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852 >地图 >读后感 >

《中国美术史》读后感

最新《中国美术史》读后感

杂文852
阅读 774

相关推荐

最新《中国美术史》读后感4篇。

让我们一起来看杂文852编辑为您准备的“最新《中国美术史》读后感”吧,通过品鉴作者所写的作品我产生了全新的看法。 读完书后,我们需要仔细梳理我们所获得的思考和感悟,你感觉对写作品读后感毫无头绪吗?邀请您的朋友一起加入我们分享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新《中国美术史》读后感【篇1】

作者:安亚锋

着复杂的文化变迁,沉淀与反思,并在岁月演衍的过程中不断再生创发,成为中国美术史上极具代表性的绘画传统史上极具代表性的绘画传统...问题与研究范围的说明与界定,以及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史进行回顾,缕析古代文献中钟馗系列传说的核心情节之进行回顾。

关键词:风格;画意

石守谦,1951年出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研究员、博士。曾任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所长,2012年7月5日当选第29**研究所会员。他是台湾新艺术史研究的开创者,以文化史的角度研究绘画取得了很多的成就,著有《风格与世变》、《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绘画史》等书。

对中国与东亚绘画史的反思,在过去二十年的研究中,石守谦试图以文化史的角度,对中国绘画史及其相关之历史发展提供一些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不同的理解。

一;中国笔墨的现代困境

《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收录石守谦教授自1994至2007年间陆续发表的十五篇**,共分五个单元,以元明绘画为主,上溯五代,下及二十世纪。基于中国画史的讨论框架和不同的研究主题,作者探索并论证了中国画的研究方法。

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关於中国绘画研究的方法与模式已有长足发展,其中以风格学的形式分析贡献最力,在时代风格的确立与特定风格系谱的建立方面,成果卓着。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关於中国绘画研究的方法与模式已有长足发展,其中以风格学的形式分析贡献最力,在时代风格的确立与特定风格系谱的建立方面,成果卓著,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局限。作者对此作了回顾与反思,质疑以西方狭义的再现(representation)标准来研究中国绘画的适当性,进而提出「画意」作为一种**中国绘画的方式。

最新《中国美术史》读后感【篇2】

这本书对我来说很有帮助,它仿佛打开了我心里的一扇门,让我能直接领会到国画中所蕴含的意境。我是一个喜欢逛博物馆的人,总觉得馆中的艺术品包含着我们老祖宗几千年的智慧。我总是在这些艺术品面前驻足许久,可如果你让我说出它们的艺术价值或问我它们的美感体现在哪儿,恐怕之前的我什么都说不出来,现在的我则会告诉你人物画的细腻婉约、山水画的磅礴大气、文人画的潇洒自如。这并不是说这本书讲的内容有多么具体、多么公式化,而是这本书作为一个媒介,消除了一直以来我和中国艺术之间的隔膜,让我能畅游在中国的艺术之美中缓缓领悟它的真谛。想来也是这几年积累的结果,虽然在当时单纯的欣赏并没有产生什么效果,但终究在脑海中形成了深刻的记忆。

中国艺术在青铜器、金银器、陶瓷、缂丝、雕塑、书法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但这本书的重点主要是放在绘画方面,讲述了从上古时代到民国初年之间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对各个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绘画风格、作画方式、描绘对象等进行了全面到位的总结。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元四大家笔下的宁静与祥和。最简单的例子便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这之前我根本体会不到这幅画的美妙之处,一直以来给我的感觉都是太普通了,但现在我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平和的心情。仿佛置身其中,周围的一切是如此静谧,在平常的山水间领悟自然的智慧。正如书中所说,这幅画代表的是“平凡中的伟大”。看完这一章节,我便马上买了这幅画的袖珍珍藏版用来时刻欣赏。其实从我接触中国美术以来,我最喜欢的一直都是顾恺之的绘画风格——“春蚕吐丝描”,可惜现在世界上已经很难看到顾恺之的真迹了。我每次都会专门到沈阳欣赏辽宁省博物馆藏的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画面的灵动飘逸,配着《洛神赋》的华丽凄美,从灵魂深处感动着我。这是绝无仅有的美感,这是中国美术的登峰造极之作。

虽然描述齐白石和徐悲鸿的篇幅很少,但这却是我年幼时仅知道的两位画家。说来惭愧,直到这个年纪才明白两位大师成为一代大家的原因。齐白石老先生可谓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集大成者,合大笔挥洒与工整细致于一体,将工笔与写意完美地呈现在同一幅画面当中,真正掌握了中国绘画的精髓。最难得的是老先生始终保持着天真之心,这份赤子之心对于绘画来说正是稀世的瑰宝啊!徐悲鸿先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改良着实令人钦佩,中国绘画想要适应新时代的环境长久稳定的发展下去,决不能一味地模仿古人,而是应该如先生所说“古法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师法造化才是中国美术前进的方向。中国现代艺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绝对离不开二位先生的贡献。

唯一遗憾的是我仍旧没有感受到敦煌壁画之美。这部书让我初步了解了敦煌壁画内容上的含义、风格上的发展,但对于其高超的艺术水平我还是没能理解。按照计划,2021年我应该会去河西走廊欣赏丝绸之路的壮丽风景,敦煌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站点之一。目前看来,在去之前我还是要做好大量的功课,慢慢体味敦煌艺术的奥妙,这样才能做到不枉此行。想要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艺术,这一本书是远远不够的。但作为入门之作,这本书深入浅出地让你明白了中国美术不同风格和派别的划分及其形成的原因,指导你从正确的角度、用适合的方法去品味画作,为你设立了一个中国艺术的基本框架。至于怎么填充,就是读者自身应该思考的问题了。

最新《中国美术史》读后感【篇3】

到了元明清时期,我国的制瓷中心转入了江西景德镇.成功创制了色釉瓷器和彩绘瓷.这为我国的瓷器事业打开了另一座宫殿,其中有元朝的《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明代的《斗彩鸡缸杯》和清朝的《各色五彩大瓶》,他们不仅造型新巧,胎骨精细,图案华丽,色彩缤纷,而且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陶塑是同时期发展起来的,技术水平也很高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汉代的俑类雕塑,样式趋于多样化.如:《杂技俑盘》表现了一组形式各态的表演者,活灵活现,好象真的有那么多乐师在表演特别是《说唱俑》更始把表演者生动化了,夸张的表情令人着迷.

