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852 >地图 >观后感 >

叶嘉莹观后感

叶嘉莹观后感

杂文852
阅读 761

相关推荐

叶嘉莹观后感11篇。

这次观看作品都会让心中有颇多感触想要忍不住吐露出来。为了防止感悟被遗忘,应该赶忙写一篇观后感,电影给我带来深刻的思考,激发了深沉的思维,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今天杂文852编辑为大家精选了一篇文章主题是“叶嘉莹观后感”,只要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不要忘记将其收藏起来!

叶嘉莹观后感【篇1】

叶嘉莹为她一生获得的学者、教师和诗人等众多名号排了个序,说大半生的时间都用于教学了,所以首先是教师,其他的都排在这后面。

“我天生来就是一个教书的。”叶嘉莹说。从1945年大学毕业至今,她在讲台后站了整整70年。

初回南开,叶嘉莹白天讲诗,晚上讲词,堂下座无虚席。她写下了“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的句子。

诗词几乎是叶嘉莹生活的全部,尤其现在当她孑然一身迈入老年,给年轻人讲课成了她最愿意做的事。只要有人邀请,她都欣然前往。30多年来,她曾经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讲学,举行古典诗词演讲有数百场之多。

“我一直在教书,这是情不自已。”她说,“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讲给年轻人知道?你不能讲给青年人知道,你不但是对不起下面的青年人,你上也对不起古人。”

当被问及,为何在如此高龄,还要坚持推广普及古诗的吟诵时,叶先生这样说:“因为我觉得我对不起年轻人。以前我上课大多是在讲批评啊讲欣赏啊,但是我没有教吟诵。近代之后,吟诵被认为是腐朽落寞的文化,逐渐不被提倡。离开台湾后,我觉得吟诵要是断绝了真的可惜。不留下正统的吟诵,我觉得对不起下一代的学生。”

古典诗词该用什么方式来传承?这是个讨论了很久的议题。

叶嘉莹的答案之一是吟诵,古人讲究“吟而成文”,中国古诗词由吟诵而始:

“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出自《周礼》,乐语是古代贵族子弟美育的重要部分。从周朝开始,我们的学习就是伴随着吟诵开始的。吟诵是学习古典诗词的重要法门,它所带来的兴发感动的体会,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基础。”

在国外生活了许多年的叶嘉莹强调:只有中国有吟诵,其他国家的文学没有。英文诗有朗诵、朗读,也有轻重的读音,但是没有我们这样拿着调子的吟诵。所以他们把吟诵翻译成 chanting,这样翻译并不准确,因为chanting 其实是佛教做法事时的念诵,与诗歌的吟诵不同。

她对于吟诵非常“执着”,在《掬水月在手》里,能看到许多的吟诵镜头。叶嘉莹觉得,吟诵是“复活”诗人生命的手法,要读懂词人,就是要进入对方的语境中,过别人的人生。

当诗词加上韵律声调,不仅更好记忆,也离作者的情感世界更近一步了。

叶嘉莹说自己“好为人师”,因为急于把自己所知道的诗词里的好处告诉别人。

她阅读涉猎广泛。中国的、外国的,文学的、心理学的,经典的、畅销的,她都看。

受聘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间,叶嘉莹几乎每天开车经过西南海边大道。大道右边是高高的森林,左边是住宅区,越过住宅区,是广阔无边的太平洋。退休之后,只要从中国讲学回来,她仍每天风雨无阻地在这条路上往返,去亚洲图书馆看书、研究、撰写新的论著。除了午饭时分到休息室吃自带的三明治和水果,她要待到图书馆关门才离开。

她在海外查着英文字典教书,英文提高了,就去听西方人的课,借西方文学理论的书。她发现西方文学理论中有的说法与中国传统诗论有暗合之处。

叶嘉莹指出:中国传统文论, 需要以西方的新理论来补足和扩展。

她讲心与物相感的关系,是中国传统诗词的“比兴”,是西方现象学所说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她讲秦观填词的用字和内心的敏锐时,提出希利斯·米勒的观点——不管小说的内容有多少不同,他总能在不同故事、情节和风格之中,找到作者的本源。她因此解释用词源于“真正心灵情感的本质”。

谈到温庭筠的《菩萨蛮》,一句“懒起画蛾眉”,她讲杜荀鹤和杜甫的诗,也用西方学符号学的观点解释:“蛾眉”就是联想轴上的一个语码。因为“照镜画眉来做托喻,在中国文学已经形成一个传统。可以唤起我们的联想。你一看蛾眉,就能想到离骚中‘众女嫉余之蛾眉兮’,想到李商隐《无题》里的‘长眉已能画’。”

近些年,她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本科时读英文专业,然后去国外学西方理论。回国后,将这些理论生搬硬套到自己的文化上。她觉得这不可取,必须先对自己的文化有充分的了解。“理论是荃,目的在鱼。”

她创造了一个名词“弱德之美”,诠释中国古典诗词美感特质的本质性。她说,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很多人在她身上也看到了“弱德之美”。

“我是一个生来就属于所谓‘弱者’的女性,我的一生可以说都是随命运的拨弄和抛置。”她说,“但是我不跌倒,我要在承受之中走我自己的路。”

起,她开始在南开招收研究生。

她不喜欢麻烦别人。回国教书后,她在南开大学校园内独自居住,不请保姆。一次起夜,她在卫生间滑倒,摔断了锁骨,怕影响秘书休息,她在地上躺了4个多小时,天亮才拨对方电话。

为了节省做饭的时间,她让秘书可延涛买好速冻水饺,最多一次买了10斤。可延涛说,叶先生对学问的要求很严谨,但对生活的要求很低,特别是不愿意在吃饭穿衣这样的琐事上浪费时间。她的衣服好多都是二三十年前买的,很旧的衣服,她也从不舍得扔掉。有的破了洞,叶嘉莹就自己拿针线把破处缝好。

沈祎记得,到叶先生家里拍摄时,她捧着饭碗大口吃饺子,但从没有衣着随意、不打扮不收拾的片刻。

一生里,她最看重“教师”的身份。直到91岁时,她还在家中给学生上课。她要求学生读文献原文,多背诵。对于不认真的学生,她会严厉地批评,语气近乎呵斥。但学生如果刻苦认真,即使谈诗谈得笨拙可笑,她也宽容。

接受《人物》杂志采访时,学生钟锦曾回忆,有一次同学们在课堂上各抒己见,一个年纪挺大的师兄说得完全不对路,旁人都听不下去了,但他非常认真投入。一看叶嘉莹,她用书把脸挡着,躲在后边悄悄地笑。

只要血压平稳,学生和朋友们传来的邮件她会在晚饭后逐一回复。哪怕是收到群发的风光图片,她也会一个手指敲打键盘,认真地回复“收到,谢谢”。

热爱古典诗词的陌生学生写信或邮件给她,也能收到她的回应。

从物理系转读古代文学的学生考研失利,写邮件给叶嘉莹。叶嘉莹用家里座机打电话给他,鼓励他不要灰心。还有的学生没奢望过回复,信里没有留联系方式,她便托秘书顺着信件里的信息找到对方。

外出讲座,她每次仍站着讲两三个小时,有学生发现,叶先生腿都肿了。

为了让她有更好的讲课、开会、研究的场所,一位海外学生提议修建一所学舍,就像古代的书院一样。世界各地的学生开始响应。

“他们每个人都出资不菲。”陈洪回忆迦陵学舍的筹建,“若干学生听说了就来了,有学生说所有家具都是我的,有的说所有电器我都负责了。他们都是十几年前甚至三四十年前听了叶先生的课。”

,迦陵学舍落成。叶嘉莹在海外讲课的录音、录像以及研究资料装在150个纸箱分批运回国,大小不一的旧行李箱上贴着注明“资料”的纸条。

这座中式四合院,东邻南开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思源堂,西面是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的故居宁园。

