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852 >地图 >读后感 >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

杂文852
阅读 770

相关推荐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合集。

读后感,就是要以感为基础,提炼出能概括原作精髓的、积极健康的心得体会,读过作品后,我心中感慨万千。 透过写读书笔记的形式,展现自己的阅读之道。发现您关心的内容杂文852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信息:“朱光潜《谈美》读后感”,分享可以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让我们开始了解彼此更多!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篇1)

美感的世界是超乎世俗之利害关係而独立的,它与实际人生有距离,但与「整个人生」却无隔阂,倘若我们於看待人生世相时,皆抽离了「美」的成分,实不知情何以堪,因为,在面对实际生活层面时,我们必须受制於环境,使心为形役,惟有在美的心灵活动中,我们才是自己的主宰。

吾人若能将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则生命亦当是妙趣无穷的,在个人有限的时空领域当中,尽情挥洒、驰骋,直达创造力的极致,艺术化的人生当是不断地自我创造及自我欣赏,惊心动魄是美,细緻婉转是美,圆满是美,缺憾何尝不是美?至此虔诚感激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感谢上苍赐与这难得的,生而为人的福分,让自己有幸领受这天地无私的深情抚慰!

2.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本人读了朱先生的《谈美》,对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其中最能领略到的是作者非常经典的对美的分析论证: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要靠人们细心发现的;美是客观事物加主观态度产生的,但是缺一不可。

物质可以耗尽,无形的美可以代代相传,让世界享受。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我将逐一分析。

其中,我读到朱先生对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科学、审美。作者谈到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观察事物的立足点也不同。同一事物在不同心理状态的人身上会有其独特的心理或视觉反应。

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

物都如此何况是人呢?对于改革开放蒸蒸日上的娱乐业,为什么有一些流芳百世的歌星、影星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从商业角度看,他们代言某一产品有助于增加销量,总之是有利可图的。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唱几首经典歌曲或成功塑造电影人物的人,能让人永远铭记在心,回味无穷。我觉得对那些明星来说,这比财富和奖项更有意义!

美好的事物需要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待和思考。这一段大体可以证明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它确实是不实用的,而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艺术作品,无处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闪着光,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越来越注重精神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其实,美感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从最简单的衣食住行,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环境优美安静的餐厅用餐,因为感官的满足可以提高食欲。化妆是现代人每天必备的一课,它能让人们更加自信,相信自己每天都能有一个好的开始。

家居装饰也是一门美学课程。明亮、宽敞、舒适都是老派,但他们自己的感受和观念却让它与众不同,如欧式观念、乡村风格、东南亚风情、日式家居或中西结合。独特的家居风格可以代表主人的独特性,让他尽情享受。

这款车的基本性能是循序渐进,现代人更追求线性外观、颜色等。因此,美感不是实用主义,而是一种没有功利心理的心理活动。美感能使人获的心理满足和精神享受!

而美的感受又是主观的,美是言论不一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不一样,所以对美的理解也不一样。就如城市人长久呆在钢铁丛林中,觉得压抑郁闷,之所以田园风光的美丽诱-惑成为了新兴的消遣和时尚追求;而农村人常年和绿地青山为伴觉得平淡无聊,对城市的美好多姿的生活十分向往,就出现了农民进城的风潮。

事实上,这两个环境在形式上基本没有变化,我们改变的是我们的心态。

朱镕基提出,美是是物的物理属性,是人类心理活动对事物的态度。只有自然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是无法产生的。自然经过人类心理感受的加工,产生美感。不同的经历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审美是对自然的再加工和再创造。

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俗话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这种结果是不同的人的主观审美体验加上理想化,即人性化的结果。

美与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自然的物理属性,美就不能产生,没有人的理想化,即对人的情感的加工,事物的物理属性就不能从美中衍生出来。对于美,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美不是空穴来风。由此可见,美的出现是是物的物理属性,是人的理想化。

我们怎样才能过上更艺术的生活?瑜伽近两年风靡全球,可以有一个最好的诠释。瑜伽是一种古老的能量知识培养方法,集哲学、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瑜伽是建立在古代印度哲学的基础上的。几千年来,心理、身体和精神戒律已成为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项运动的最高境界不是让你做一些难度很大的杂技动作,而是让你的身体舒展、放松和平衡,通过这些动作达到身心的平衡,静静地倾听你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所以瑜伽的最高境界是达到统一,这需要身体、心灵和精神的同时。

综上所述,想引用朱先生的话:“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如今,人们都崇尚艺术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致有趣。心态的平衡也是关键。开放乐观的心情是艺术。

希望每个人都能擦亮眼睛,从现在开始仔细发现和品味我们的生活、艺术生活!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篇2)

《谈美》一书是在朱光潜先生在82岁的心血之作,他既是对自己漫长的美学生涯的一次归纳总结,又是与青年一代最亲近的交流。他不单单是将几点星光散在了悠悠的过去,更是将一盏盏明灯微光指向了我们遥远的未来。

在这第七封信中,朱光潜先生在总结了美感的定义后,提出了“简单”的问题:“什么是美?”