唐代也有随葬俑,主要是在这一时期实行的随葬政策,所以很多俑在当时也很精致。其中唐三彩更是文明全世界。如:

《猎骑胡俑》。

读了中国艺术史上有关瓷器和陶器的文章后,我不仅对那些历史着迷,而且对那些艺术作品和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也感到震惊。

最新《中国美术史》读后感【篇4】

《中国美术史》读后感1500字:

整个北魏西魏篇最主要的就是介绍了佛教壁画,而“佛教壁画中最有名的,就是敦煌的千佛洞”。处于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早期壁画由西域印度传入,然后逐渐被汉化,所以北魏时期的壁画用色强烈大胆,不太重视线条,人物形象和建筑风格都迥异于中远汉文化,更像是外国人。作者举例:《尸毗王本生图》、《鹿王本生图》、《萨埵那太子本生图》。

西魏时代:1色彩和线条被巧妙的应用(《得眼林》故事画);2绘画风格上,“汉族的人像造型、服饰、建筑形式,不断被加到印度的式样中去,甚至连原来的印度佛教,也开始融入了中国原有的本土宗教和信仰,混合成一个新的神话世界。”(《说法图》);3除了宣扬佛教,汉代传统绘画中对生活的写实风格,逐渐再现(《野牛图》、《射猎图》)。

对于这两章的理解,个人觉得作者讲解的已经很通俗易懂,实在没有必要再画蛇添足了。如果一定要需要补充的话,大概是这后面的时代背景。北魏西魏是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朝,而不是最开始的“魏”。最开始的“魏”是指“曹魏”政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国演义”里曹操所属的魏国。曹魏取代汉朝建立魏国,之后被司马炎取代,立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此后西晋朝廷发生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西晋皇族为争夺统治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最终由东海王司马越获胜,共历时十六年,对统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认为是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西晋灭亡后,北方的贵族和部分汉人开始南渡,即有名的“衣冠南渡”,他们在中国南方建立了东晋政权。

中国北方则进入了“五胡乱华”的黑暗时期,史称“十六国”。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京、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北魏史学家崔浩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称这时期为“十六国”。范围大致上涵盖汉地中部、东部、西部,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本章所说的北魏是由就是由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的祖父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而来。后他改称魏王,于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此后东晋数次派兵北伐,最终被大将刘裕趁机做大,借助平息东晋内乱的机会,成功夺得帝位,建立南朝宋政权,史称“刘宋”。“刘宋”建立19年后,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结束了“十六国”的混乱,建立了北朝政权。至此开始了南北朝对峙的时代。

此后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朝,而北魏之后分裂成为东魏、西魏,其后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一直到北周重臣杨坚(后来的隋文帝),篡建了隋朝,又统一了南方的陈朝,中国才又一次恢复了统一。所以文章中说的北魏和西魏就是指南北朝大分裂时期的中国北方大部。我个人觉得这是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先后产生了中国最出名的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其中莫高窟就是本文中说的千佛洞。“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

除了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384年),其余两座石窟均建于北魏时期。北魏确实是一个富有魄力的朝代。拓跋氏一支原本起源于匈奴鲜卑族,雄踞北方后,作为游牧民族的拓跋氏将如何统治农耕文明的汉族?最终,他们决定改革,汉化!先是行政制度、农耕制度然后快速推向文化:迁都洛阳,禁说鲜卑语该说汉语,改穿汉服,洛阳的鲜卑人籍贯定为河南洛阳,死后葬于洛阳邙山,部落名号改汉语单姓,祭祀形式改为汉礼,鲜卑与汉族通婚……(引用自余光中的《寻觅中华》)。

扩展阅读

最新《中国美术史》读后感4篇


让我们一起来看小编为您准备的“最新《中国美术史》读后感”吧,通过品鉴作者所写的作品我产生了全新的看法。 读完书后,我们需要仔细梳理我们所获得的思考和感悟,你感觉对写作品读后感毫无头绪吗?邀请您的朋友一起加入我们分享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新《中国美术史》读后感 篇1

作者:安亚锋

着复杂的文化变迁,沉淀与反思,并在岁月演衍的过程中不断再生创发,成为中国美术史上极具代表性的绘画传统史上极具代表性的绘画传统...问题与研究范围的说明与界定,以及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史进行回顾,缕析古代文献中钟馗系列传说的核心情节之进行回顾。

关键词:风格;画意

石守谦,1951年出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研究员、博士。曾任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所长,2012年7月5日当选第29**研究所会员。他是台湾新艺术史研究的开创者,以文化史的角度研究绘画取得了很多的成就,著有《风格与世变》、《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绘画史》等书。

对中国与东亚绘画史的反思,在过去二十年的研究中,石守谦试图以文化史的角度,对中国绘画史及其相关之历史发展提供一些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不同的理解。

一;中国笔墨的现代困境

《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收录石守谦教授自1994至2007年间陆续发表的十五篇**,共分五个单元,以元明绘画为主,上溯五代,下及二十世纪。基于中国画史的讨论框架和不同的研究主题,作者探索并论证了中国画的研究方法。

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关於中国绘画研究的方法与模式已有长足发展,其中以风格学的形式分析贡献最力,在时代风格的确立与特定风格系谱的建立方面,成果卓着。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关於中国绘画研究的方法与模式已有长足发展,其中以风格学的形式分析贡献最力,在时代风格的确立与特定风格系谱的建立方面,成果卓著,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局限。作者对此作了回顾与反思,质疑以西方狭义的再现(representation)标准来研究中国绘画的适当性,进而提出「画意」作为一种**中国绘画的方式。

最新《中国美术史》读后感 篇2

《中国美术史》读后感1500字:

整个北魏西魏篇最主要的就是介绍了佛教壁画,而“佛教壁画中最有名的,就是敦煌的千佛洞”。处于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早期壁画由西域印度传入,然后逐渐被汉化,所以北魏时期的壁画用色强烈大胆,不太重视线条,人物形象和建筑风格都迥异于中远汉文化,更像是外国人。作者举例:《尸毗王本生图》、《鹿王本生图》、《萨埵那太子本生图》。

西魏时代:1色彩和线条被巧妙的应用(《得眼林》故事画);2绘画风格上,“汉族的人像造型、服饰、建筑形式,不断被加到印度的式样中去,甚至连原来的印度佛教,也开始融入了中国原有的本土宗教和信仰,混合成一个新的神话世界。”(《说法图》);3除了宣扬佛教,汉代传统绘画中对生活的写实风格,逐渐再现(《野牛图》、《射猎图》)。

对于这两章的理解,个人觉得作者讲解的已经很通俗易懂,实在没有必要再画蛇添足了。如果一定要需要补充的话,大概是这后面的时代背景。北魏西魏是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朝,而不是最开始的“魏”。最开始的“魏”是指“曹魏”政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国演义”里曹操所属的魏国。曹魏取代汉朝建立魏国,之后被司马炎取代,立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此后西晋朝廷发生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西晋皇族为争夺统治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最终由东海王司马越获胜,共历时十六年,对统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认为是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西晋灭亡后,北方的贵族和部分汉人开始南渡,即有名的“衣冠南渡”,他们在中国南方建立了东晋政权。

中国北方则进入了“五胡乱华”的黑暗时期,史称“十六国”。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京、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北魏史学家崔浩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称这时期为“十六国”。范围大致上涵盖汉地中部、东部、西部,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本章所说的北魏是由就是由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的祖父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而来。后他改称魏王,于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此后东晋数次派兵北伐,最终被大将刘裕趁机做大,借助平息东晋内乱的机会,成功夺得帝位,建立南朝宋政权,史称“刘宋”。“刘宋”建立19年后,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结束了“十六国”的混乱,建立了北朝政权。至此开始了南北朝对峙的时代。