《掬水月在手》纪录片大部分场景在此拍摄。看过这部纪录片,戴锦华直言,我们面对叶先生的诗和她本人会“失语”,“所有的语言都显得丑陋”。

有观众想到了叶嘉莹在台北写的一首诗,最后两句“千年沧海遗珠泪,未许人笺锦瑟诗”。叶嘉莹认为,李商隐诗歌凄美,不必因为没人作出笺注引以为憾,而是根本无法笺注,因为诗中幽隐难言又深广如海的寂寞,远非笺注所能为力。“叶先生为文、为人里幽隐难言又深广如海的寂寞,也是我们所难用语言表达的。”

“捧起一把水来,天上的月亮就倒映在水中。水里的光影离你很近但又离你很远。我觉得天下的美都在于一种‘距离’,在你的想象之间,可望而不可及。”叶嘉莹这样解释“掬水月在手”。

一名学生体会过这种美。在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叶嘉莹站在台上讲课,他站在距离叶先生十几米的地方静静听着。“她讲的每句话你都能听懂,词里的美也能领略到,可就是觉得离叶先生那么遥远。”

有人形容这种感觉,“月光很近,但月亮很远。”

但叶嘉莹只谦虚地说,我只是水中之月。

叶先生说:“其实我一生经过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是在外人看来,我却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这与我热爱古典诗词的确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有一些青年人竟因为被一时短浅的功利和物欲所蒙蔽,而不再能认识诗歌对人的心灵和品质的提升功用,这是一件极可遗憾的事情。如何将这遗憾的事加以弥补,这原是我这些年来的一大愿望。”

1948年,她随丈夫渡海来台。在白色恐怖之下,丈夫因思想问题入狱,几年后出狱,却因长期囚禁性情扭曲,动辄暴怒。为了老父和两个读书的女儿,她辛苦教书维持整个家庭,极尽忍耐。王安石的《拟寒山拾得》把她从悲苦中提振了起来。“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一句,如当头棒喝。她跟自己说,要把精神感情完全杀死,杀死了,就不再为它烦恼。1969年叶嘉莹携全家迁居加拿大温哥华。1976年3月24日,长女言言与婿永廷以车祸同时罹难,又一次给了她沉重的打击。料理完女儿女婿的后事,她闭门不出,日日哭泣,写了10首哭女诗。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痛哭吾儿躬自悼,一生劳瘁竟何为”,她叹命运不公,反思劳瘁一生的意义。

经此一难,叶嘉莹突然觉悟到,“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

1978,她向中国政府申请回国教书。一年后,她收到了中国教育部批准回国教书的信,安排她先去北大,不久,又应李霁野先生之邀去了南开。每年3月,温哥华的大学停课放假了,她就飞回国内讲学。如此奔波30多年,直到,她决定定居南开。

对叶嘉莹而言,更沉重的打击在52岁那年到来。她曾对大女儿说早点生孩子,我退休了可以帮你带。这是她对自己晚年的另一种设想。

1976年3月,52岁的叶嘉莹在美国东部参加亚洲学会。她收到大女儿和女婿车祸去世的消息,立即飞往多伦多。回到温哥华后,她把自己关在家里,接连数十天闭门不出。

她在《哭女诗十首》里,写“痛哭吾儿躬自悼,一生老瘁竟何为”,“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参加完葬礼,她回来学校工作。见到同事朋友学生,最多眼圈一红,就低头走过去了。“她的丧女之痛,似乎都用学问和诗词抚平了。”叶嘉莹的朋友刘秉松回忆。

导演组问她,这种抚平,是因为叶嘉莹不敏感吗?

“我觉得她不是不敏感,她对诗词中那些幽微的情感体会得那么透彻,怎么会是不敏感呢?恰恰是古诗词救了她。古诗词给予她生命的精华,让她的生命永远停留在那么高的层次。她的苦痛都被诗词溶解了。”在刘秉松看来,“人生最难就是把自己退到一个位置,用相同的态度去接受一切去轻而化之。”

女儿的离世几乎彻底改变了叶嘉莹的后半生,家庭已经不再是她所谓的牵绊了。

“她觉得上帝听到了她的心愿,但是她有未完成的任务,所以带走了她的女儿。”《掬水月在手》副导演沈祎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她要这样去说服自己或这样去相信自己接下来的使命,其实是以他的亲人的离去为代价的。”

诗词帮助她缓解丧失亲人的痛苦,提醒她还有诗词传承的使命。

女儿去世的第二年,她再次回国探亲。那时_结束。在火车上,她看到年轻人捧着《唐诗三百首》,高兴得不得了。在长城参观时,买到《天安门诗抄》。

“我当时觉得,中国真的是一个诗歌的民族,尽管经历了那么多劫难,还是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她觉得“平生学的这点东西”,还可以报效祖国。

1978年,叶嘉莹给国家教委写信,申请回国教书。

1979年,叶嘉莹回南开讲学之时,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洪只是帮忙提行李的中文系研究生。每次往返加拿大与中国,她都自费坐经济舱,讲课也分文不取。

陈洪坦言,当年叶先生还是有些“囊中羞涩”。自己跟着叶嘉莹去水果摊,3堆橘子价格不同,叶先生一定买最便宜的。

在北大最大的阶梯教室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跑来听这位北美教授的课。她回忆叶先生讲《古诗十九首》,自己“作为一个女性看到了另外一个智慧的女性师者的美”。戴锦华说,“叶先生是我当时毫不犹豫地选择未来要做教师的重要和直接的推动力。”

叶嘉莹写竖排繁体的板书,一边说一边写,速度很快。因为经常写板书,粉笔灰使她的手指总是皴裂。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上总贴有胶布。

一些听过她的课的朋友,常常告诫她,讲得不要太大声,要节省点精力,注意身体。但她一讲起课来,就什么都忘了。

因自小接受“声闻过情,君子之耻”的古训,叶嘉莹不喜欢过分热闹的铺排。但只要邀请方以弘扬古典诗词传统的重要性劝说,她都答应了。

“虽然我知道国内有不少才学数倍于我的学者和诗人,传承的责任也不一定落在我头上。可是我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种不能自已之情。”她给大学生讲,也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讲。密集的时候,隔一天一讲,每次3小时。

有的课程录像中能看到她轻微地咳嗽,但是她的语调没有降低或减慢。“如果用我的老师顾随先生常说的一句话来形容我讲课,就是,‘余虽不敏,然余诚矣’。”

她的讲稿被整理出来,有学理工的学生看了一个通宵。

1990年,叶嘉莹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系退休。她决定捐出退休金的一半——10万美金,在南开大学设立“叶氏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驼庵”是顾随的号,“永言”则从她已故的大女儿和女婿名字中各摘了一个字。

前几年,她又捐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和变卖房产收入。目前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有记者来采访,叶嘉莹说,我本来也没有要他们公布。本来是我捐了就是捐了,是校友会他们说出去了。

“我本来要跟你讲学问,看样子你对于学问是没有兴趣的。”面对记者的追问,她很直接地对着镜头回答。

叶嘉莹观后感【篇2】

十七岁,年轻英俊的李商隐,承载着一身的“武艺”和对人生的美好理想,辞别家乡,只身一人踏上了赶往京城的漫漫长路。根据当时大唐王朝的“行卷”风尚,凡打算进京参与科举考试的应举者,需要提前把自己认为写得不错的诗文整理出来,投给贵族名士,如果能得到赏识,便可以被提前举荐,在科举考试中就容易金榜题名。

李商隐时来运转,他的才华受到了高官令狐楚的赏识,令狐楚对李商隐万般喜爱,并将他收入自己的幕下,在读书方面加以精心指导,教李商隐学写当时盛行的骈体文章;在社会关系上也给与提携,一有机会就会带李商隐出去见客,令他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虽然李商隐在前几次的科举考试中都名落孙山,但有一年在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的帮助下,终于成功考中进士。之后,他本还可以回到令狐楚的部下,但可惜令狐楚不久却病逝了。李商隐在参加完令狐楚的丧事后,回到长安的途中,创作了一首长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钧》,将当时百姓的痛苦,盗贼的强悍,以及自己内心的悲愤一股脑都表达了出来。