美是什么?这个答案仿佛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它本身就是美的,我们的眼睛能看到的。朱光潜先生不这么认为,单纯的由事物本身决定美丑,不会有统一的标准。羊羔虽美,众口难调。每一个人看到的高矮胖瘦在别人眼中不可能完全相同,朱光潜先生用通俗易懂的例子,让美本在物之说站不住了脚。若用人心去定义美,仿佛又恰到好处。但是朱光潜先生却仍能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举出一个个例子击碎错误的观点。唯心的说法仿佛又陷入了冲突。

你的心认为《孔雀东南飞》美,可能由于他爱与孝两种理想的冲突;托尔斯泰的心又认为,美与道德和宗教的教训挂钩……成千上万种说法,根本找不到唯一的答案,唯心的说法,也不攻自破了。

当你心中对美的定义彻底失去方向时,朱光潜先生又在你思想的空缺处注入一杯清茶,缓缓流入。他给予了美的定义: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两者结合的产物,缺一不可。

美既不是物体本身与生俱来的,也不是由你的内心完全赋予的。当物体具有创造成美的可能时,他就具备了被发现成美的可能。当一个人性分和情趣达到时,他就具备了发现具有创造成美可能性的物体。

朱光潜先生接着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娓娓道来他心中物我间的关系。

在“8线”实验中,用最直观现象的方式总结出了两点结论:

1、最简单的事物也具备创造出美的可能性,即使是6道黑色的线。

2、心灵会将混乱的事物综合成整体,并对下一步进行“预料”。

第一点很好理解,既然最简单的事物都具备成为美的可能,那么所有物体基本都具备这个能力,只是人的性分和情趣能否到达罢了。

第二点看着晦涩难懂,但结合实验却很好理解。看过前面6道整齐排列有“规律”的线,又看到杂乱无章的线,和自己的“预想”产生了偏差,便成了“不美”。

起初,我认为这种预想脱离了艺术,脱离了美感,因为美感是不加思索的,是形象的直觉,这算不得“美”。

孟实先生总能在我最困惑的时候,雪中送炭般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替我解答疑惑。简单的例子:“深夜下楼,无意料下一格都是台阶,突然到了平地,便是出乎意料。”这种“预想”是不加思索的,没有经过大脑的修饰,只是思维的惯性,并不会妨碍到美,更没有脱离原本的艺术,这就是“规律和节奏”。由浅入深,美和自然的联系便在孟实先生的引导下呼之欲出了。

自然永远不可能自己变成美。它需要通过人心的艺术化。单有自然万物,没有人的思想和灵魂的浸润,没有人心的艺术化,它就称不得艺术,成不了美。

孟实先生举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最好例子。真的是情人完美无瑕,国色天香堪比四大美女吗?先不否认确实有如此美丽的人,光论普遍大众,这不现实。热恋的人都给自己的情人给予了自己心中最完美的形象,情人变成了一个理想化的变形,如同人与自然,情人就如同被理想化艺术化的自然。

被艺术化的自然就是自然与心灵的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在这自然之中不存在什么美,但是却充满有创造美能力的事物。等着我们用心灵与自然去创造的美有很多,你,愿意用心去与自然创造美吗?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篇3)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生命的黄昏还用如此细腻且深入浅出的文笔,将深奥的美学知识娓娓道来。对朱光潜老先生不由地由衷敬佩。

书中,老先生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整理,也算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在《谈人》里,老先生指出原始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所从事的艺术活动,如人体装饰、歌唱、音乐、舞蹈等,都直接源于原始民族休养生息的日常生活和经验,美学,原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身边。其实,冥思细想,美无处不在。中国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就有不少美的传承,比如唯美典雅的国画、笔酣墨饱的书法、国之精髓的京剧、名扬四海的瓷器工艺

现代文化下人们更是发展了更多美学的分支。我们生活的现代城市格局,在追求现代感的同时融入大量自然元素,让自然在城市最大限度的得以保留加以体现,生态绿化的兴起,不正是体现人们在往更高层次的美的追求,在生活中时刻因外物美得到心理美,得到一种对于美感的满足从而欣喜,这也成为一种美。

文学美,就是人类先进思想的结晶,中间许多个性鲜明饱满的人物更是成为了美的代表。《巴黎圣母院》中年轻貌美的吉卜赛女郎在危急时刻为卡西莫多挺身而出,给他救命之水。奇丑无比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之后屡救吉卜赛女郎,为她报仇雪恨。你能说卡西莫多不美么?《老人与海》中穷困交加的圣地亚哥终日与海为伴,与比船还大的枪鱼奋战两昼夜,并击退啦鲨鱼无数次的攻击,虽然最后只拖回了一截白骨,但是我们能说他不是美的代表吗?还有《弱种子也要发芽》里的老农,得知我的孩子听力受损,看到他把弱种子抛弃很难过后,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让它们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此刻的老农在震撼人心的感动中能说不美吗?