此后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朝,而北魏之后分裂成为东魏、西魏,其后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一直到北周重臣杨坚(后来的隋文帝),篡建了隋朝,又统一了南方的陈朝,中国才又一次恢复了统一。所以文章中说的北魏和西魏就是指南北朝大分裂时期的中国北方大部。我个人觉得这是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先后产生了中国最出名的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其中莫高窟就是本文中说的千佛洞。“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

除了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384年),其余两座石窟均建于北魏时期。北魏确实是一个富有魄力的朝代。拓跋氏一支原本起源于匈奴鲜卑族,雄踞北方后,作为游牧民族的拓跋氏将如何统治农耕文明的汉族?最终,他们决定改革,汉化!先是行政制度、农耕制度然后快速推向文化:迁都洛阳,禁说鲜卑语该说汉语,改穿汉服,洛阳的鲜卑人籍贯定为河南洛阳,死后葬于洛阳邙山,部落名号改汉语单姓,祭祀形式改为汉礼,鲜卑与汉族通婚……(引用自余光中的《寻觅中华》)。

最新《中国美术史》读后感 篇3

这本书对我来说很有帮助,它仿佛打开了我心里的一扇门,让我能直接领会到国画中所蕴含的意境。我是一个喜欢逛博物馆的人,总觉得馆中的艺术品包含着我们老祖宗几千年的智慧。我总是在这些艺术品面前驻足许久,可如果你让我说出它们的艺术价值或问我它们的美感体现在哪儿,恐怕之前的我什么都说不出来,现在的我则会告诉你人物画的细腻婉约、山水画的磅礴大气、文人画的潇洒自如。这并不是说这本书讲的内容有多么具体、多么公式化,而是这本书作为一个媒介,消除了一直以来我和中国艺术之间的隔膜,让我能畅游在中国的艺术之美中缓缓领悟它的真谛。想来也是这几年积累的结果,虽然在当时单纯的欣赏并没有产生什么效果,但终究在脑海中形成了深刻的记忆。

中国艺术在青铜器、金银器、陶瓷、缂丝、雕塑、书法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但这本书的重点主要是放在绘画方面,讲述了从上古时代到民国初年之间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对各个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绘画风格、作画方式、描绘对象等进行了全面到位的总结。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元四大家笔下的宁静与祥和。最简单的例子便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这之前我根本体会不到这幅画的美妙之处,一直以来给我的感觉都是太普通了,但现在我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平和的心情。仿佛置身其中,周围的一切是如此静谧,在平常的山水间领悟自然的智慧。正如书中所说,这幅画代表的是“平凡中的伟大”。看完这一章节,我便马上买了这幅画的袖珍珍藏版用来时刻欣赏。其实从我接触中国美术以来,我最喜欢的一直都是顾恺之的绘画风格——“春蚕吐丝描”,可惜现在世界上已经很难看到顾恺之的真迹了。我每次都会专门到沈阳欣赏辽宁省博物馆藏的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画面的灵动飘逸,配着《洛神赋》的华丽凄美,从灵魂深处感动着我。这是绝无仅有的美感,这是中国美术的登峰造极之作。

虽然描述齐白石和徐悲鸿的篇幅很少,但这却是我年幼时仅知道的两位画家。说来惭愧,直到这个年纪才明白两位大师成为一代大家的原因。齐白石老先生可谓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集大成者,合大笔挥洒与工整细致于一体,将工笔与写意完美地呈现在同一幅画面当中,真正掌握了中国绘画的精髓。最难得的是老先生始终保持着天真之心,这份赤子之心对于绘画来说正是稀世的瑰宝啊!徐悲鸿先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改良着实令人钦佩,中国绘画想要适应新时代的环境长久稳定的发展下去,决不能一味地模仿古人,而是应该如先生所说“古法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师法造化才是中国美术前进的方向。中国现代艺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绝对离不开二位先生的贡献。

唯一遗憾的是我仍旧没有感受到敦煌壁画之美。这部书让我初步了解了敦煌壁画内容上的含义、风格上的发展,但对于其高超的艺术水平我还是没能理解。按照计划,2021年我应该会去河西走廊欣赏丝绸之路的壮丽风景,敦煌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站点之一。目前看来,在去之前我还是要做好大量的功课,慢慢体味敦煌艺术的奥妙,这样才能做到不枉此行。想要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艺术,这一本书是远远不够的。但作为入门之作,这本书深入浅出地让你明白了中国美术不同风格和派别的划分及其形成的原因,指导你从正确的角度、用适合的方法去品味画作,为你设立了一个中国艺术的基本框架。至于怎么填充,就是读者自身应该思考的问题了。

最新《中国美术史》读后感 篇4

到了元明清时期,我国的制瓷中心转入了江西景德镇.成功创制了色釉瓷器和彩绘瓷.这为我国的瓷器事业打开了另一座宫殿,其中有元朝的《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明代的《斗彩鸡缸杯》和清朝的《各色五彩大瓶》,他们不仅造型新巧,胎骨精细,图案华丽,色彩缤纷,而且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陶塑是同时期发展起来的,技术水平也很高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汉代的俑类雕塑,样式趋于多样化.如:《杂技俑盘》表现了一组形式各态的表演者,活灵活现,好象真的有那么多乐师在表演特别是《说唱俑》更始把表演者生动化了,夸张的表情令人着迷.

唐代也有随葬俑,主要是在这一时期实行的随葬政策,所以很多俑在当时也很精致。其中唐三彩更是文明全世界。如:

《猎骑胡俑》。

读了中国艺术史上有关瓷器和陶器的文章后,我不仅对那些历史着迷,而且对那些艺术作品和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也感到震惊。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6篇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篇1

美学不限于研究“美”。审美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征和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学的范围日益扩大,美学的分支也越来越多。

现代美学体系不仅包括哲学美学(基础科学),还包括美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美学起源、美学文艺学和美学应用科学。美学的这些分支学科,有的在古代就已得到相当的发展,有的在古代仅仅有某种萌芽。我们在研究美学史时,应该站在现代的高度,开阔视野。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它还包括哲学美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文艺学、审美教育学等,其中审美文艺(文艺美学)的内容所占比例最大。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美”并不是中心的范畴,也不是最高层次的范畴。

“美”这个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地位远不如在西方美学中那样重要。如果仅仅抓住“美”字来研究中国美学史,或者以“美”这个范畴为中心来研究中国美学史,那么一部中国美学史就将变得十分单调、贫乏,索然无味。

对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另一种看法是,中国美学史是中国审美意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因此,中国美学史不仅要研究历代美学理论著作,而且要研究历代文艺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

后记在结束本书的时候,我想对本书的体例以及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一些说明。

中国美学史上下两千多年,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极为丰富。但是一本书的篇幅终究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一个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对每个时代的每一位美学思想家(或每一部与美学有关的作品)进行不分大小、主次的排列,并逐一进行简要介绍。这种方法容易把历史变成流水账。