李商隐从小就是一个志向远大的孩子,他和诗圣杜甫一样,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关心百姓疾苦,希望能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匡扶社稷、报效国家。但是,他生不逢时,生活在没落的晚唐时代,李商隐短暂的一生居然经历了六代皇帝。那时候宦官当权,好几位皇帝都被宦官杀害,朝廷上下奸臣当道,贤臣无力施展抱负,人人自危。于是,李商隐无法忍受当时的混沌局面,于是作长诗对时局予以抨击。

然而,也是因为这首诗,导致李商隐日后在朝廷中没有受到重用,被以“此人不堪”为由,除名在外。

叶嘉莹观后感【篇3】

--悲观的彻悟,乐观地生活

一、作者介绍

叶嘉莹,字迦陵。她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后裔,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熟读古典诗词,大学期间,师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毕业后开始了长达62年的教师生涯,从事诗词教育研究工作,熟悉叶嘉莹的人都称她为“先生”,“先生”一词中包含了大家对叶嘉莹作为诗人、学者的尊敬。

叶嘉莹一生坎and,经离了许多动荡。早年因政治动乱和丈夫前往台湾,后又经历“白色恐怖”,丈夫被抓,自己以教书支撑家庭。等到和平时期,她的大女儿和大女婿又因车祸离世,当时她写的一首诗里说“一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先生说她这一生中真正快乐的时间真的不多,而不幸中之大幸,乃是她得以终生与古典诗词相随相伴,古典诗词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可以让她汲取的温暖与慰藉。此外,她的老师顾随先生对她的影响很大,她记得顾随先生说过:“我们要以无生的彻悟,来做有生的事业。

你不会被这些物质欲望所迷惑。我们应该悲观,乐观地工作和生活。”所以在经历了不幸的叶嘉莹懂得个人和家庭都是短暂的,无常的,思想文化的传承才是永恒的。

怀着对祖国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赤诚的热爱,叶嘉莹先生在1989年退休后,每年都会在国内讲学,还活跃在加拿大、美国及港,澳、台等地的古典诗词讲坛上,她将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在南开大学开设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有人问,为什么要读古典诗词?

叶嘉莹说:“我以为学习古典诗词的好处,就是使你心灵不死。”

心灵的死亡比心灵的麻木更严重。现在我们的生活总是处于快节奏中,但我总会有这样的感觉,尽管每日匆忙,但依旧会有内心惶惶不安的感受,当我静下来反思的时候,我问自己,在忙什么,你知道自己所谓的充实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吗?心灵麻木便是每日看似忙碌,其实内心却无比空虚。

所以当心空荡荡的时候,我们应该阅读,旅行,寻找心灵的敏锐,寻找给予心灵的力量。

二、《唐宋词十七讲》主要概况

《唐宋词十七讲》是我大学里在图书馆某天乱翻发现的,因为是叶嘉莹先生的讲演集,所以并不艰涩,读起来十分亲切。先生的厉害之处是她可以把词中的美好点出来,然后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发自肺腑地去讲,然后读着读着,你就觉得这词怎么能写得这么好。这本书对我这个没有导言的人来说很重要。我开始耐心地读那些我听不懂的单词。

《唐宋词十七讲》,大致有几个重点:一是介绍每位作者时都特别注意其风格之特色与其所传达的感情之品质的差别;二是对词之演进和发展之过程的介绍;三是对词之特质及传统词评中两种重要模式的介绍;四是结合了一些西方理论;第五,希望传达一种力量感,感受词的生动美。

叶嘉莹评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叶嘉莹在书中多次提到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写到的关于“境界”的说法。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

叶嘉莹认为只有“真感情”还不够,她将西方现象学强调读者的欣赏与融合的理念与之相结合,认为作者不仅要写真景物真感情,而且要使自己的文字中带着一种使读者感动和感发的力量。她认为诗词作品中最重要的是“里边要有一个生命”,“有一种生生不已的、真正生活在那里的一个感动和感发的生命”,“无论古今中外,真正第一流的大家的作品,都是有一种博大的生命,都是能唤起更多读者共鸣的。”

叶嘉莹在书中主要谈到了15位著名诗人,分析了他们的词的特点和词的境界。一个人的人格并不能与他的创作水平画上等号,每个词人因为受本性和人生经历等因素的影响,都会有独特的个性和思想境界。但我认为,真正的善言应该表达一种更高、更广、更深、更远的境界,表达一种更真诚、更真挚的情感。

这个崇高的境界不再只关心自己的命运,而是开始思考国家、人民乃至整个人类的历史和命运。这样的话会更感动你,引起你内心的共鸣。

三、从苦难中见词人的人生哲学

读词可以看到古人心中的波澜。它是诗人心灵的后花园。因为“诗言志”,诗歌总是作者带着意志观念去写的。而王国维说: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词是作者潜意识中将自己内心世界真实地展现出来。

所以,我更爱读词。

这15位诗人经历过大或小、多或少的磨难,在磨难中,他们最能看到一个人的内心力量和人生哲学。

第一种是被苦难击垮后,沉沦在伤情中无法自拔,代表为李煜和秦观。

李煜作为皇帝本身就是个悲剧,他没有帝王的资质,却具有诗人的赤子之心,太天真,太感性,叶嘉莹说李煜是一个不管对于悲哀还是对于享乐都是既没有节制,也没有反省的人。他太主观,作为帝王这样的缺点可以说是致命的,但是灭国之灾更激发了他作为诗人的所有潜质,他是用整个生命去悲伤,他毫无掩饰地用自己至纯至真的情感投注于词中。当她成为一名囚犯时,李煜完全陷入了自己幻想的梦境,陷入了悲伤,无法自拔,没有任何反抗。

他说“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只能在梦里寻找片刻欢娱了;他说“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他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悲哀,这忧愁是无尽无休的,没有人可以阻挡。王国维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正是李后主用尽所有的真情与悲哀,用生命去写词,他的词才有巨大的冲击力,有一种感动、感发人的力量。

第二种是在遭遇苦难后,消极的挣扎,代表为柳永。

柳永的一生也是个悲剧,他天性浪漫,富有才气,但是他不羁的性格和他的儒家传统的仕宦家庭环境存在矛盾,他有政治理想抱负,但是他的浪漫性情和他的自负使他平生不得志,落魄一生,他死后还是歌女一起把他葬了的。但他的苦难也造就了他对词的创作。

柳永的悲哀在于,他自相矛盾,无法走出矛盾的怪圈。一方面,他说“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我要把利禄的浮名丢弃,换成现在的浅斟低唱的生活。

在《凤归云》中,他说“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问自己将光阴付与追求卑微的功名利禄,这算什么生活?后又说“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有一天,自己将不再奔走,老了归去过渔樵的生活。但其实这些都是他的自欺欺人,如果真的看淡了功名,又怎么会“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曲玉管》)”。我想柳永的悲剧就在于他无法实现理想抱负后,也找不到内心的退路,“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少年游》)”,以前的期待,自己用世的志向,所有的一切都落空了。叶嘉莹说他的追求是完全向外的,是“有待”的,所以当所有期待落空,对于柳永而言,自己也就走向了悲剧。

三是积极抗争苦难。有一种悲剧性的精神,我们不能不知道。代表人物有冯延巳、辛弃疾。

叶嘉莹对辛弃疾的评价很高,说他“有谋略,有胆识,敢作敢为”,说他“是用他的生命谱写他的诗篇,是用他的生活实践他的诗篇的”。诚然,辛弃疾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忠诚的爱国将领。他出生时,南宋的北方已经沦陷在金人手中十年之久了,而南宋的君臣却是一群苟且偷安,各怀私心之人,因为这些小人的存在,辛弃疾在南宋四十多年,有二十几年是被免官的。

但辛弃疾的人生志向是收复失地。他被免职后,曾多次被利用,但只要被利用,他总是想有所作为。他打仗不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地位,他就是为了收复自己的故国、故乡,但每次他都被小人**,在六十七岁时壮志未酬地死去了。所以,当辛弃疾道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你怎能不被他慷慨激昂的豪情壮志所感动呢?