什么是美?如何学好美学?我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美学,就真的不懂美了么?难道一定要学好美学,才算懂美?朱光潜先生书中举例的杜甫诗句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所反映的移情作用就明确告诉我们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达到物我合一,用心感受美的存在,就是最本质的美了。文学美,建筑美,都可归于此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的话已经为我们指引了通向美的真理的正确方向。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篇4)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讲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之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每天在俗世中生活,目之所见,迷于五光十色;耳之所闻,乱乎五音六律。我们的追求,我们的思想都是世界的复杂性,世界的奢华,世界的混乱**。

有出世精神的人会把遮蔽在自己眼前的这些俗世的**都超越过去,抱着这种”出世”的精神,才能看到更高远的理想,才能够”望尽天涯路”.这种出世的,”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使他们把所作的学问和事业当成一件艺术品来看待,只求满足于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自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离开艺术便无所谓人生。

完美的生活,大到进退取与,小到声音笑貌,都是美好人格的体现,如水行山谷之中,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不得不止般的恰到好处,完整、自然而又和谐。

人生之路就像是灵魂在一术中冒险的旅程。你读过的每一本书,走过的每一里路,经历过的每一件事都会在你的身上形成印记,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不经意的流露出来,默默地展现出你人生中的每一段冒险。

人生之路也是为了寻找美的道路。慢慢走,好好享受吧!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篇5)

梵雁平春节七日最大的收获是沉下心认真读完了朱光潜先生所著《谈美书简》一书,收获颇丰。这本书中所提及的“美学”适用于诸多文艺创作,很多理论对于写作是很有帮助的。有些理论比较高深,我知识浅薄,读后尚不能很好领会。

只是把自己可以悟出的一些东西写出来,以飨读者。

首先是创作态度的问题。正如书中所说,学习任何一门科学,都必须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明确的方向。这一点是众所周知、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我觉得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在写作过程中,在兴趣或其它欲望的驱使下,我们的创作态度有时会出现偏差。我写文章并不喜欢为了“日更”而“日更”,若是认真对待自己的作品,都要用心去打磨。

无论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经历着什么、感受着什么,都不要忘记自己曾经对写作源自心底的热爱,并且要让这份挚爱始终保持纯粹。

在复习专题的过程中,我通常会给读者明确的拒绝理由,比如排版、风格、排版、标点等问题。有些作者文笔是不错的,但排版并不认真,不顾及读者的视觉感受,亦不尊重写作格式的基本要求。在指定问题的情况下,意写读者会回答说他们只是随意写。

我通常互相回复,写作,对写作有起码的敬畏,对我们的作品和读者负责。这一切源于态度。

在自身的写作过程中,给我体会最深的是,写得文章越多越深感自身的无知,就如读书读得越多越感觉自身精神贫瘠一样。在学习模仿不同写作手法的同时,会深感自身的知识架构不足以支撑起一篇文章的脉络,亦或不能让文章变得血肉丰满。

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如果学美学的人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将是一个更大的不足。我想,很多的文艺创作都是关联诸多的知识体系,相互渗透密不可分,文学创作亦是如此。

对于一个创作者而言,知识体系愈加丰富和完善,作品必然是更有深度、有血有肉,文章情节内容、起承转合也是更加合理,并对读者的人生启迪是更有效的。

对于喜欢写作的人来说,应该像海绵一样多方面地吸收知识,并对知识有一个透彻的人识,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自己的创作实践。否则,写作只不过是运用宣传和技巧,难免会缺乏灵魂。

写文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所言:“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而“意”要有真趣,必要源于读书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积累。

写作好的基础是需要多读书,读书要选择精读,从一些名家作品入手,把一些好诗文熟读成诵。有句老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这一节,黛玉教香菱作诗的方法,不是让香菱从练笔入手,而是借书嘱她回去读:“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裼、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

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由此也可见曹雪芹先生在写诗作文方面的先知灼见,洒落其中,犹如夜空里的明星,从未陈旧过。

读了这本书,我也学到了一些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比如我们需要知道自己写作的弱势在哪个方面,不力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写作技能水平的整体提升,要切记毛泽东同志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和先攻主要矛盾的教导。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不东奔西窜浪费精力。

明确自己的问题,逐一突破,打下坚实的基础。

终究是要在语文基本功上多下功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就是文学的“器”。在审稿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很多作者写作不流利,用词不当,空话连篇,这也是常见的问题。