我觉得不很可取。另一种方法是突出重点,。把握每一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和作品,努力发挥它们的作用。

对于那些次要的、二流的、三流的思想家,要么省略或附加在关键人物的前后作简要介绍,要么作为处理的背景材料。这就是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的“略小而存大,举重以明轻”的方法。我决定采用这种方法。

我觉得这种处理方法,比那种不分轻重主次,把大大小小的人物、著作并列起来介绍的方法,更能显示中国美学遗产的精华和价值,也更便于我们把握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和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规律。因为如本书《绪论》所说的,每个时代的美学思潮,总是集中地反映在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的著作当中。当然,用这种方法,要注意点与面、点与线的关系。

所谓点面关系,就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与那个时代的审美思潮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从奴隶社会的时候就开始了,它的内容丰富多样,历时长远,从最初表现出来的巫文化到诸子时代的自然与心性、汉代的经学、唐代的禅学、宋明的理学、清的古典美学和具有现代意义的美学,而且诸子时代里面又包括很多的学派对美学的不同观点。以上的我列的可能不都对,在这么多的时段里面,我最感兴趣的是诸子时代和禅学的美学观点,因为他们所主张的观点比较能深入我心,也能让我在短时间内理解而且接受,他们的观点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对我们这些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这缤纷但又复杂的社会的人们,现在的人们都麻木了,都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了……我自己在看了这些过去的哲人们的观点之后,虽然只是少部分的关联到美学的知识,但是讲的都是人生的哲理,所以看了之后我不再像过去那样每天无助的生活着了。儒家、道家和佛学的理论都让我受益匪浅。

总之得出的最深刻的感受是:人活着要以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人,不要奢求的太多,想要的太多,在得不到的情况下只会更加痛苦。

礼:原始整合性与美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认为美学是简单和单一的。但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著一列举人物和作品,而且突出了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审美趣味和不同时代的理论特征。这是一门复杂而严谨的学科,需要人们认真、审美地阅读和理解。

就像第一部分的标题一样,它有一种原始的美感。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

“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始有了好奇。

王国维在《释礼》中这样写,古文字中的“礼”字,下面是个“豆”,也就是盛饮食的器皿。因此,笔者认为,用食具作为礼的象形文字,有四层含义:首先,中国礼的起源与食物有关。

这一点让我尤其想不通,“礼”是如何与 “饮食”联系在一起的?难道古人认为最初的礼在饮食方面最先体现出来。还是在饮食上的“礼”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重要?

其次,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这样看来,对刚刚提出的论点似乎有了某种解释。《礼记·礼运》说: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里就不难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国之礼起源于饮食,而饮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类型,如农作物、动物、饮料等,都是需要器皿来盛的。第三,论述了仪式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因素:饮食和舞蹈**。

看来古人的礼,还是丰富多彩的,舞乐与饮食一样,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位置。第四,讲了礼的功能:“致其敬于鬼神”。

饮食是仪式的起源。把最日常的东西当作神圣的东西,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食是用的。饮食已成为与神沟通的最重要因素和神圣仪式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从礼的开始上看,中国艺术一开始的辉煌似乎就要与盛饮食的器皿有关,而彩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是最神圣的礼器而成为远古“礼”的象征。之所以称彩陶是神圣的,一方面它的图案是多姿多彩的,是一种审美的欣赏,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本身所可有的一些深邃的思想观念,仅从这两方面,又有谁能与彩陶相提并论呢?从小我们就听过这样一句话:

“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存本性就是与吃有关。而在《老子》中更是用烹调来比喻治国--- “治大国若烹小鲜”,也说明了国家的安定与帝王的饮食有关。而从饮食与神的关系上我们发现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世界其他人设文化都无法相比的重要地位,而这样的一种力量也不断的向着各个领域扩张着。

之后作者又谈到:“礼”字的另一部分结构---玉。正像饮食在礼中的重要地位一样,玉在礼中也同样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王国维《释礼》说:“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

”而玉在中国地位更是可以与彩陶相媲美,而玉比起饮食的器皿来说,我觉得玉有一个更加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随身携带,它即在礼器之中,又在仪式之人的身上。而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玉是一种有灵气的东西,与性灵有关,因而它又代表了更多涵义。也许这就是古代汉字选择的美。两种美妙的事物重叠在一起,形成一种更加美妙的感觉。

自古以来,玉就一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儒家把玉比作道德,诗人把玉比作心,老百姓都知道玉是宝。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冰清玉洁”,“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是它具有影响力的最直接体现。更重要的是,玉意味着对中国人道德和人格理想的纯粹追求。中国艺术,无论是文学、绘画还是书法园,都有一种:

“玉”的韵味在其中。

礼是构成文化核心的一种礼,是最重要的实践活动。礼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它包括四大因素:礼器、行礼之人、行礼地点及行礼过程。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只有理解了礼的整体,才能理解礼的本质,理解礼的中国特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文:审美对象的总称

“文”在这里指的并不是文章,文学之类,而是指原始仪式中的人,而文的本意是文身,仪式中的人就是在仪式中或为了仪式而文身的人。现在的人们出席一些重要的仪式时,会根据不同的服饰来穿,但是在远古时期,人们并没有衣服,于是文身也就起到了衣服的作用,与现代服饰不同的是,远古时候文身之人既是人也是神。问,从神的功能来说,是“巫”,从其社会角色来说,是“王”,从其“形象”来说,是“文”。

因而用文来指仪式之人,表明中国文化对人在仪式中的重要性的重视和对人的美学外观的重要性的重视。作者在书中书写,文在社会中的普遍化,其实质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文化化。因此文就有了狭义与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文既仪式的人(文身之人);广义的文一是一种礼的外观,二是社会的外观,这样文就有了两条发展之线:

一是人之文的发展,一是整个文化之“文”的发展。

文的本意是文身,作为人之文的演化的核心和主题,这就是仪式中的文饰的发展。而中国式的宽大服饰则以改变人的自然形体,从以自然形体为主到以非自然形体为主,这是一个质的改变。

在原始时期,虽然不同的阶段之“文”在美学上和意义上有差别,但又有其共同点,这就是“文”的目的都要使人成为仪式中神,文是为了人的神性华、神秘化、神力化、通过一种原始观念和巫术力量来达到文化的现实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论从电视还是书籍等上面都会看到古代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的生录—龙。不仅在服饰上,就是在书籍上我们也会得知,有着四个面孔的皇帝本身就是龙,而突出人的力量的夏王朝建设者夏启则自己乘龙。龙是帝王的象征。

同时象征方式的不同使得在作为仪式之人的“文”远古演变中,有了两个飞跃:一是由文身到服饰,二是由神的服饰到王的服饰,而作为朝廷之王的冕服体系奠定了中国文化服饰的基本文化则和美学原则。

