个才是它的果实为什么?“晶”也是生字,什么方法记住它?,三个日,晶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读词,读句子。男生读。女生读。6.它是那么——圆,那么——亮,你能不能也用那么。。。那么。。。来说个句子?全班交流。7.刚才我们找到了果实,仔细观察图片,果实里面又藏着什么?(籽儿)我们没有剥开,怎么能看到这些籽儿的?(皮薄的透明)想象着透明的皮,谁来美美的读读?8.找五名同学来读读这一段。五、自读第四段引读第六段1.这么美的灯笼果味道到底如何?请同学们先尝一尝手里的灯笼果,再来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第四段。引读:灯笼果,真是一盏小小的————,一盏亮亮的————。六、指导书写“舌”“姑”1.灯笼果啊还有一个名字,叫姑娘。猜猜为什么叫姑娘?2.【出示姑舌】这两个也是本课的生字。怎么把他们写好?观察相同点和不同点,请你也运用这种方法,回家自己观察观察,来把这两个字写会写美观。八、作业布置必做:1.观察相同点和不同点,自主学写“舌”“姑”两个字。2.美美地读读课文,向爸爸妈妈介绍一下灯笼果。选作:搜集灯笼果资料,与同学交流。灯笼果教学设计3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出现的数量词,体会其用法,如:“一粒黄珍珠、一颗大玛瑙、一盏灯笼”等,会写本课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抓住关键字词和丰富的想象,感受灯笼果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学习难点:1.体会文中出现的数量词的用法。2.能抓住关键字词和丰富的想象,感受灯笼果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金风送爽,好多水果都成熟啦!你都知道哪些在秋天成熟的水果?苹果、葡萄、梨、石榴、柿子、山楂。2.秋天不仅是这些水果成熟的季节,还有一样特别的水果,出示灯笼果的图片。它叫——灯笼果,她也是秋天的馈赠。二、灯笼果带着词语朋友来跟大家打招呼了!一粒黄珍珠一颗大玛瑙词语回到句子中。出示相应的图片1.薄得透明的皮,包着细碎的籽儿,像一粒黄珍珠,更像一颗大玛瑙。一盏灯笼2.灯笼果,一盏小小的属于秋天的灯笼,一盏亮亮的属于田野的灯笼。三、寻找灯笼果,精读第三自然段。1.灯笼果穿着夏姑姑给的纱衣,藏在棱角后面,在玩捉迷藏呢!“我”是怎么找的?指生读第三自然段。指生说,读。我是怎样“剥开”的?——轻轻地是啊,这动作多轻柔呀!再指生读。2、充满神秘感的灯笼果,终于现身了!谁来说说纱衣里面什么样?(出示对应的句子“一粒——那么亮”)指生读。3.“晶”生字学习。理解“晶”的含义。“晶”指天上数不清的闪闪发光的星星,所以晶就表示亮。经过不断演变,就成了现在的三个“日”。出示古文字。观察这三个“日”,写的一样吗?生说。师范写(边写边说:三日各不同,上居中,左让右),生书空。可以组词——像“晶”一样,由三个相同的字重叠组成新字,就是品字结构的字。还有“品、鑫、众、森、磊”等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把它写漂亮。4.生活当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晶莹的?钻石(我们可以说是晶莹的钻石),露珠,小水滴、是啊,同学们刚刚说的这些事物都闪着光,特别亮,谁能想象着灯笼果的样子,来读一读呢?出示对应的句子“一粒——那么亮”(生读不到位时,师范读)5.“一粒黄珍珠”、“一颗大玛瑙”出示实物图片。灯笼果不仅滚圆晶莹,它的皮还特别的薄。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指生读。出示:“薄得透明的皮——大玛瑙”珍珠和玛瑙都有什么偏旁?斜玉旁。说明和玉石有关,在作者心里,灯笼果就是宝贝。带着这样的感受,谁来读一读?多惹人喜爱的灯笼果啊!6.拓展延伸:(比喻句练习)听了大家动情的朗读,一些水果也来跟大家见面了。成熟的山楂挂满枝头,就像()。一盏盏灯笼成熟的桃子像()。一颗颗爱心一串串葡萄像()。紫水晶火龙果像()。燃烧的火把四、品尝灯笼果,学习第四自然段。1.灯笼果什么味道呢?赶快读一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指生读。2.此时的我除了舌尖美滋滋的,还有哪里也是美滋滋的?3.多么美妙的体验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五、学习第五自然段,总结全文。1.金黄色的灯笼果穿着一件轻盈的纱衣,有着滚圆晶莹的果实和美滋滋的味道,在我的眼里,这小小的果实,就是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出示第五自然段。引读:灯笼果……2.课文学完了,你喜欢灯笼果吗?说说理由。3.师生配合伴音乐读课文。六、学习生字。“实”是本课的生字,“实”原来指家中柜子里藏的宝贝,所以上面是宝盖头。所以宝盖头要写得宽一些。怎样记住这个字?师范写。下面是“头”,记得最后一笔是“点”。谁来给“实”组个词?七、作业布置。【灯笼果教学设计(精选3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篇3)