叶嘉莹说“人的一生,有幸、有不幸,有进、有退,有福、有祸,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的区别就在于有的人勇于进,有的人勇于退,而辛弃疾实在是一个无法‘退’的人。”我想,因为他的忠义、他的勇敢是生长在他的生命里的,就像飞蛾扑火,就像一夜怒放的昙花,就像只为绚烂绽放的烟花,那么义无反顾,这便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力量。

最后一种是在遭遇苦难时,懂得让内心进退自若,代表是晏殊、欧阳修、苏轼。

事实上,前三种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当他们遭遇不幸时,他们要么不能返回,要么根本不想返回。那么像晏殊、欧阳修、苏轼、陶渊明这些人他们不同的地方是他们都准备好了“退”,就是儒家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然他们各自又有不同。

叶嘉莹说柳永的悲哀在于他所追求的是向外的,而苏轼不同,他的追求是“一个无待于外的完成”,这是道家的思想,要无待于外,自我完成,所以苏轼虽然一生三次被贬官,乌台诗案差点要了他的命,他甚至被贬到海南那么偏远的地方,但是他竟是一个在苦难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在黄州,九死一生后的苏轼依旧吟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吟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定风波》)”,在要离开黄州去汝州时,他在《满庭芳》中写到“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人这一生,很多事,很多人都只是过客,来了又去,离开就离开吧,黄州有让我留恋的东西,而在汝州也会有美好的际遇的“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这就是苏东坡,在苦难面前,依旧能这样潇洒、豁达、开阔、博大。

顾随先生说“我们应该悲观,乐观地工作和生活。”苏东坡不就是如此吗?叶嘉莹不就是如此吗?

彻悟定是痛苦的,你能见着很多世间悲哀的东西,有的人因为苦难和悲哀而陷入绝望,有的人却能在痛苦中深知乐观的重要,更珍惜眼前一点一滴的小快乐、小幸福。这样的道理也许大家都懂,可是真要做到却不是容易的事。我想,对生活中的不如意看得淡些,对自己总归是好的,苏轼的词中是智慧,叶嘉莹先生的文字中也是智慧,可幸的是有生之年能遇见这些智慧。

叶嘉莹观后感【篇4】

一则新闻引来了人们的称赞,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先生再次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加上2018年她捐赠的1857万元,目前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3000多万元,对于一个著作等身、荣誉等身的高龄专家学者来说,似乎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然而,这却是她两处房产、毕生积蓄外加著作稿酬的总和。她说:“我非常感谢南开大学给我机会,使我‘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的一点愿望,在南开园得到实现。”

在今天这个时代,叶嘉莹先生身上体现着的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匠人精神和无私品质,她用一辈子的艰苦奋斗来完成她的专业领域里属于她的事业,最后又毫无保留地把毕生成果奉献给这个社会,奉献给后人。正是这样的一种“无我”之境,照见今天的共产党人,该以怎样的一种精神追求来度过这一生,该以怎样的价值观取向来看待得与失。她给后辈们留下来的是永远的精神楷模和榜样。

学习先生对诗词的热爱和孜孜以求的匠人精神。叶嘉莹先生出生于1924年,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她自小接触了中国诗词以后,便把一生的时光留给了中国诗词及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化研究事业。1993年,南开大学成立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聘请叶先生任所长。条件艰苦的时候,她拿出了毕生积蓄用于古典文化研究。“听她讲古典诗词的时候,你会完全被她震惊,她像是一个海洋一样,你觉得在她面前自己就是一滴水。”这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无疑令人舒适,在这背后,则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热爱与坚持。今天我们的组织工作中,还有不少难度和阻力,对于我们的事业,我们要刻苦钻研,加强思考,把工作做实做透,自己从心里热爱,才能真正把组织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里去,才能让人民群众有如沐春风之感。

学习先生对物质生活的淡然和精神追求的满足。叶先生的一生,是淡然的一生,因为她从没有追求过名和利,吃住也很简单;她的一生,又是富足的一生,她不仅著作等身,而且荣誉满载。她的灵魂在中国诗词里显得那么富足。她说:“诗词就是我的生命。”1990年她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2016年3月,她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而最早的时候,她的研究连办公室都没有,更没有经费,只能借用学校东艺楼内的一间办公室工作。后来她为了感谢,决定把她从国外领到的退休金的一半——十万美金捐赠给研究所设立奖学金。叶先生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如今生活只有一人独居、“剩菜剩饭一热就吃了”的简单,但诗词对于先生来说,却是她的生命、她的全部。她说: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这是我们党员干部一生为之奋斗的崇高情怀和追求!

学习先生对文化的敬畏和矢志奉献的无我精神。2018年6月,叶嘉莹先生将北京及天津的两处房产出售所得的1857万元捐赠给了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还将把她的版税、稿酬也捐赠给南开,支持传统文化研究。这一次,她又将自己毕生的积蓄拿了出来,献给了她最热爱的事业。一箪食、一瓢饮,她的选择让人不解,她所追求的又是什么?她说,自己有诗词为伴,并不需要人陪。倾其所有,不图一钱一物,留给我们的却是最丰厚的财富。“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就像毛泽东同志所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种无私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纯粹的人!”今天的组工人,有必要从叶嘉莹先生身上习得一点点这样的无私和奉献。

诚如先生自己所言:“命运把我放在哪里,我就落在哪里,就在哪里开花。”我们选择了为人民服务,就应该毫无动摇地热爱自己的事业。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敢于承受命运给我们的压力,选择钻研,选择清贫,选择高尚,选择无私,又何尝不是我们组工人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呢。

叶嘉莹观后感【篇5】

一个3米高的古朴小亭,一套专业的收录设备,一段沁人心脾的动人文字……4月21日,央视《朗读者》节目中的“朗读亭”终于漂到了长沙,引得热爱阅读的人们纷纷慕名前来。在那个闹中取静的小空间里,留下自己最真诚的情感。

当天,长沙市天心区2017年校园文化进社区启动暨金口才朗读演说社授牌仪式在太平老街举行,长沙市首家公益朗读亭也正式亮相。

让孩子体会诗词的美妙

在形形色色的爱好者中,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活动中,天心学子和“金口才”朗读演说社成员为市民群众联袂演绎了一场语言艺术盛宴。

著名文化学者陈曦明老师带领小朋友身着古典服饰齐读《三字经》《弟子规》等中华文学经典,传播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来自天心区的4名小学生诗朗诵《璀璨天心》,将天心之美娓娓道来。

本次活动为长沙市首个公益性、专业性朗读演说社团金口才朗读演说社授牌,由天心区委宣传部和金口才朗读演说社共同打造的中南地区首个公益朗读亭也在太平老街正式启用。古香古色的朗读亭内安装了目前最为先进的数字录音设备,市民游客可走进亭中读一段喜爱的文字,讲一个动人的故事,感受语言的魅力和文字的力量。

将高雅艺术送入平常百姓家

天心区校园文化进社区活动已连续举办五届,开展了演艺进社区、培训进社区、歌手大奖赛、文化大课堂等系列活动,为广大学子搭建了展示平台,为社区群众送去了文化大餐,深受大家的欢迎。

今年的校园文化进社区突出内容创新,新增了戏曲进校园、经典朗读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将通过建立戏曲文化志愿者工作站、金口才朗读演说社,开展优秀戏曲剧目校园巡演、社区展演,组织中华经典朗读等活动,致力于将高雅艺术真正送入平常百姓家,让更多的人感受朗读的乐趣和经典的魅力,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掀起全民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叶嘉莹观后感【篇6】

崔珏在《哭李商隐》中说:“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这是对李商隐短暂一生做出的最凝练的总结。

1、少年才华已初显,欲待登科耀祖坟

八九岁的翩翩少年,正应该在父母的呵护下,美好理想的牵引下,单纯而勤奋地读书、学习,享受美好的童年生活,为长大后的追风逐月累积力量。然而,李商隐却在这样的年岁里,丧失了父亲,同时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也随之断绝了。曾在父母百般疼爱下的李商隐,作为长子,需要主掌家事,担负起家庭的一切责任和苦难。虽然他才不到10岁,虽然他内心孤独、彷徨、恐惧……但他没有选择,他必须迎难而上。

于是,他首先“躬奉板舆,以引丹旐”。李商隐家住河南,父亲在浙江做官,死在浙江。作为家中长子,李商隐需要把父亲的灵柩从南方的浙江运回到北方的河南。试想,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他是如何做到的,又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做到?待李商隐背着父亲的灵柩回到故乡时,已是“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了。