从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中国对人重视的是外观和修饰的美丽,而外观和修饰的美丽又与社会的秩序和宇宙的象征紧密相连,这是中国人体美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色。而仪式中纹文身之人的发展,同时就是与人的外观形式相连的整个仪式外观的发展,也是仪式四因素在美学外观形式反方面的发展。

文学是最美的语言,从古至今不同的文人墨客都用文字记录了不同的事物,因而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文字中见证中国文化的特有的美。如孔子说尧舜“焕乎有文章”,赞西周“郁郁乎,之哉”,而时代的宋濂则说:“天地之间,万物有条理而弗紊者,莫非文”······总之,文成了中国审美对象的总称,文就是美,而且是一种中国文化特有的美。

而冕服作为中国文化的服饰的表征,它服从和体现文化的两个要求:一是服饰如何将人的自然形体转变为文化的本质,使人成为高级的人还是低级的人。二是服饰如何将等级不同,从而性质不同的人清楚明白地区分开来。

朝廷冕服体系由于要突出这这两个文化要求,而具有了三大美学特征。首先,服饰本质原则要求服饰能对自然人体进行加工修饰,这就决定了中国服饰的宽大性,宽大才能产生掩盖人的自然形体,而具有自由变换的功能,其次符号区别原则决定了色彩、图案、佩饰在服饰中的重要性。左后,服饰本质和符号区分都是为突出等级中的权利。

中国服饰潜在的多样性不靠形体,而靠服饰本身就可以发挥的淋漓尽致。

文在远古的演变有这样的三个实质:一是从原始仪式之文为主的原始美学体系到朝廷冕服为主的朝廷美学体系的演变,二是从原始的图腾宇宙之美到理性的天下王朝的宇宙之美的演变;三是原始仪式之巫到朝廷之王的演变。从中国的文既是美,可以体现中国美区别于其他文化之美的特色,而文在中国美学理论中的整体性,就从一系列的概念表现出来:

1、文质,表现了文与内质的关系,文是内质的外显。2、文饰,文就是饰,一切文化的外观都是文化的彰显,文化中最重要的东西“字”就成了文字。3、文字,文字之“文”就是强调字的美丽。

中国文化对士人的首要要求,就是成为文人。人要有文,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士人,而在这一系列文化的关联中,我们可以悟到:文体现了中国之美的特色。

中国美学史有着很长的发展历程,当我怀着好奇的心理打开它时,我才发现它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到目前为止我仅仅读了第一章的前两节,虽然篇幅没有特别长,但作者优美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思维使我对他有了一种敬佩,美学对我而言再没有想象中的简单,仅从这两小节来说,礼和文就够每一个人拿来品味很久。我想这品味的过程也需要丰富的阅历和足够多的文化内涵。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之中有许多的惊艳,许多的灿烂,也有许多的感动。我想,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就这两节的内容而言,我们要做一个有礼之人,懂得什么地点行何种之礼,同时更要有厚重的文化修养,做一个有文之人。这是我们的中国所特有的灿烂文化,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义务去用更多的知识武装自己,进而做一名合格的文化传承者。

美学史仅仅是从一方面介绍了我们的文化,但这总让我们去细细地品味一生,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值得骄傲和自豪的资本,都是我们的祖先穿越时空给我们的馈赠。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篇2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中国美学史》这本书的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部详尽地介绍中国美学史的著作,它让我对中国美学的发展和演变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并且通过其中的例证和案例,使我对中国美学的特点和精神有了更多的思考。


这本书的第一章从古代美学开始,详细介绍了中国在古代的美学理论和实践。作者指出,中国古代的美学理论主要强调“形神合一”和“天人合一”。这种理论认为,一个作品的美就在于其形式与内容相融合,且能够表达出天地之间的大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形神合一”这一概念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思考起了艺术作品所应有的内涵和外表的关系。通过阅读本书,我开始明白,一个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需要在美的形式和内在思想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平衡。


除了古代的美学,我对于现代和当代的美学理论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作者分别介绍了中国近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的发展与变化。在这些章节中,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中国美学思想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不断更新与审视。作者指出,中国在20世纪初,受到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开始了对于传统美学观念的冲击和重新思考。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积极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他们试图在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之间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这种新旧对话与融合的追求让我眼前一亮,也让我对于中国美学的现代性和包容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书中还深入谈论了中国特色的美学思想,如“兼容并蓄”和“韵味”。这些概念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美学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中国美学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吸收借鉴外来的美学理论,同时又能保持自己的传统和特色。这种“兼容并蓄”的美学观念让我想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精神,不同文明和艺术风格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对话,正是中国美学的一大特点。而“韵味”这一概念则使我更加注重作品的内涵和文化的深度。一部作品如果能够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精髓与独特的韵味,那它就具有了更为深远的艺术价值。


通过阅读《中国美学史》,我对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不仅详尽地介绍了中国美学史的各个时期和流派,更加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美学的独特性和魅力。它让我明白,中国美学并不是封闭于传统和古代,而是不断发展和融入现代社会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理解中国美学的独特之处,并为中国美学的创新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篇3

我在上课的时候偷闲重新读了读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感觉如发现新大陆一般,又有新的收获,得到不少启发。可能是由于久未读过书了,又或者是过于堕落,曾经并没有注意到与古代造物思想相关的问题。我从来对自己的记忆能力就不自信,并总觉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此,就用电脑记下自己的一些稚嫩的观点或想法,以供日后从事这方面的探索做点准备。

虽然没有读过原版的《易传》一书,对此也知之甚少,以前只知道《易经》和《易传》组合起来便是《周易》,但是今日读《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关于《易传》的美学一章,还是间接的了解了当中有关哲学和美学的部分内容,与此同时,也思索了些问题。

叶朗提到的《易传》中立象以尽意和观物取象的美学原则。言不尽意须通过立象来尽意,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站在古代造物这一角度来看,象可以是具体的物件,也就是说借助于这些具体的器物可以充分表达古代哲人的理念或者意念。至于象如何取得,这就必须通过观物了,只有观外界事物,进而提炼、抽取,才能获得象。写到这里,不由的想起杭间所写的《中国工艺美学思想》一书中对古代工艺思想的阐释,他认为古代哲学思想多是通过技艺来印证的。翻翻先秦诸多的典籍,如《礼记》、《老子》、《庄子》、《列子》等,确实都有通过举技艺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托象以明义,因小以喻大(韩康伯)似乎也是先秦时代表工艺哲学思想的重要方式。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篇4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中国美学史》这本书是一部生动而详实的著作,它让我对中国美学的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独特魅力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同时也对当代美学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


《中国美学史》一书首先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其叙述手法。作者从古代时代入手,以时间演进的方式,将中国美学历史分为不同的阶段进行论述。每个时期都有着独特的美学思想和表达方式,这样的分章写法让我能够更好地对每个时期的美学理念进行集中学习。而且,作者还不断穿插以美学理论家和艺术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经验等细节,使得书籍更加生动有趣。这样的叙述方式使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各个时期特定美学思潮的魅力,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