我自己也经常遇到这些问题,所以以后应该多加注意。这些都是由于缺乏扎实的汉语基本功造成的。即便知晓的东西再多,对语文的基本功不掌握,好的文章一定是写不出来的。

书中说在三十年代左右,夏丐尊、叶圣陶和朱自清几位同志在《一般》和《中学生》两种青年刊物中曾辟出“文章病院”,把有语病的文章请进这个“病院”里加以诊断和剖析,会让作者意识到字斟句酌的重要性,文章改进很多。

我觉得现在的语文老师都在扮演这个角色,包括现在的写作训练营也会这样做。

关于写作练习的问题,朱光潜先生特意提到了毛泽东同志的《反对党八股》,尤其是文中引用的鲁迅复“北斗杂志社”一封信里所举的八条写文章的规则中的三条:第一条,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第二条,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第四条,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可作**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拉成**。

第四点是极需我整改的,父亲常说我的文章遣词造句不够凝练,无用字句较多。名家之文虽文风朴实,看似娓娓铺陈道来,细斟酌来不可舍一字一句,否则语意有变。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篇6)

出于对“美学”这名词的好奇,我便选了“美学基础”这门选修课。第一堂课,老师就谈到“美是美的”这句话。我顿时就迷惑了:

美,不是美的吗?美还能是丑的吗?美,是什么呢?

是根据什么判断标准判断出某个东西是美还是丑?······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立刻意识到课程的深度。于是就更加认真的听老师讲课。

老师以朱光潜的《谈美》这本书为教材给我们讲他的“美学观”。果然,美学就像一门“哲学”深奥抽象,并且充满了思想的痕迹,只读其语言,很难能有更的体会,不过还好有老师及朱光潜老先生的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和比喻,我才能窥见“美学”的冰山一角。

以前的我从来没有想过“美”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形成的。总是觉得自己一生下来就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在自己内在心理和外在环境的影响下已不知不觉的形成了。就像一生下来就会自己呼吸一样,“审美”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是任何人都会做到的事情。

不过,我觉得,我们所做的只是简单的说:“这是美的,这是丑的。”却不懂得什么叫“审”。

于是我就深深的佩服朱光潜老先生对“美”这一事物的思考是多么的深。为此,我还专门看了《谈美》这本书。

虽然我看完后也不是很懂,但也有些感触,我总觉得他不是在谈美,而是在谈哲学,谈人间万象。《谈美》从总体来看是本谈艺术欣赏的专业书,但其中充满着对人生观的思考。在《谈美》这本小书中,枯燥复杂的美学理论变得平易近人了,朱光潜先生用明白晓畅的话语让我们先体验“美感”,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事各个方面去,从而“美化”人生,最后达到人心的“净化”。

我看到他在第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我感觉他是在说每个人的心态不同,他们看到的同一件事物也会出现不同的感觉。这里他举了一个古松的例子:一棵古松,木材商是用商业的心态去看的,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的,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的,不同的心态,产生的“美感”就不同。

虽然,美并不实用,但是“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因此,朱光潜老师告诉我们内心不要总被功利所占据,虽然“美”既不能换来物质,也不能换来名誉,但是“美”的却是人心最喜欢、最渴望追求的东西。

我是一个恋爱中的女孩,所以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朱光潜老师的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一篇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恋爱时)你在理想中先酝酿成一个尽美尽善的女子,然后把她外射到你的爱人身上去,所以你的爱人其实不过是寄托精灵的躯骸。

你只看到精灵,所以你觉得完美无瑕;旁人冷眼旁观,只见到躯骸,所以往往诧异道:‘他爱上她,真是有些奇怪。’一言以蔽之,恋爱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过的自然。

”我读完后略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是“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然而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而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对自然进行了一种再加工、再创造。因而恋爱时的我们总会被一时的爱情所左右我们的审美观。

于是,偶然想起老师在第一节课时说过的:“是美的,就不是自然的”。实事果真如此,也许因为“美”这个词就是由我们心灵创造出来的,非自然的一种非物质的感觉,它本来就不是实物,单单只是一种只有我们人类才能产生出的一种“思想”而已。

但是我想,虽然“思想”只是“思想”,不能填饱肚子也不能给予我们什么物质享受,但是它却是我们心灵渴求的养料。既然作为有思想的人类,我们就不能像一般的动物只追求物质生活,而使精神贫瘠,我们需要“美”,我们也需要“浪漫”,我们需要漫步于屋后的绿荫小道,也需要感受月光透过树叶洒落枝头的静谧。我们的生活的的确确充斥着“美”。

还是那句老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

这一刻,这一课,我想,我懂得什么是“美”了。

2012级卫生法学何曦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篇7)

读完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感觉这部书不像是在谈深奥的美学,而更像是一部介绍美、鼓励年轻人去发现美、创造美的书。朱光潜先生在这部书里面所提到的美,也并非完全是哲学意义上的“审美”,而是更多的在探讨自然美、艺术美、人生美,这些我们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美的事物。