一、教材说明、分析:

本篇课文为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节课的讲授内容是第二课时的内容,着重讲授"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该篇作为鲁迅的短篇小说名篇,具备了写作赋形思维训练中"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作为短篇小说的典范之作。该课书首先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小说的相关知识及对小说的简单鉴赏分析,学会并力求掌握从人物分析推知小说主题的鉴赏原则,再通过后面几课的学习,构建小说鉴赏的基本框架,具备小说鉴赏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学习、鉴赏,乃至创作小说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该篇小说中多次用到"重复"和"对比"的手法,熟练掌握这两种手法对于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势必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2)情感目标: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感情。

(3)重点:人物形象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分析。

(4)难点:从分析人物到提升主题的思维训练。"重复"、"对比"手法在实际写。

三、程序设计说明:

1、回忆旧知识,导入新课:

问题1:我所认识的鲁迅。(幻灯展示)

问题2:什么是小说?小说鉴赏应注意些什么?(幻灯展示)

2、点明学习目标和重点,进入新课。

3、讲解"重复"和"对比"的含义。(不要求学生背下来)

重复:就是在写作过程中选择那些和自己的写作主题、文章立意的主题信息、性质、意思、情调相同、相似、相近的文章因素来进行谋篇、结构、构段、造句、行文,以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手法。

对比:就是在写作过程中选择那些和自己的写作主题、文章立意的主题信息、性质、意思、情调相反、相对、相背的文章因素来进行谋篇、结构、构段、造句、行文,以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手法。

4、找出《故乡》中运用反复与对比的地方。(看前四个自然段)

问题3:前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

问题4:"我初到故乡看到了什么?想起了什么?"(教师示范分析图表的前一小部分,重复、对比的例子各一,剩下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

问题5:试根据刚才的分析方法自己从文中选取材料分析"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做针对性指导)(旨在让学生独立体会、理解重复、对比手法。)

4、检查、实际操作:问题7:请根据自己的

体会,自选内容,运用"重复"、"对比"手法写几句话(可以运用其中一种或两种综合运用)。(教师巡回指导、点评)

5、小结:通过上面的讲解分析和操作,我们了解了重复和对比手法的正确运用能增加文章的立意、表达效果,关键是在运用时首先要把握好文章的整体立意和主题内涵,选择好要运用的材料对象的本质和主题内涵的相关、相似或相反、相对。这更多的是在以后的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并在运用中仔细揣摩、体会。

6、作业布置:(旨在把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运用能力。)

分析下面这一幅对联中重复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篇4)

1、让学生在这篇文章中学到一些阅读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指导课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

3、在指导课中进行团结互助。

二、指导重点:

通过这篇课外阅读文,拓展延伸到课外相关书籍,最后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激发阅读的欲望,提高阅读的兴趣。

三、指导难点:使学生激发阅读兴趣,给学生推荐一本很好看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学会选择适当的课外阅读书籍。

四、课前准备:

1、准备好三顾茅庐课外阅读文,以及一本需要推荐的好书。

2、多媒体的课件,《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与片头画面,准备一些关于活动中主人公(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的小故事,相关的视频片段。

3、学生准备:同学们自己去阅读《三国演义》;建议同学把搜集过的三国人物卡放在一起互相交流;还有老师推荐的好书的相关资料,学生们可以课下去了解。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情境导思(播放林俊杰的歌曲三国)

1、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师: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书中有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达400多个,对于同学们私下了解的相关人物,那么大家看大屏幕,猜猜他们都是谁?并对这些人物做些简单的介绍。

(大屏幕中播放出诸葛亮、张飞、关羽、曹操、孙权、刘备等人物的图片)

2、学生们说完之后,老师询问:其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二)初读课文,问题探究:(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响起,大屏幕上剩下了最主要的几个人物,诸葛亮刘备等人。)

1、班内互相交流,回答问题。

师述,激发兴趣: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时,三次都写得一样吗?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全文,大家互相交流,你是通过什么阅读方法找到答案的。

学生们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找到的是哪里,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最后每个小组总结一下本组找到的方法。

2、哪段是写前两次拜访的?哪些段落是写第三次拜访的?你用刚才别的同学用过的而你没有用过的阅读方法试着找一找答案。

(学生们自己找答案,之后小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你觉得最好,为什么?)