另外,《中国美学史》对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详细阐述令我叹为观止。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古代的儒家、道家、墨家等重要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分析了这些思想对美学的影响。通过这样的研究,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的独一无二之处。与西方美学强调的审美观点不同,中国古代美学更注重情感的转化和审美体验的意境,更关注审美对象与社会文化背景的融合。这些特点使得中国美学独具风采,令人神往。


同时,我也对书中对当代美学的发展进行的深入分析表示赞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融合,以及对传统美学的创新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作者有针对性地分析了这一现象,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我在阅读中深深感受到了中国美学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这让我更加相信,只有在借鉴传统美学的基础上,借助当代的科技和文化资源,中国美学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并具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小编认为,《中国美学史》这本书给了我非常多的启示和思考。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美学的独特魅力,对传统美学与当代发展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对于帮助我修炼审美情操和培养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我相信,《中国美学史》这本书将会对更多的读者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对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篇5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是一本关于中国美学发展历史的著作,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翔实的资料,全面地考察了中国美学的沿革和演进,令人受益匪浅。


本书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其详细具体的内容。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和文献资料,将中国美学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详尽而全面的梳理,不仅准确地叙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美学思想,还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例如,在古代的美学思想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从而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美学的内涵和特色。在现代美学方面,作者深入挖掘了各个学派的理论,从而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知识视野。这些详实而具体的内容,让读者对中国美学有一个整体而清晰的认识,更好地理解美学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本书生动地描绘了中国美学的演进历程。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历史案例,将中国美学的发展过程展现在读者面前。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儒家美学,还是现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作者都能够通过案例和故事,将其变得具体而鲜活。例如,在描述宋代的美学发展时,作者以李清照的诗词为例,揭示了当时文人雅士对诗词的独特追求和审美态度。而在介绍当代的美学思潮时,作者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如“五四运动”,展现了当时中国美学界的动荡和变革。这些生动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美学的发展过程。


本书还给予读者许多新的思考。在对中国美学历史的全面梳理中,作者不仅揭示了其中的脉络和特点,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观点和见解,引发读者深度思考。例如,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观点颇具启发性,值得我们在思考中国美学的本质时加以深思。另外,作者还将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进行了对比,探讨了两者的异同和相互影响。通过这样的对比,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美学在全球美学格局中的地位和独特之处。


小编认为,《中国美学史读后感》是一本内容详实、生动有趣的著作。作者透过丰富的资料和独特的视角,全面地考察了中国美学的历史发展,令读者受益匪浅。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美学的起源和传承,还可以思考美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作为一名美学爱好者,我深感这本书给予了我许多新的思考和启示,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我相信,通过更多人的阅读,这本书将会在美学研究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篇6

第一节. 礼:原始整合性与美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认为美学是简单和单一的。但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著一列举人物和作品,而且突出了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审美趣味和不同时代的理论特征。这是一门复杂而严谨的学科,需要人们认真、审美地阅读和理解。

就像第一节的题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

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始有了好奇。

王国维在《释礼》中这样写,古文字中的“礼”字,下面是个“豆”,也就是盛饮食的器皿。因此,笔者认为,用食具作为礼的象形文字,有四层含义:首先,中国礼的起源与食物有关。

这一点让我尤其想不通,“礼”是如何与“饮食”联系在一起的?难道古人认为最初的礼在饮食方面最先体现出来。还是在饮食上的“礼”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重要?

其次,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样一来,似乎对刚才的论点作了一些解释。《礼记·礼运》说: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里就不难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国之礼起源于饮食,而饮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类型,如农作物、动物、饮料等,都是需要器皿来盛的。第三,讲了礼进行中的两大因素:饮食与舞乐。

看来古人的礼,还是丰富多彩的,舞乐与饮食一样,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位置。第四,讲了礼的功能:“致其敬于鬼神”。

饮食是仪式的起源。把最日常的东西当作神圣的东西,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食是用的。饮食已成为与神沟通的最重要因素和神圣仪式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从礼的开始上看,中国艺术一开始的辉煌似乎就要与盛饮食的器皿有关,而彩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是最神圣的礼器而成为远古“礼”的象征。《财道》之所以被称为“圣”,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图案丰富多彩,是一种审美。另一方面,这是因为它有一些深刻的思想。谁能仅从这两个方面与《财道》相提并论呢?从小我们就听过这样一句话:

“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存本性就是与吃有关。而在《老子》中更是用烹调来比喻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也说明了国家的安定与帝王的饮食有关。从饮食与上帝的关系来看,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世界其他人类文化无法比拟的重要地位,这种力量也在向各个领域扩展。

之后作者又谈到:“礼”字的另一部分结构---玉。正像饮食在礼中的重要地位一样,玉在礼中也同样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王国维《释礼》说:“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

”而玉在中国地位更是可以与彩陶相媲美,而玉比起饮食的器皿来说,我觉得玉有一个更加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随身携带,它即在礼器之中,又在仪式之人的身上。而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玉是一种有灵气的东西,与性灵有关,因而它又代表了更多涵义。也许这就是古代汉字选择的美。两种美妙的事物重叠在一起,形成一种更加美妙的感觉。

自古以来,玉就一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儒家把玉比作道德,诗人把玉比作心,老百姓都知道玉是宝。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冰清玉洁”,“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是它具有影响力的最直接体现。更重要的是,玉意味着对中国人道德和人格理想的纯粹追求。中国艺术,无论是文学、绘画还是书法园,都有一种:

“玉”的韵味在其中。

礼是构成文化核心的一种礼,是最重要的实践活动。礼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它包括四大因素:礼器、行礼之人、行礼地点及行礼过程。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只有理解了礼的整体,才能理解礼的本质,理解礼的中国特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第二节文:审美对象的总称

“文”在这里指的并不是文章,文学之类,而是指原始仪式中的人,而文的本意是文身,仪式中的人就是在仪式中或为了仪式而文身的人。现在的人们出席一些重要的仪式时,会根据不同的服饰来穿,但是在远古时期,人们并没有衣服,于是文身也就起到了衣服的作用,与现代服饰不同的是,远古时候文身之人既是人也是神。问,从神的功能来说,是“巫”,从其社会角色来说,是“王”,从其“形象”来说,是“文”。

因而用文来指仪式之人,表明中国文化对人在仪式中的重要性的重视和对人的美学外观的重要性的重视。

作者在书中的写作实质是自然的人性化和人的文化。因此文就有了狭义与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文既仪式的人(文身之人);广义的文一是一种礼的外观,二是社会的外观,这样文就有了两条发展之线:一是人之文的发展,一是整个文化之“文”的发展。

演化的核心和主题,这就是仪式中的文饰的发展。而中国式的宽大服饰则以改变人的自然形体,从以自文的本意是文身,作为人之文的然形体为主到以非自然形体为主,这是一个质的改变。

在原始时期,虽然不同的阶段之“文”在美学上和意义上有差别,但又有其共同点,这就是“文”的目的都要使人成为仪式中神,文是为了人的神性华、神秘化、神力化、通过一种原始观念和巫术力量来达到文化的现实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论从电视还是书籍等上面都会看到古代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的生录—龙。不仅在服装上,在书籍上,我们都会知道,四面朝天的皇帝是龙,而夏王朝的建设者夏启则,他突出了人类的力量,亲自骑着龙。龙是帝王的象征。