朱光潜先生开篇就开始谈如何发现美。究竟美在哪里?究竟什么是美?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正如书中提到的关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的问题所展示出来的,画家认为是美的古松,在植物学家与商人眼中却只不过是一株客观实在的,实用的植物。按照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所说,正是因为植物学家与木商不能够跳出他们的专业的实用范畴才不能发现古松自然的“盘屈如龙蛇的弦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这种观点很有道理,可能也就是常说的“审美无功利”的通俗易懂的说法。但是,等到后面又谈到创造美的部分时,这种观点未免又有一点片面了。

“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品真正是不朽的。”的确,真正的艺术品自然会永垂不朽,但如果脱离了孕育它的历史环境,再伟大的艺术品也是无从产生,更别提什么永垂不朽了。朱光潜先生如此说,当然是为了纠正人们对于审美无用的误解。说动人心魄的历史于我们无意义而《短歌行》于我们亲切,其实是漫长的时间已经把厚重的历史和我们的实用的范畴远远的疏离开来,让我们有机会以身处之外的心理来享受历史的跌宕起伏。艺术品作为一种对历史的记录或演绎,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这种美的享受大概不是当年历史的亲历者所能感受到的。

当局者迷,旁边者清。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既有主观又有客观,或者说既要有作者的情感又要能跳出情感来客观审视。朱光潜先生在书中也多次提到,虽然艺术来自于生活,但是艺术所用的情感却并不是生糙而是经过反省的。书中说,“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站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也就是说,在艺术家亲身经历人生的大起与大落之时是无法将这种情感客观的表现出来,而非要等“痛定思痛”,心绪得以跳出之时才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作为材料进行加工和创作,产生艺术品。而这种由主观到客观的过程,也即是摆脱实用性的过程。

当然,除去艺术家的亲身经历,还有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基于虚构的人生感受。既然没有实际的亲身经历可以跳出,就需要艺术家能够将自己融入所要刻画人的心境与生活中去,去获得主观的情感已获得可以客观刻画的材料。美的艺术的创作,既不可过于主观而物我不分,也不可绝对客观而令作品趣味索然。

此时说到底,发现美的过程即是脱离实用性、逐渐走向客观的过程。人事景物,脱离了我们的日常实用,其中所蕴含的美感才有机会被我们所发现。

既然发现了美,就要去欣赏美。我们常常感到,自然风景是不变的,可是人与人对它的感受却千差外别。这种对于事物的审美差异,正如朱光潜先生书中所说,始于我们在欣赏时的“移情作用”的差异。我们之所以对于同一审美对象有着不同的审美感受,首先是因为我们由于不同的心境和经历,对于物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活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心情愉快时看秋风扫落叶或许会对自然的变化赞叹不已,而当我们心灰意冷时恐怕再见此情此景只会徒增心中的悲凉。根据书中的观点,我们的移情作用往往是带有无意的模仿。我们听舒缓的音乐感觉舒缓;听雄壮的节拍会感觉心潮澎湃。我们之所以会因为不同的音乐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不是因为音乐本身有高低、长短、急缓、宏纤之分,而是因为我们在聆听舒缓的音乐时心思不由自主的模仿曲调节拍进行舒缓的活动,进而勾起了我们记忆里面某种舒缓的人生体验,从而让我们产生了所谓的“共鸣”。

因此,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反照。我们虽在移情中模仿着外物,却也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体验,也在进行着某种创作,而这种创作产生了我们千差万别的审美体验。

然而,我们什么时候知道我们是在审美呢?审美的过程似乎就像在做梦。我们在做梦时通常不会意识

到梦境,只有等梦醒之后才隐约对之前的梦境有所唏嘘。同样的,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欣赏越入迷,我们就越难觉察到自己是在欣赏它,也难以察觉自己在审美中所享受的快乐。这种感受似乎与上面的“审美脱离实用”以及“客观”的原则相悖,因为既然我们已经沉浸在对作品的欣赏中,又如何断言我们已经和作品脱离了实用的关系了呢?

朱光潜先生谈到美感有两个要素:一是目前意象和实际人生中也有一种适当的距离,二是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要说明这两点,就要分明“快感”与“美感”二者。正如之前所说,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感到满足,喝水、饮食异能感到满足,这二者之满足究竟有什么不同,是区分“美感”与“快感”的关键所在。根据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我们因为满足实用的需要而产生的快感总是与体验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我们觉得某种饭菜可口,这种体验只是发生在我们品尝这种食物的过程之中。相反的,我们从欣赏艺术作品所获得的满足却发生在我们欣赏艺术作品的行为之后。“在聚精会神之中忘记自我”,也正是指在审美的过程中脱离了我们的实际人生从而进入到一种拜托了物质实用的“物我两忘”境界了。这样看来,我们欣赏艺术作品而获得美的满足也的确是一种脱离了主观与实用的感受。那么在这里,我认为就有必要想一下我们在上面所提到的“聚精会神的欣赏”中究竟在想些什么。我们在阅读诗文时,常常有因为文章句子打动内心而想入非非之时。这种联想的行为在书中并没有被算作是审美的过程。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在联想的时候已经脱离了艺术品本身,而转入对于我们实际人生的某种回忆性质的思考中去,因此无功利的欣赏也就中止了。当然,在我们从这种主观的联想中重新转入对艺术本身的欣赏时,审美的过程也会延续。