生活有时候就喜欢变着花样考验人!李商隐不但自己要生存,作为长子,他还要担负起抚养母亲和弟弟妹妹的重任。无奈又无助!但旭日每天照常东升,生活还得继续……李商隐开始寻找活计,“佣书贩舂”,给人做抄写、舂米的工作,以赚取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

想到李商隐少年时代的遭遇,但凡血肉之躯,没有人不为他之悲而悲,为他之苦而苦。这是一个多么让人心疼和怜惜的孩子。但是,李商隐不但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击垮,反而还能忙里偷“闲”,勤奋苦读,在十几岁时写出的文章便文采灼灼,令人惊叹。

2、未待才华施尽展,初作讽诗厄运来

十七岁,年轻英俊的李商隐,承载着一身的“武艺”和对人生的美好理想,辞别家乡,只身一人踏上了赶往京城的漫漫长路。根据当时大唐王朝的“行卷”风尚,凡打算进京参与科举考试的应举者,需要提前把自己认为写得不错的诗文整理出来,投给贵族名士,如果能得到赏识,便可以被提前举荐,在科举考试中就容易金榜题名。

李商隐时来运转,他的才华受到了高官令狐楚的赏识,令狐楚对李商隐万般喜爱,并将他收入自己的幕下,在读书方面加以精心指导,教李商隐学写当时盛行的骈体文章;在社会关系上也给与提携,一有机会就会带李商隐出去见客,令他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虽然李商隐在前几次的科举考试中都名落孙山,但有一年在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的帮助下,终于成功考中进士。之后,他本还可以回到令狐楚的部下,但可惜令狐楚不久却病逝了。李商隐在参加完令狐楚的丧事后,回到长安的途中,创作了一首长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钧》,将当时百姓的痛苦,盗贼的强悍,以及自己内心的悲愤一股脑都表达了出来。

李商隐从小就是一个志向远大的孩子,他和诗圣杜甫一样,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关心百姓疾苦,希望能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匡扶社稷、报效国家。但是,他生不逢时,生活在没落的晚唐时代,李商隐短暂的一生居然经历了六代皇帝。那时候宦官当权,好几位皇帝都被宦官杀害,朝廷上下奸臣当道,贤臣无力施展抱负,人人自危。于是,李商隐无法忍受当时的混沌局面,于是作长诗对时局予以抨击。

然而,也是因为这首诗,导致李商隐日后在朝廷中没有受到重用,被以“此人不堪”为由,除名在外。

3、壮志未酬身先死,留待后人空悲叹

考中进士的李商隐受到当时另外一位高官王茂元的赏识,并招纳李商隐做了自己的女婿。李商隐不但个性耿直,为人也极其单纯,他没有过多考虑当时的朝政,就与王茂元的女儿成婚了。事实上,当时的唐朝正处于激烈的朋党之争时期。李商隐之前的恩师令狐楚属于牛僧儒的牛党,而自己的岳父王茂元却属于李德裕的李党。李商隐夹在两党之中,十分痛苦。朝堂上下一致认为李商隐对令狐家是恩将仇报,人品低下。

当时令狐楚虽然去世,但他的儿子令狐绹已经位居宰相的高位。李商隐曾恳求令狐绹谅解自己的苦衷,并希望他能帮助提携自己,但都遭到令狐绹的果断拒绝。为此,李商隐还写过一首诗,叫《九日》:“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他怀念恩师令狐楚,回想起当年与恩师在朗朗秋日的白菊边惬意饮酒的情景,不禁悲从中来。那过去的一段恩情无人再记得,自己也无处再去诉说。于是,他又说:“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恩师离世已经十年,回想起这十年的遭遇:被人轻慢,被人冷落,被人排挤,就忍不住心酸落泪。如果恩师还在,自己也许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李商隐虽然壮志难酬,常年奔波辗转于各幕府中工作,但与妻子的感情深厚,这多少给自己孤独悲苦的心带来些许的安慰。然而,与妻子聚少离多的李商隐,万万没想到,妻子居然生病早逝,这给李商隐又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妻子死后,当他再回到岳父王茂元家中时,曾做过一首《正月崇让宅》的诗,中间两句十分精妙:“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他看到蝙蝠在岳父家的帘子上飞过,老鼠在床边走过时,也引起了李商隐的惊心。李商隐的这两句诗里正把那种黑暗、隐曲的感觉表现了出来。他长期在党争之中处于夹缝里边,牛党的人鄙弃他,李党的人也鄙弃他,因此他一生不得志,只能生活在哀怨之中。

带着对自己壮志未酬的遗憾,带着对自己一生遭遇的悲叹,带着对曾经美好追求的怀念,一代才子李商隐46岁便凄然辞世了。

叶嘉莹观后感【篇7】

不少业内人士说,纪录片要有一种“静水流深”的特点,《掬水月在手》可谓对这一特点的很好诠释。如果选一句诗来形容这部纪录片给人的感觉,相较标题“掬水月在手”,也许更适合的是曹丕《燕歌行》里的“短歌微吟不能长”。短歌轻吟,似续还断,它说明中国艺术需要留白,而留白不等于停顿或缺失,同样是一种内容的呈现形式。

电影中有许多看似和主题无关的传统文化展示,比如细腻地去拍摄一片青瓷,一袭精美的丝绸旗袍,一尊斑驳的摩崖石刻,这些空镜头堆叠出诗的韵味。一首诗不能太实,再浓而烈的感情,也需要有一两笔荡开来,写写山里的叶子,香炉里快燃尽的灰,地上的月光。看似没有关联,但反而是最触摸心灵的东西,更见诗人的火候。《掬水月在手》作为金爵奖纪录片官方入选影片,曾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不少观众喜爱它诗意的镜头和唯美的表现形式,但也有人批评其叙事的支离破碎和过于软性的细节选取,仿佛不足以支撑起叶嘉莹一生的创举和身后波澜壮阔的时代。这也许是因为,《掬水月在手》选择了一种诗性的创作方式,而在体裁里,它更近乎一首婉约词。

据该片创作团队介绍,在拍摄过程中,叶嘉莹的“弱德之美”是最打动团队的地方之一,也是该片想传达给观众的重要理念。而“弱德之美”是叶嘉莹对词体的美感特质提出的一种说法,纪录片中明确提到“弱德之美”的地方,是叶嘉莹谈论朱彝尊的词时。显然,在写作手法上,电影是偏于慢词、长调的,但稍显矛盾的一点是,它选取了《秋兴八首》作为隐线叙事,来烘托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主题,略有一种割裂之感。无论“弱德”还是“要眇宜修”,都是词的一种难以直言的隐曲之美。词之为体,适宜表现女性之柔美,而用词去表达离乱兴衰,有时会失于晦涩难懂,让人觉得形式上有些轻和散。鲜少时代的大处落笔,回避一些直接的现实矛盾,过于清空骚雅,这是《掬水月在手》的不足之处。但我们无须过于苛责它,正如叶嘉莹自述,“我觉得陈导演取的名字很好,因为那不是真实的我,只是水中的一个影子,大概介绍了我一生的经历。”至少,它是一首完整的婉约词,借叶嘉莹之言,照见了古诗词之美。

《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是叶嘉莹最重要的研究代表作。电影邀请日本音乐家佐藤聪明以杜甫《秋兴八首》为本,结合雅乐及现代乐创作电影音乐,为杜甫诗歌带来新生命,并以杜诗形成电影的隐性双线叙事结构,由外而内,追寻交织于叶嘉莹身上的个人生命史和诗史。

影片表层的结构,是以叶嘉莹在北京察院胡同的祖宅为章节,从大门走入脉房、庭院、内厢房,循着时间和空间脉络,一层层进入更深的心灵境地。最后一节没有名字,似乎暗喻祖宅的被拆,也隐藏了内心深处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味。王国维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是叶嘉莹辛苦坎坷的一生经历,而一位友人却说她,“人生最难的就是把自己退到一个位置,用相同的态度去接受一切,轻而化之”。