同时象征方式的不同使得在作为仪式之人的“文”远古演变中,有了两个飞跃:一是由文身到服饰,二是由神的服饰到王的服饰,而作为朝廷之王的冕服体系奠定了中国文化服饰的基本文化则和美学原则。

从文章发展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中国非常重视外表美和装饰美,这与社会秩序和宇宙符号密切相关,是中国人美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而文身人在仪式中的发展是整个仪式外观与人的外观形态相连系的发展,也是仪式四要素在审美外观形态上的对立发展。

文学是最美的语言。从古至今,不同的文人在书写中记录了不同的东西,从他们的书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独特之美。如孔子说尧舜“焕乎有文章”,赞西周“郁郁乎,之哉”,而时代的宋濂则说:“天地之间,万物有条理而弗紊者,莫非文”······总之,文成了中国审美对象的总称,文就是美,而且是一种中国文化特有的美。

作为中国文化服饰的代表,冠冕服饰遵循并体现了文化的两个要求:一是服饰饰如何将人的自然身体转化为文化的本质,饰如何使人成为老年人还是青年人。二是服饰如何将等级不同,从而性质不同的人清楚明白地区分开来。

朝廷冕服体系由于要突出这这两个文化要求,而具有了三大美学特征。首先,服饰本质原则要求服饰能对自然人体进行加工修饰,这就决定了中国服饰的宽大性,宽大才能产生掩盖人的自然形体,而具有自由变换的功能,其次符号区别原则决定了色彩、图案、佩饰在服饰中的重要性。左后,服饰本质和符号区分都是为突出等级中的权利。

中国服饰潜在的多样性不靠形体,而靠服饰本身就可以发挥的淋漓尽致。

文在远古的演变有这样的三个实质:一是从原始仪式之文为主的原始美学体系到朝廷冕服为主的朝廷美学体系的演变,二是从原始的图腾宇宙之美到理性的天下王朝的宇宙之美的演变;二是原始仪式之巫到朝廷之王的演变。

从中国的文既是美,可以体现中国美区别于其他文化之美的特色,而文在中国美学理论中的整体性,就从一系列的概念表现出来:1、文质,表现了文与内质的关系,文是内质的外显。2、文饰,文就是饰,一切文化的外观都是文化的彰显,文化中最重要的东西“字”就成了文字。

3、文字,文字之“文”就是强调字的美丽。中国文化对士人的首要要求,就是成为文人。人要有文,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士人,而在这一系列文化的关联中,我们可以悟到:

文体现了中国之美的特色。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灿烂的文化,书中呈现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精神气质的脉络,令人感受到世界史意识中的中国古典文化的风貌,它就是我们民族的艺术史、审美史、心灵史,而中国美学史里囊括的都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包含在其中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对读者心理人格的培养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直接而深刻的作用。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从奴隶社会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它的内容丰富多样,历时长远,从最初表现出来的巫文化到诸子时代的自然与心性、汉代的经学、唐代的禅学、宋明的理学、清的古典美学和具有现代意义的美学,以上的我列的可能不都对,在这么多的时段里面,我最感兴趣的是诸子时代的美学观点,其中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尤其突出。因为它们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奠定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的根基。

儒家之美学

儒家美学的创始者和重要代表是孔子。他的美学思想建立在他的“仁”学的基础上。孔子从他的“仁”学出发,总结、概括和发展了前人片断的言论,第一次深刻地解释了美与善的关系、审美与艺术的社会作用等问题。

他把外在形式的美称为“文”,把内在道德的善称为“质”,认为文、质应该统一起来,外在形式的美可以给人感官愉悦,但只有与善统一起来才具有真正的价值。真正的美就是人与人之间有亲疏差等的互助互爱,即实现“仁”这个最高原则。构成这种美的社会内容的“仁”,并不是外部强加给人的东西,而是植根于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普遍的内在心理要求。

从而,以“仁”为基础和内容的美的社会普遍性,与个体心理的具体性溶合在一起,不再是抽象的外在观念或规约了。孔子强调美与善不能分离,强调艺术的感染作用,认为审美与艺术的作用在于感发和陶冶人们的伦理情感,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孔子第一个从人的相互依存的社会性与个体的感性心理欲求相统一的高度来观察审美与艺术问题,指出了审美与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道家之观点

道家哲学和美学的创始人是老子,但道家美学的真正代表者是庄子及其学派。道家美学的全部思想建立在关于“道”的理论基础之上。儒家美学充分地肯定美与善、善与真的统一,认为这种统一是绝对合理和不容置疑的。

而道家美学则相反,它处处致力于揭露美与善、美与真的尖锐矛盾以及美丑对立的相对性、虚幻性和不确实性。它甚至认为,各种人为的审美与艺术活动有害于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表面看来,道家的这一类说法似乎是对美与艺术的否定,实际上,它是针对中国古代从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美与善、美与真的分裂和对立以及以丑为美和以骄侈淫逸、伤身害生的感官享乐为美这样一些社会现象而发的。所以,它在消极虚无的形态下,含有朴素的辩证法和深刻的批判精神。

在道家看来,真正的美不是世俗人们所追求的感官声色的愉快享受或权势欲望的恣意满足,也不是儒家虚伪的仁义道德的实现,而是一种同自然无为的“道”合为一体、超越人世的利害得失、在精神上不为任何外物所奴役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他们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都表明美在于超功利的自然无为。道家把个体生命的价值、个体与他人的互不相争的自由发展放在最高的位置,主张对人世的利害、得失、是非、荣辱、祸福采取一种听其自然,不容于心的超越态度,认为这样就可以从人世的苦难中获得解脱,始终保持精神上的自由,达到美的境界。

这种超越是精神上的主观空想,带有虚幻、消极和逃避现实的性质。但在另一方面,这种超越又恰好触及到了审美观的心理特征等问题。

一般而言,道家美学的优点所在,正是儒家美学的弱点所在,反之亦然。整个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是由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补充的儒道两家美学所构成的。所以,想要了解中国的美学史,就先从儒道两家的精神学起吧。

中国美学史有着很长的发展历程,当我怀着好奇的心理打开它时,我才发现它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到目前为止我仅仅读了第一章的前两节,虽然篇幅没有特别长,但作者优美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思维使我对他有了一种敬佩,美学对我而言再没有想象中的简单,仅从这两小节来说,礼和文就够每一个人拿来品味很久。我想这品味的过程也需要丰富的阅历和足够多的文化内涵。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之中有许多的惊艳,许多的灿烂,也有许多的感动。我想,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就这两节的内容而言,我们要做一个有礼之人,懂得什么地点行何种之礼,同时更要有厚重的文化修养,做一个有文之人。这是我们的中国所特有的灿烂文化,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义务去用更多的知识武装自己,进而做一名合格的文化传承者。

美学史仅仅是从一方面介绍了我们的文化,但这总让我们去细细地品味一生,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值得骄傲和自豪的资本,都是我们的祖先穿越时空给我们的馈赠。

中国近代史优秀读后感系列(8篇)


您对作品读后感有多少了解吗?每次读完一本书籍,心中不免产生许多新的感想。是时候把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了,您的需求是我们的动力我搜集到了这些内容:“中国近代史优秀读后感”,这份报告仅供参考如需具体的建议请咨询专业人士!