美感既然是我们内心脱离了“物我”的活动,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创造美呢?或者说,我们创造出什么样的艺术才算美呢?这里朱光潜先生用了七个章节来谈规律与创新的关系。正如书中所提到的:“艺术家从模仿人手,正如小儿学语言,打网球者学姿势,跳舞者学步法一样,并没有什么玄妙,也并没有什么荒唐。不过这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我们在前面说过,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旧经验大半得诸模仿,新综合则必自出心裁。”

作者的观点认为,好的作品一方面来源于想象与情感的运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对格律、规则的因袭。我们在诵读诗文的时候常常一方面折服于作品或雄浑或细腻的构思,另一方面也感叹于作品流畅的音律与和谐的结构。构思固然出自艺术家之手,而音律与体例则是世世代代沿袭的产物。一种文体,创立之初往往新颖却粗糙,临近衰亡却华美而乏味。所谓的格律,也不过是诗人一代代传下来,约定俗成的诀窍而已。前人发现这样作文朗朗上口,后人便也模仿前人的格式,长久以来才形成了固定的格式。一种文体的衰败,其实是后人对于前人所创再无法创新,从而过于关注躯壳而失掉了对于生活本质的艺术的表达的结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如果想要懂得如何去创造美,就要大胆的、大量的去欣赏美。对于创作而言,极重要的灵感就是出自持续不断的,广泛的审美所积攒下来的潜意识活动。虽然艺术的门类繁多,但我们对于美的感受却是相通的。只有多去欣赏美,我们才能在潜意识里面积累足够多的情思,从而碰擦出宝贵的灵感火花。

我们中的大多数虽然无法成为优秀的艺术家,但懂得以跳出实用的眼光去“玩味”生活,去欣赏人生,我们也会从着“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中体味到无限的乐趣。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篇8)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曾举过一个例子:对于园里那一棵古松,在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眼里,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在木材商看来,它不过是一棵做某事价值多少钱的木料;在植物学家眼里,它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然而画家却认为它是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树。接下来三个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木材商在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植物学家马上就会想到要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而画家却只是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我赞同三者眼中对古松的不同状态和不同定位,我更推崇把三者的视角进行综合,更多方位、更多角度地去审视、去构思、去塑造眼前的事物。就如我们作为教师,可以如植物学家一般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现状等去判断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其成因;如画家般去感受学生的个性、体味学生的品格和趣味、挖掘学生不被他人察觉的闪光点;如木材商那样规划学生的前途、思忖学生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那样,不同的学生才真正地在教师的眼中鲜活起来、立体起来。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才能真正地本着"关爱学生"的.原则开展与实施。

   就如,有的教师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势或特长,安排相对应的工作,使得学生不断地树立自信心,转而在其他方面也有座提高。又如:我们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尝试、锻炼、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活动中展示自己,让教师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多样的"美";再针对学生的特点,也可以量身定做地安排一些学习活动,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在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曾尝试过多种形式的师生合作示范:仅在语言上进行交流;在绘画方面进行合作;综合语言交流与绘画合作等等。不论哪一种形式,学生在参与教师示范的过程中,都能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思维,大胆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与想法。许多想法由于学生间的差异,会形成教师也想不到的奇思妙想,从而迸发与碰撞出更精妙的思维的火花,学生们的个性因此而得到张扬,学生的生命在教师的呵护与培养中得到发展。

   师生的共同示范中,学生亦在教师的配合下,乐于多方面、多角度地思维;在教师的鼓励下,更投入地更专注地进行创作与表现,使得美术课堂中的示范环节也成为了提高学生生命的质量,满足学生心智成长需要,促进学生生命价值体现的一个良好途径。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篇9)

慢慢走,欣赏啊!