学生们开始找答案,并且比较哪种阅读方法适合自己,说一说理由?

3、老师:同学们,大家可以通过你自己的阅读方法说一说这一篇三顾茅庐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启示么?说一说,你是怎么通过阅读体会到的?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大家的交流,学到了许多阅读的方法,那么,你觉得我们以后阅读各种不同类别的书籍和文章的时候,用什么方法效率比较好呢?你能举例说一说么?

学生们自己思考,之后小组讨论,将自己的理由和见解介绍给大家。

(比如说课外阅读书籍,例如汤姆叔叔的小屋这种哪种阅读方式最方便?那课外阅读文章呢?还有类似于契诃夫等短篇小说集呢?)

(四)激发兴趣,情感升华

老师:这篇阅读文是不是很有意思?类似的文章和书籍你有喜欢的么?可以推荐给大家么?那么除了这个类型的呢?其他类型的书籍呢?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想。那么就请你赶快把你的书介绍给同学们吧。

小组交流。咱们先在小组内介绍,选出你们最喜欢的类似三顾茅庐的文章和书籍再向全班介绍,之后再介绍其他类型的书籍呢?(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好书及好的发言作好记录,及时点出不太健康的书籍。)

最后,班内交流.激发求知欲望。

老师:我刚才在你们中间巡视了一下,听了部分同学的推荐发言。发现了你们的口才越来越棒了,并且你们手上都有一本很好的书。下面咱们一起分享各小组最受欢迎的书。(指名,随着介绍而让学生板书书名,包括与则篇文章同类型的和不同类型的两种。)

小结:

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发现大家的确读了一本好书。你们都愿意读吗?我们可以在以后的阅读课上轮流借阅,但要注意,无论是学校的还是同学的书,记得爱护这些书籍!刚才大家介绍的真好。我也想向你们介绍一本好书。

(五)喜欢阅读,好书推荐

那么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我在这里向大家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三国演义,我们这篇文章正是出自于此,大家喜欢这个类型的书籍的同学可以课下去搜集素材;其次,向大家推荐另一本书籍,天蓝色的彼岸。

这本书是英国艾利克斯?希尔著的一本书,这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给全球的家长和孩子们最伟大的人性启示”的书由英文翻译过来,被《泰晤士报》誉为“最受读者欢迎的生命寓言”,这是一部感人至深、触动灵魂的人性寓言,是一部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深刻寓言。当我们活着的时候,享受季节轮回、食物、繁花似锦,各种气息及味道,与人的感情,互相亲吻的温柔、哭泣……细微至一阵突然扑到面庞上的风,青翠绿叶上跳动的明亮阳光,爱人皮肤上的温度变化,一杯午后咖啡的烘焙清香,都会让心轻轻荡漾。这是一本最适合在我们这个年代看的书,单纯、清新、温暖的文字,教会人们学会关爱、珍惜生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情感,呈送给人们最真切的感动和最伟大的爱,在不可抵挡的人性光辉中感悟生命和死亡。

现在大家是不是非常感兴趣?那么现在就可以看看目录了哦!

1、出示书中的目录:

2、小组互相交流故事的名字。(激发学生们的读书欲望)

3、全班交流这本书的初步感想。(阅读欲望达到高潮)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三顾茅庐这篇阅读文,掌握了许多新的阅读方法,也通过这篇阅读文发现了许多同类不同类的好书,老师也给大家介绍了一本有意思的课外读物,希望大家课后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去读一读这本书,也可以去图书室尽情借阅其他你感兴趣的书吧。不要忘了我向大家推荐的《天蓝色的彼岸》啊!