经历了这么多离难兴悲,一个人如何能够承受得了?但叶嘉莹泰然处之,平静、疏淡地回忆自己的漂泊辗转和至亲的离去,仿佛都是第三人称叙事中的云烟过往,而她沉浸、陶醉其间的,是唐诗宋词。她津津乐道于王国维的“要眇宜修”难以统领朱彝尊的《静志居琴趣》,自得于为它找到了一个名词“弱德之美”。当她沉醉地吟诵《桂殿秋》“思往事,渡江干”,娓娓道来其诗词之法门时,像在电影里滴了几滴她的学术精华,令人想见那些学生为何会仿造听课证来聆听她的讲学。叶嘉莹一针见血地道出古诗词中幽深隐秘的情感,而对于自己亲历的丧乱、生死却仿佛视而不见,这在电影里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复调,留给观众思考回味。

这种优美的复调形式中,也带有对古典诗词呈现形式的一种现代化创新探索。前不久,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铁血丹心》在网上再次引发热议,很多网友好奇于其中的男女对唱歌词全然不同,却能完美和谐,其中也借鉴了一种诗词相和的复调形式。在《掬水月在手》中,最为精妙的一处是叶嘉莹和其师顾随两首同题词作的呈现。他们曾就一残句“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先后创作两首《踏莎行》,两词意思相和,但文辞不同。电影中,男声和女声同时吟诵了这两首词,字幕分在左右两边,而最后一句合为一处。这令人感受到了诗词吟和中,文辞虽异,却能共通共鸣的妙处。稍显遗憾的是,“对唱”版《踏莎行》朗诵语速稍快,字幕停留太短,未能给观众留够思考和欣赏的间隙。这是复调结构对于大银幕呈现的挑战,细节、层次丰富,大量文言文和古诗文穿插呈现,在小屏幕和网络传播中,更方便随时停留查看信息,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这种复调结构所带来的参差错落之美。

也许是因为近年来传统文化逐渐成为一种流行,也许是因为流行了之后发现除了古人,当下的“偶像”极度稀缺,最近,一部讲述叶嘉莹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成为一时文化现象。读过叶嘉莹诗词的人,并不是人群中的大多数,但不妨碍这一代年轻人渴望接近她。96岁的叶嘉莹,突然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电影只有120分钟,拍摄过程却累积了几十位受访者的百万余字素材,同名衍生图书《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的出版,可以算是弥补了影片篇幅有限的缺憾。

陈传兴想把一个女诗人的个人历史、一段家国的近现代历史、中国古诗词的几千年历史,投射到同一个落点上。我相信每一种历史都是真实的,但相伴发生的未必是完全的因果关系。所以,我更看重不同的人对叶嘉莹的描述。“盲人摸象”并不一定是贬义词,每一部分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除了“穿裙子的士”“诗的女儿”这些头衔,她也是女儿、妻子、母亲、学生、老师……如果说叶嘉莹在古典诗词上的成就如朗月当空,清辉万里,那每位受访者就仿佛江河湖海,分别映照出她的不同侧面,她不是神,是一个鲜活灵动的人,波光粼粼,是谓月映千川。

诗人席慕蓉的朋友是叶嘉莹在台湾大学的学生,她与她由此结识。叶嘉莹第一次见到席慕蓉,第一句话是:“我也是蒙古人(族)。”叶嘉莹从未在任何作品里提过自己的族姓叶赫那拉,她的祖上虽然是旗人,居住在叶赫水畔,却本属蒙古族土默特部。

无论回到中国,还是回到北京,回乡——这个千百年中国诗人的关键词,也贯穿了叶嘉莹大半生的念想。在她快80岁的时候,一个秋天,席慕蓉陪着她去叶赫(现吉林省梨树县叶赫镇)寻找祖先的故乡。

叶赫古城遗址如今只是一片高出来的土堆,陪同的一个热心人先行跑上去探路,回头说,叶老师您不用上来了,上面什么都没有,就是片玉米地。叶嘉莹还是继续往上走,日已西斜,秋天的红玉米挂在那里,紫红的穗子垂下来,风一吹,发出阵阵沙沙的声响。

叶嘉莹站着看了一会儿,转过头说:“这不就是《诗经·黍离》中描绘的景象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我现在的心情和诗里说得一模一样。”

快80岁的叶嘉莹,是他们家族第一个回到叶赫水畔的人,她还找到了三千年前特地为她写的诗。3年后,81岁的她又想去看蒙古高原,席慕蓉陪着她又出发了。在海拉尔,叶嘉莹口占的第一首绝句是:“余年老去始能狂,一世飘零敢自伤。已是故家平毁后,却来万里觅原乡。”

叶嘉莹是他们家里唯一一个在一百年、甚至三百年里,回到土默特蒙古高原的族人。她跟席慕蓉说,她在北京的家已经没有了,可是到了蒙古高原,天穹低处尽吾乡,突然之间,人就打开了。

有时候我想,如果人生是电影,就能在不顺遂的时候黑屏,出一行小字“某年以后”,把悲伤快进到烟消云散。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又说,诗人有两种: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叶嘉莹大概属于后者。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静是叶嘉莹在南开大学时的助手。她记得,有一次叶嘉莹在国家图书馆讲女性词的时候,谈到法国作家法郎士写过一本《红百合花》,书里说一个女子如果出生在一个比较幸福美满的家庭,婚后的生活也比较甜蜜,到30岁的时候连一场大病都没有生过,那么,注定她对人生的认识是肤浅的。

当花间词的作者用女性口吻表达男性的阴柔一面时,叶嘉莹在一个被压抑的环境里半生飘零,站在高原之上说“余年老去始能狂”,这个场景,让人想起苏东坡、辛弃疾。在访谈中,叶嘉莹和她的学生,也会反复提到《人间词话》里的那句话,“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在这本访谈集中,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这几十个人的记忆中,叶嘉莹都是以一个独立个体存在的,她与家人的亲密关系只存在于她自己的口述中。难得有人提到她先生,还说的是“她的先生很不讲理,她自己这么精彩的一个人,竟然都可以忍下来”。

1971年的夏天,文化史学者郑培凯在哈佛大学学习,经常去哈佛燕京图书馆找各种各样的善本,经常碰到叶嘉莹,“叶老师只要进了图书馆,就一整天不出来”。郑培凯到香港后,创立香港城市大学的中国文化中心,曾请叶嘉莹来担任客座教授。让他惊讶的是,叶嘉莹竟然是一个人来的,还带着个很大的箱子。就这样,她一个人住了一个学期,那一年,她80多岁了。

离开香港前,郑培凯去送行,一进门就看见她自己在那儿收拾行李。她把所有行李收拾在一个大箱子里,外面再用带子绑起来,绑得非常好。她对郑培凯说:“我都习惯了,旅行的时候都是这样,都是自己做。”

叶嘉莹有一个自创的概念——弱德之美,意思是要把内心的感情收起来,要有一种持守、一种道德,而这个道德是在被压抑之中的,不能表达出来的。但“弱德”不是软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仍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持。

叶嘉莹说过,有时候集大成的时代,比如西晋太康时期,正是质朴的五言诗在风格上将转未转的一个阶段,却没出现一个可以集大成的天才,那是诗人对不起时代;有时候诗人很有才华,可是遇到的时代不是文学发展集大成的时代,比如江西诗派,那是时代对不起诗人。

从1924年至今的近百年间,是不是一个对得起叶嘉莹的时代,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她一定是对得起时代的。

有一天,叶嘉莹打电话给学生施淑仪,请她把自己梦中偶得的诗句用书法写出来。那首诗是“换朱成碧余芳尽,变海为田夙愿休。总把春山扫眉黛,雨中寥落月中愁”,青春年华已经远去,但还是要把眉黛扫成春山,那是无望中的希望。

由陈传兴执导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自10月16日上映以来,排片率最高时也不足1%,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日均票房徘徊在五位数左右,也就是说,这些城市日均观看这部电影的总人数仅千余人。截至11月6日,累计票房突破600万,比起同期热映首两日票房就破亿的《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这样的票房成绩显得微不足道。但对一部极其小众的纪录电影而言,这又无疑是一个值得瞩目的可喜成绩。根据猫眼电影的购票评分榜数据显示,《掬》片以9.4的评分始终占据评分榜的前列,也正由于这样的口碑,《掬》片有了尽可能多的排片周期。