邹晓喻很久之前我就对朱先生的这本《谈美》有所耳闻,因为种种缘故,一直无缘拜读。直至近来,耐不住友人的强烈推荐,将早以束之高阁的此书翻找出来,拂去封皮上的尘埃,细细品读。看完后,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和长久的回味。

谈美,究竟何为美?美是一种主观意向,是一“无所事事”的精神来欣赏的。正如朱先生在文章中所说,谈论美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避免庸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作为在凡尘俗世中沉浮的我们,没有多少人能够真真正正地做到"免俗",但我们却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研究美,追求美的过程中,领略到些许"免俗"的乐趣。

这也正是我一直苦苦所追求的:在玩味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时能够领略到一种乐趣,知晓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的,然后再把美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把人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让人生美感化、艺术化。

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美是人性化的,个人的利益是不同的,所以个人从松、山、水中获得的利益是不一样的。美景于心,是经过艺术化的自然,得益于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艺术作品中的情感与载体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境界。美,在这种情感合成中迸发出来。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艺术家们透过他的所看,将他的所想转化成意象,融合于他的作品之中。

观赏者则通过艺术家的作品,透过其物象,将其感受的意象翻译出来,从而感受到艺术家通过他的作品想要传达的感情,再结合观赏者自身的情感与经历,进而引发出强烈的共鸣,达到一种与艺术创造者在精神上相互交流的境界。

艺术家想在作品中传达的情感是作品的神韵和风格。这也是一个艺术作品的灵魂。

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在风骨神韵。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有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

"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往往又不能"从心所欲".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遵循艺术的形式而能脱化艺术的形式,行云流水,自成一派,犹如戴着镣铐跳舞,却依然能使观赏者感受到舞的灵动和洒脱。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讲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之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每天在俗世中生活,目之所见,迷于五光十色;耳之所闻,乱乎五音六律。我们的追求,我们的思想都是世界的复杂性,世界的奢华,世界的混乱**。

有出世精神的人会把遮蔽在自己眼前的这些俗世的**都超越过去,抱着这种"出世"的精神,才能看到更高远的理想,才能够"望尽天涯路".这种出世的,"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使他们把所作的学问和事业当成一件艺术品来看待,只求满足于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自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离开艺术便无所谓人生。

完美的生活,大到进退取与,小到声音笑貌,都是美好人格的体现,如水行山谷之中,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不得不止般的恰到好处,完整、自然而又和谐。

人生之路就像是灵魂在一术中冒险的旅程。你读过的每一本书,走过的每一里路,经历过的每一件事都会在你的身上形成印记,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不经意的流露出来,默默地展现出你人生中的每一段冒险。

人生之路也是为了寻找美的道路。慢慢走,好好享受吧!

(长度团支部邹晓喻)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篇10)

从第四章到第六章,作者对混淆美感与快感、美感与联想、考证与鉴赏的观点进行了逐一的批判与纠正。作者认为,美感与快感不可混为一谈,美感具有普遍性,而快感没有普遍性,美感起源于形象的直觉,与实用活动无关,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而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回忆起来。还有,美感与联想也不是一回事,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多数人觉得一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但是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而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

更重要的是,考证和批评不能等同于欣赏。考证得到的是历史知识。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但不能帮助欣赏本身。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的,其实就是“科学的态度”;欣赏态度注重我的情感和物质态度的交流。批评的态度要内省,欣赏的态度要直观。

在批判态度上有美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与丑;欣赏的态度是避免任何偏见,把我放在作品中分享它的生活。

第七章和第八章进一步讨论了美的本身,美是什么,美与自然的关系,并进而指出了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两大思想流派的错误观点。美不完全在于事物,也不在于人。美应该有人情和物理学,两者都不能看作美。

其实“自然美”三个字,从美学观点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就不“自然”,只是“自然”就还没有成为“美”。欣赏美是使自然成为艺术。所谓艺术性,就是人性化、理想化。

我们通常说“自然美”时,“美”包含两种含义:一是自然的常态,二就是艺术美。因此,写实主义所推崇的自然本来就美,艺术就是模仿自然,以及理想主义所推崇的自然有美有丑,艺术只模仿自然的美,丢开自然的丑,这两种思想观点就显然不正确了。

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件事,艺术的美不是从模仿自然美得来的。

从第九章到第十四章,作者从欣赏转向创作,创作包含欣赏,但创作并不全是欣赏。作者明确指出,艺术的雏形是游戏。但是艺术虽伏根于游戏本能,但是因为同时带有社会性,须留有作品传达情思于观者,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

艺术创作必须伴随着一些心理活动:首先,必须运用想象力。艺术作品不仅要运用再现的想象,还要运用创造的想象。

创造的想象可以分为想象和联想两种心理功能。二,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

凡是主观的作品都必同时是客观的,凡是客观的作品亦必同时是主观的,主观的艺术家在创造时也要能“超以象外”,客观的艺术家在创造时也要能“得其环中”。在合成之前,图象是散乱的;综合后的形象和谐统一,这种综合的动力是情感。三,受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

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归纳为原则是自然规律。这种自然规律可以作为标准规律,因为它本来就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而艺术需要遵循规律,摆脱规律。

传统的图案已经是一种模仿,但在艺术模仿中最重要的是技巧。技巧可以分为两种:传达的方法和媒介的知识。

所谓交流的方法是指各种艺术技巧具有自己独特的技肉和肌肉。 **是用于艺术交流的工具。艺术必须从模仿开始,但它必须归于创造。因此,“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的灵感也是从功夫中得来的。

最后第十五章,作者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因为艺术是兴趣的表现,兴趣的根源在于生活;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所谓艺术生活就是现实生活。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的生活最没有艺术性。一个是外行,一个是伪君子。生活的艺术性是生活的严肃性和趣味性。“慢慢走,欣赏啊!