阅读指导课反思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

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而从这趟阅读指导课我学习到了许多。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查字典掌握生字、生词。

⑵掌握作家作品的简单情况。

⑶掌握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时间、空间为顺序记事写人的结构特点。

2、能力目标:

⑴反复诵读课文,深入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品鉴文章平实质朴的文风,写实细腻的笔触。

⑵注意详略结合、突出重点的写法。

3、情感目标:

理解本文所表现的真挚、深沉父子之情,从一个家庭的不幸了解当时社会阴冷、灰暗的世态。

【教学重点】

“背影”既是全文线索也是全文主旨的所在,抓住这一点,理清文章的线索和感情脉络。

【教学难点】

车站送别场面前的文字,即课文第二、三、四节在全文中的地位与对表达父子之情所起的作用。

【教学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由学生自主阅读、讨论、研究,同时由教师作必要的引导、点拨。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的推进要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以及各个步骤间的有机联系。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该课,给与必要的启发、提示,对学生的讨论及时总结。

【教学媒体】

建议使用音、视频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介绍作家生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

朱自清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县,后定居扬州。19xx年19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xx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江苏的扬州、浙江的温州、宁波和上虞当中学教员。

二、导入课文

作者在1947年答《文艺知识》问时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来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作者情动于衷,诉诸笔墨,文章中深挚的情感超越了时代,打动了几代人,成为描写父爱的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篇文章。

三、默读课文

提示学生注意解决生字、生词,理清文章层次。

多媒体显示1:

交卸(xiè),卸,解除、除去。“交卸”,用于某种职务。“推卸”,用于某种责任。

奔丧(sāng),有关死人的事,名词。奔丧,在外地赶回办理尊亲丧事。丧,别读sàng,丢掉,失去。动词。

踌躇(chóuchú),犹豫不定。另意,形容得意。

迂腐(yū),拘泥保守。迂腐,拘泥于旧的准则。迂,另意“迂迴”,曲折、绕远。

蹒跚(pánshān),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唐(tuí),精神委靡,意志消沉。

琐屑(xiè),指细小繁杂的事。

晶莹(yíng),光洁透明。

多媒体显示2: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背影。

第二部分(第2~6段):追忆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具体写“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深情。

策1层(2、3段):写送别时的家境,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2层(4、5段):写离别前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3层(6段):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深情。

第三部分(第7段):写别后思念,再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思念之情。

教师灵活掌握,也可划定层次后让学生归纳意思。

四、朗读与思考

播放全文朗读动画。

指导学生朗读并思考文章是怎样紧扣“背影”来写,使内容和题目互相照应?

五、朗读与体会

先由教师范读;然后要求全班学生轻声朗读;再指定一个学生有表情地朗读;教师作朗读指导后再要求学生齐读。

六、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感情。

  • 孔子拜师语文教学反思7篇
    以教人者教已,在劳力上劳心,教师要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合作探究学习在课堂上得到充分体现,搜寻良久后杂文852编辑终于发现了这篇详实的“孔子拜师语文教学反思”,请认真分析本文中的数据和统计!...
  • 初中作文教学反思总结精选3篇
    我的“初中作文教学反思总结”充满了想象力期待它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如何让你的范文脱颖而出呢?文档的输出量在信息化时代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很多人一般会去借鉴范文的写作思路。模仿范文不仅是学习更是锻炼我们自己的写作思维和技能的过程,建议您将此页面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 田忌赛马语文教学教案(精选12篇)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的是在孙膑的帮助下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得胜的故事。学习课文要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理解得胜的原因,懂得要冷静仔细...
  • 语文雷雨教学反思精选(10篇)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对于新手老师来说,写教案是上课的基础。教案要学会反思,敏于分析自身学习的得失,探索学习的规律,根据您的需求杂文852编辑为您整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语文雷雨教学反思”,愿这些参考资料可以为你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有帮助的参考!...
  • 变色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9篇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做好自己的个人素质提升,教案要包含本课次的全部教学内容,写教案真的不难吗?杂文852专门为你搜罗整理了与“变色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相关的各种资料,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请您参考下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精选
    【教学要求】1.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回答课后的思考题;2.懂得:只有认真、虚心、耐心,才能把本领学到手;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了解这篇童话所要说明的道理。【教学用具】教学挂图、小黑板。【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预习1.通读全文,遇到不懂的词语查...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推荐

  • 英语口语教学反思(精选12篇)

    2024年01月11日

  • 8年级英语教学反思集锦(7篇)

    2024年01月08日

  • 陋室铭优秀教学设计1500字

    2024年01月07日

  • 安全标志小班教案集锦4篇

    2024年01月07日

  • 陋室铭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集锦

    2024年01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