这是作为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学博士的导演陈传兴,在继执导诗人郑愁予纪录电影《如雾起时》、诗人周梦蝶纪录电影《化城再来人》后,“诗的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电影记叙了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的生平,既看到了这位女君子磅礴的生命历程,也看到了她澄明的心灵建树。电影从筹备、拍摄到上映历时三年有余,辗转亚洲、北美洲,足迹遍及海内外十余座城市。比起漫长的摄制期和巨大的素材量,影片的最终呈现又极其节制和简朴,多处选择了无声胜有声的留白,不得不说这是电影向诗的一次回归和靠拢,也是没有矫揉造作的一次纪录。尽管有很多评论声音将焦点聚集在片中叶先生所阐述的“弱德之美”上,赋予影作以中心思想,但从更宽广的视境中去忖度电影本身,对观影者而言更像是一次生命的淬纯——这其中自然包含了作为“弱者”的人类,需要承受、坚持、完成自我的过程,但又不止于此。

不是所有人都可生平壮阔,于苦难中成就生命的光辉;也不是所有人在逆境中都可将身外事“轻而化之”,守护心灯。叶先生的做到,在于她把生命的外延衔接到不朽的古诗词上,所以在片尾,我们看到八十余岁回到原乡寻找叶赫水的叶先生竟然并无耄耋老态,只有一个普通寻根人对飘零人生要找到物理栖息地的深情寄望。只是一眼望去,再也寻不到族群的踪迹。叶先生回想起上一次踏足,吟诵起《诗经·王风》篇中的“彼黍离离”,最痛是那一句:“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是对生命的追问,也是从诗意到现实人生的比兴。

客观地说,这是一部“难于看懂”的电影。所谓难不是因为晦涩,而是因为“电影诗”的风格,对观影者的文学积淀有很高的门槛要求。片中多次出现了呢喃般的影音,叶先生如游吟诗人般对格律的吟诵,唐诗,宋画……叙事整体看似在时间线上从人物幼时讲起,但又总是以诗词间隔——这当中有古诗,也有新诗,有已亡人的旧篇,也有叶先生的自创。这种材料组织方式让影片的空间感十足,但也增加了理解领会的难度。前一段还是平易近人的生活琐碎事,后一段却是意味深长的言此及彼。没有解说词的纪录片,很像没有脚注的文章,如自心不能沉浸和共情,且对文中所引有通晓了解,看一遍很难完全明了。这是对观者的挑战,也是其作为文学纪录电影的魅力之所在。

大门、脉房、内院、庭院、西厢房……这是叶先生记忆中幼时住过的家园——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院落构成,她的自叙就是从记忆中的房门所打开的。而这也一一对应了她从童年到老年的人生历程。那个“梦中常忆,青盖亭亭”的精神家园早已不复,留在身后的是一世磊落功与名。可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眼前这位华发学者,而是当年那个出生在夏荷花期的“小荷子”,她令人无尽遐想和揣摩。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亲历家园沦陷、饿殍遍野,18岁痛失爱母,无爱的婚姻,苛重的家养,无依的海外飘零,中年丧女之殇……除去满腹才学和瞩目成就,这些大概构成了叶先生人生的主要事件,足以证明“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不是妄言。但如果只是惊呼叶先生面对诸种遭遇的刚健不息,恐怕又有些余味不足。

在云淡风轻回望坎坷身世的叶先生身上,最可贵和最耀眼的精神,是她求学时的恩师顾随先生所书就的那句:“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它有如雪莱在《西风颂》中掷地有声的宣言:“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作为知识分子笑对不可控、不可逆悲剧时共有的人文精神。

这不是一部标榜与赞美为传扬中国古诗词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叶先生的传记片,而是一首电影诗——以叶嘉莹的人生轨迹为蓝本,用声画为媒,所作的电影诗。和无数的璀璨诗篇一样,它永远无法一时间尽悟,但是每每捧卷,都是一次新的生命淬炼。这也是一位中国女性,普通又不普通的一生。

不久后,丈夫离世,她精神上的石头随之瓦解。女儿毕业、结婚,她肩上的重担也随之减轻。当时她想:“我一辈子辛勤劳苦,到晚年,我的两个女儿都出嫁了,我想我将来可以乐享余年。”

1976年,命运给了52岁的叶嘉莹又一次沉重的打击。当年那个与她相依为命在患难中成长的大女儿,在外出旅游时出了车祸,与女婿同时罹难。料理完女儿、女婿的后事,她闭门不出,日日哭泣,写了10首哭女诗,每一句都是对女儿最透彻的思念。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痛哭吾儿躬自悼,一生劳瘁竟何为”,她叹命运不公,反思劳瘁一生的意义。年逾半百,痛失爱女,叶嘉莹悲痛欲绝。但是经此一难,叶嘉莹突然悟到,“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

1978年,听闻中国恢复高考,她请愿回国教书。她要让自己从“小我”的家中走出来,要把“余热都交给国家,交付给诗词”,要把“古代诗人的心魂、理想传达给下一代”。

她曾在信中写道,自己一生“很多事情没有选择的余地”,而这次是她唯一一次主动地争取。1979年春,国家同意了叶嘉莹的申请,最终受邀去南开大学任教。于是,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开始了三十余年的教书报国路。

每次上讲台,叶嘉莹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期间也很少喝水。虽然因为皮肤过敏,叶嘉莹的手常会因接触太多粉笔而皮肤开裂,但是仍常常在黑板上大段板书。

因此,她的课程在南开非常受欢迎,不仅中文系,外系外校甚至外地的学生都来听讲,场场爆满,甚至有学生为此伪造听课证。在此期间,叶嘉莹应邀到国内的几十所大学讲学,以及辗转国际多所大学讲学,她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

除了教课,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以老师顾随的名义设立“驼庵”奖学金。她在晚年卖掉京津两处房产,又将自己的稿费、版税收入悉数捐出,累计捐赠3568万元,在南开大学设立了“迦陵基金”,用以支持研究古典诗词文化。

将全部财产捐献,在她看来,不过是实现了她“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的一点愿望。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越朴素单纯的人,越有内在的芳香,不惧岁月,优雅老去。

叶嘉莹观后感【篇8】

古人云:“诗言志,词言情。”我对诗词的印象大抵也是如此。

在《唐宋词十七讲》中,迦陵先生对于东西方文艺的差异,取长补短兼容并蓄,以积极的姿态面对东西方的分别。中国喜欢用坐着的人格来衡量作品的价值,西方文学作品衡量的重点放在了文学艺术的价值方面,她突破了文学传统的道德观念,对其两者持并重的姿态。她认为中国的文艺理论缺乏一种成熟的理性的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对问题的**指出了答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含蓄性很大的看法。

比如先生在外国讲《花间集》时,要将其翻译为花丛中一个歌词的集子,是很美的,而在中国,“词”已经成为一个生硬的、死板的名词。

迦陵先生在文中讲道:“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之中,词是一种特殊的东西,本来不在中国过去的文以载道的教化的、伦理道德的、政治的衡量之内的。在中国的文学里边,词是一个跟中国过去的载道的传统脱离,而并不被它限制的一种文学形式。

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它突破了伦理和政治观念的局限,是审美艺术的抒情诗。可是,后来却发生了一种很奇妙的现象,就是后来词学家、词学评论家,他们就把道德伦理的价值标准,加在中国这个本来不受伦理道德限制的歌词上面去了。

”类似于这种观点我在文学理论中也看到过:文学接受中,读者会产生二度创造,主要表现在文学形象的重构和文学审美意蕴的再创造两方面。读者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现实生活体验、经历或阅历,去加以联想、幻想甚至是比附,从而在头脑里再造出打上个人印记的文学形象世界。