”,欣赏也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中,人们像神仙一样自由和受祝福。

通过通读全书,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美学的知识,从中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对于其中的美感与快感、美感与联想的问题分析,我也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同意书中的观点,即美与快乐、美与联想不能混淆。

其实,美感与快感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特别是快感,它是一种通过我们的感官就能很容易产生的感觉,口渴了喝水的快感,听到优美**的快感,见到了喜欢的人的快感……总之,当我们现实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产生了快感。但这于美感不同,美感**于形象的直觉,与实际活动无关。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一件瓷器,有的人看到的是它的年代久远,有的人看到的是它的价值不菲,有的人看到的是它曾经的用途,这些都不能叫做产生了美感,只有从它的器形、花色、光泽、气韵等本身的形象特质,产生的才是美感。

还有,联想也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当人们看到一事物时,不自觉地就想到了另一事物,而且往往过去对于那事物的好恶,会不由地影响我们对于此时事物的看法。当某一旧事物让我们有甜美的回忆时,我们遇到与之相关的新事物就会不自觉地联想过去,从而心情愉悦,这也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美感。但是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而联想带有思考,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一幅红叶的画,会不自觉地想起曾经携三五好友一起秋游香山的场景,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想起“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些偶然间的联想,让我们找到了甜美的回忆,但这并不是美感。

而且,有时候快感与联想会共生在一起,就是以甜美的回忆来满足此时的欲望需求,来达到心情愉悦的效果,这让我们更加难以分辨什么是真正的美感。当我们通过一事物而联想到另一事物时,那些相伴而来的甜美回忆,往往也会带给我们心情上的愉悦,给心灵一种安慰,让我们得以排遣此时心中的郁结和不快,这也让我们误以为这一事物有精神上的疗伤作用,从而认为它是美的。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一座漂亮的公园,往往会联想到那童年时的美好时光,和爸爸妈妈或者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的场景,这些甜美的回忆也给了我们现在充满压力的**生活一种精神上的安慰,是我们达到放松自己这一目的的一种实际的手段和途径,所以我们会很希望在空闲时来到这个公园,但并不是因为它的设施完善、布局合理、景色宜人等等本身形象上的特质。

其实,这就是联想到旧经验所带来的一种精神上的实用作用,并不是“无所为而为”的形象直觉,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感。

  • 《倾听孩子》读后感合集
    今天,我阅读了作品这本书籍,它使我感受颇深,懂得了许多道理。读完一本书,相信你有不少的感想,这时我们需要把它记录下来,很高兴为您准备了这份“《倾听孩子》读后感”希望您能喜欢,请您认真研究本文!...
  • 旷野城市读后感合集
    书籍会让我们产生更多对人生的感悟,在读作品时,您一定被其中的情感所打动。在写作品的读后感中需要重点陈述哪些方面呢?小编为您搜集了一些有用的资料:“旷野城市读后感”,供您参考。...
  • 不语读后感合集
    完成作品的阅读,我们的身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放松。读了一篇文章之后,把具体的感受写下来,希望这篇“不语读后感”能够满足您的阅读期望让您感到满意,这篇文章旨在为您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见解希望您会喜欢它!...
  • 牛背雨读后感合集
    可以采用哪些方式写作作品的读后感?看过作品之后,我有很多启发。 对于读过的书籍,我们应该写下读后感,希望这份“牛背雨读后感”能够达到您的期望令您满意。...
  • 包法利读后感合集
    包法利夫人的阅读评论:包法利夫人的评论范文怡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我读过很多书,其中《包法利夫人》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查尔斯的父母让他辍学,并告诉他去学医。后来,查尔斯在多特蒙德当了一生,嫁给了一个名叫迪普的有钱寡妇。因为德普是一个丑陋的老妇人,她一直试图控制家里的一切。她总是抱怨关于她的...
  • 牛背雨读后感合集
    可以采用哪些方式写作作品的读后感?看过作品之后,我有很多启发。 对于读过的书籍,我们应该写下读后感,希望这份“牛背雨读后感”能够达到您的期望令您满意。...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推荐

  • 《毕淑敏散文集》读后感汇总4篇

    2024年01月23日

  • [荐]出师表读后感模板通用7篇

    2024年01月15日

  • 《流星花》读后感想通用10篇

    2024年01月13日

  • 朱自清的匆匆读后感如何写通用

    2024年01月11日

  • 茶馆读后感初中(9篇)

    2024年01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