其次是读者结合自身对生命的感悟、对世界的体认等,对自己二度创造的文学形象进行深度体验、领悟,从中生发出超越了具体的人物、情节、故事的人生感悟。

叶嘉莹观后感【篇9】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或许因为它只存在于心里,所以提起“味道”这个词,伴随的往往都是记忆。4月22日,央视《朗读者》将以“味道”为主题,邀请到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著名导演张艾嘉、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得主叶锦添、都市爱情小说掌门人张小娴、杭帮菜掌门人胡忠英、青年钢琴演奏家吴纯等嘉宾一起在朗读中分享记忆中与“味道”有关的故事。

古诗词大师叶嘉莹为中华文化而“吟诵”

从第一期节目中的“中国英法翻译第一人”许渊冲到后来的“敦煌女儿”樊锦诗、“中国焊接学科奠基人”潘际銮,《朗读者》的舞台上时常会出现一些值得用生命去尊重的真正的大师。本期节目中,又有一位这样的大师登台,她就是已经93岁高龄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研究大师叶嘉莹。

叶嘉莹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后师从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学习,深得老师的赏识。1945年大学毕业后,叶嘉莹便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先后于多所世界著名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化,去年还获颁“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生成就奖。她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

叶嘉莹曾说过:“我以为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歌中的兴发感动之特质,也是与吟诵之传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对于吟诵诗词这一活动,叶嘉莹一直十分倡导。而吟诵,其实也就是古典版的朗读。在本期节目中,这位著作等身的教育大师将在《朗读者》中畅谈古典诗词文化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并为中华文化而吟诵。

“岁月女神”张艾嘉分享女人的故事与味道

提起张艾嘉,大家的第一个反应往往都是——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而对于女人来说,“故事”几乎就等同于她的“味道”。

作为一个明星,张艾嘉从不刻意遮掩自己的年龄。在节目中,当被问到如何界定年龄的味道时,她坦言:“一切都来得很自然,逃也逃不掉。”而对于女人的味道,张艾嘉也用自然来形容:“味道是要被品尝的.,我相信味道是来自于你自己人生的态度,你怎么看待自己,那你散发出来的东西是自然的,那个就是你自己的味道。

曾经,李宗盛为张艾嘉写的一首《爱的代价》被无数人奉为最能代表爱恋成长的经典。但在当时,张艾嘉还觉得这首歌的名字“有点土”。而前两年再唱这首歌的时候,张艾嘉却发现自己的心与这首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个心经历过更多的事情了,就觉得歌里面几乎每一句都是一个画面和故事,所以特别感伤。”

究竟这样一位充满故事和味道的张艾嘉会为大家带来怎样的朗读?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央视《朗读者》。

 

叶嘉莹观后感【篇10】

推荐《美玉生烟:叶嘉莹细讲李商隐》主体部分是是叶嘉莹2013年在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所作李商隐系列讲座的整理稿。B站上有视频,建议去观看。因为视频中,叶先生会唱诗颂诗,会讲解平仄变化的原理,而读书,则会让你进一步体会到诗句本身的魅力。

李商隐的诗总是引用了很多典故,看这些故事完全不像是初高中时教科书的注释,反而像一千零一夜那样,非常有趣。意向、语言、音调杂糅在一起,让诗变成了迷,让诗人也变成了迷。

读完此书,我记不得李商隐更多了,因为他完全被叶先生压住了。我敬爱叶先生,一位96岁的老人,毕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她读了一辈子的诗,每个年龄段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她命途多舛,可她依然乐观豁达。她在讲诗的时候常常会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那时你会发现,是你的阅历阻碍了你对诗词的感悟,你这一生太平庸,让你太麻木,太轻浮,太容易放弃。而你也会发现,你是的语言是这样苍白,没有办法去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

最后引援一段叶先生的讲稿“我一辈子教书,现在教了七十年没有停止,我说’天池若有人相待‘,只要有一个人因为我的讲解而真的喜欢了诗,真的能够把诗传承下去,我’何惧扶摇九万风‘,这种九万风的遥远,劳苦我是无所畏惧的,我愿意进我的力量。”。每每读此我总是饱受鼓舞,我辈当自强。

叶嘉莹观后感【篇11】

八九岁的翩翩少年,正应该在父母的呵护下,美好理想的牵引下,单纯而勤奋地读书、学习,享受美好的童年生活,为长大后的追风逐月累积力量。然而,李商隐却在这样的年岁里,丧失了父亲,同时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也随之断绝了。曾在父母百般疼爱下的李商隐,作为长子,需要主掌家事,担负起家庭的一切责任和苦难。虽然他才不到10岁,虽然他内心孤独、彷徨、恐惧……但他没有选择,他必须迎难而上。

于是,他首先“躬奉板舆,以引丹旐”。李商隐家住河南,父亲在浙江做官,死在浙江。作为家中长子,李商隐需要把父亲的灵柩从南方的浙江运回到北方的河南。试想,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他是如何做到的,又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做到?待李商隐背着父亲的灵柩回到故乡时,已是“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了。

生活有时候就喜欢变着花样考验人!李商隐不但自己要生存,作为长子,他还要担负起抚养母亲和弟弟妹妹的重任。无奈又无助!但旭日每天照常东升,生活还得继续……李商隐开始寻找活计,“佣书贩舂”,给人做抄写、舂米的工作,以赚取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

想到李商隐少年时代的遭遇,但凡血肉之躯,没有人不为他之悲而悲,为他之苦而苦。这是一个多么让人心疼和怜惜的孩子。但是,李商隐不但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击垮,反而还能忙里偷“闲”,勤奋苦读,在十几岁时写出的文章便文采灼灼,令人惊叹。

  • 道士下山观后感精选11篇
    在观影时我们能发现另一个世界,当心中感想无处发散时,我们可以写一篇观后感。观后感是对作品语言表述和情感渲染的一种认知和领悟,写观后感时,我们要多看、多写、多改正,不断完善自己的文章,写作品名观后感该从什么角度动笔呢?这份“道士下山观后感”是编辑用心制作的希望能够达到您的预期,期待这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
  • 反法西斯观后感(11篇)
    生活中,优秀作品让我们受益无量,观后感中要体现我们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阅读之后写出观后感能够使我们更快速地适应知识的吸收,如何就作品名写一篇全面的观后感呢?在翻阅中杂文852的编辑找到了一篇非常有用的“反法西斯观后感”,希望您在阅读本网站时能够获得您所需要了解的全部信息!...
  • 奥巴马开学观后感11篇
    《奥巴马开学演讲》观后感1班会课老师给我们观看了奥巴马的开学演讲,这段视频虽然很短,但却令我受益匪浅!奥巴马的演讲不同于其他人的演讲,他非常真实,就像父亲在教育不想上学的孩子一样。奥巴马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他以自己为例,讲述了他小时候,母亲每天早上是如何补偿他的。奥巴马还告诉我们,我...
  • 作文感恩父母观后感系列11篇
    经过认真筛选杂文852选择了题目为“作文感恩父母观后感”的文章。作文写作能力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综合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通过写作可以更好地发掘和分析问题的本质。多阅读优秀作文有利于我们的写作。期待我们的建议能够为您的项目和计划提供更多的灵感和见解!...
  • 积极心理学观后感11篇
    固化型自我观是静态的、不可改变的自我信念。它包含有九个方面,增长型自我观是动态的、可成长的自我信念。也包含有九个方面。在固化型自我观的思维模式中有三方面是我所符合的,分别是:我往往对现状感到无能为力、我乐于待在舒适区和失败会证明我不够优秀。我往往对现状感到无能为力,很多情况下我总是对过于困难的问题或...
  • 兵临城下观后感范文11篇
    《兵临城下观后感》是一部关于战争的纪录片,通过深入细致的探索,生动描绘了人类历史上一些最关键的战争场景和历史事件。这部影片向观众展示了战争中人们的生存、毁灭和重建的故事,引发人们对战争本质的思考。观看这部纪录片,我真切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悲剧性和人性的反思。首先,在《兵临城下观后感》中,我深刻体会到了...

叶嘉莹观后感推荐

  • 师德启示录观后感7篇

    2024年02月03日

  • 使命召唤观后感800字

    2024年01月29日

  • 关于午餐的观后感精选

    2024年01月18日

  • 电影观后感冯志远集锦(4篇)

    2024年01月08日

  • 疫情线上升旗仪式观后感通用4篇

    2024年0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