中国近代史优秀读后感(篇1)

读了中国近代史这本书,也使我感受颇深,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近代中国的命运可谓是跌宕起伏啊,自从鸦片战争国门被粗暴的打开,中国从政治到经济各方都经受了一次彻底的改变。各种不同的思想冲击着刚从封建恶梦中苏醒的人们。在各国列强的不断挑衅下,情绪激动的人们,各阶层的人们都在积极的寻求救国之路,而各阶层却没有很好的考虑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但是迫于当时的局势,也摸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

中国的近代化变革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压迫下,以救国斗争的形式进行的,其自始就带有急促的特点。面对亡国、瓜分的严重威胁,人们恨不得在一天早上就扭转民族的厄运,使国家由弱变强,因而以为只有最彻底最全面最快速的变革才是最好的。

书中让我觉得印象深刻的是,本书中的历史事件没有绝对的好坏,历史人物也是这样。就像林则徐这样公认的英雄也可批评,书中说到林则徐怕名声不保,让自己的国家继续睡在梦中日趋衰弱,始终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而饱受人们指责的李鸿章却被赞扬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天津、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丧权辱国的开始,但作者并没有不这样看。他说,“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条款虽多,主要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密切了。这种关系固然可以成为祸根,但也可以起到促进的作用,主要看我们振作与否。只要我们不留恋闭关自守,妄自尊大的时代,勇敢地到国际生活中去找出路,中华民族并非不能从此强大起来。可见书中的观点和我们传统的历史价值观有些不一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刺痛国人的情感,但却不失一针见血的锋芒,这点是很值得推崇的。

中国近代史是一连串的惨败。它们是国人心头一直存在的伤口,心中那种悲愤仍然在浮现。这段失败的悲惨历史也让中国人慢慢意识到,正是因为这一连串的惨败,才迫使中国社会在痛苦的全面危机之中艰难地完成了转型。失败导致的危机越深重,尾随而至的变革就越激进。本书还指出了以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即近代史上的军事或外交胜利,往往导致一个消极后果,即保守势力的抬头。例如1881年曾纪泽的外交胜利和1899年成功拒绝意大利租借三门湾,都造成清议派士大夫过分自信,使他们误以为只要强硬对外,洋人终将退让。这种建立在对实力的错误估计之上的盲目乐观,是中法战争和义和团事变中中国失败的重要因素。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优秀读后感(篇2)

蒋廷黻主张以所学为国家所用,是中国近代史上“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在学术上,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另辟蹊径,从外交的角度讲述中国近代史,从外交的角度分析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压迫的原因。《中国近代史》折射出蒋廷黻那一代受过西方高等教育和“西潮”影响的学者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进步时的普遍心态,是对中国近代遭受侵略的一种深刻反思。虽然他的历史观不可避免受到他的政治倾向影响,其观点在今天看来也并非完全正确,但其思考的精神,其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1914年,蒋廷黻中学毕业后,进入了俄亥俄州欧伯林学院读大学。在大学里,蒋廷黻主修历史学,兼修其他多门自然科学课程。他这样选择的原因是,他对当时中国国内的军阀纷争和混战所引起的各种问题产生了探究欲望,想通过学习历史,获得“将来在中国从事政治工作”的知识和经验。同时,由于历史系的课程枯燥单调,他在课外阅读了许多德国史和意大利史,了解了俾斯麦、加富尔、马志尼、加里波第等德国、意大利政治家是如何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而努力的。接受了严格的科学方法训练。俄亥俄州欧伯林学院自然学科的教授们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而要求他们学会观察事实;研究报告一定要做到观察仔细和结论客观。这种训练使蒋廷黻终身受用,使得后来他从事历史研究时能坚持从史料中得出结论,凭史料说话;从事政治工作后也极重视实际观察,对很多事有较为清晰的见解。1919年夏季,蒋廷黻从巴黎重返美国,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再次进入大学进修后,他想做个能左右中国政坛的新闻界大亨,就进了新闻学院。他不久便觉得要左右政坛必须懂得政治,便进政治研究所改修政治学。后来,他认为政治学科所讲的政治只是理论而非实际的,“欲想获得真正的政治知识只有从历史方面下手”,又转为专攻历史,主修历史学,导师是著名政治社会史教授卡尔顿・海斯。转了一圈,蒋廷黻又学习历史了。历史的功能在于了解过去、服务现在、推测未来,因此历史著作应注意历史教育的普及,力求写得既内容丰富、又明白晓畅,以达到历史所产生的最大效应。《中国近代史》就是以进化史观为指导,以“经世致用”为主旨

中国近代史优秀读后感(篇3)

时间曾凝聚在1949年10月1日,当巍峨的华表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新一轮的太阳,当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洪亮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一时刻对于一个饱经忧患、受尽欺凌的民族来说是多么宝贵啊!中国,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让世界震撼的名字;一个让无数华夏儿女为之骄傲与自豪的名字,从此诞生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日子到来时,沉睡了百年的东方“雄狮”终于昂首立于世界之林。

站在时代的今天,我们回望一个民族要独立,要发展,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需要一种更为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黄河在我们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我们会用激情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浇灌成功之花。

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而努力奋斗。

中国近代史优秀读后感(篇4)

近代史老师最大的价值是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陈岳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本是蒋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并且个人更喜欢后者,培养了对历史的兴趣,改变了看问题非黑即白的逻辑。

在这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中,作者将近代中国的激荡八十年娓娓道来,讲述了列强轰开国门时的剿夷派与抚夷派的作为,从洪秀全,曾国藩两个人物去解读太平天国起义,然后是变法自强。此书作于民国时期,语言却十分口语化,几乎找不到古诗句(引用材料除外),更没有马克思的术语,不在语言上设置阅读障碍,而是用别样的观点引人入胜。

近代化

在总论中,作者说近百年的中华民族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独立富强是我们要达成的目标,必经途径就是近代化。作者还对近代化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利用科学机械,组织近代民族国家,赶超西洋人。

作者把中国的衰落归结为三点:科学,技术,民族观念。其实民族观念的背后是政治体制,是思想文化,我觉得最根本的是政治体制。在封建集权体制下,产生了这么一批好大喜功,妄自尊大的官僚,产生了这么一批仁义道德至上,极为重视个人名誉,固步自封的官僚,产生这么一批只知宗族,不知国家的民众。这个国家看上去文明礼化,尊卑有序,却从来不知道平等是什么东西,更不知个人,自我在哪儿。

爱国

从剿夷派和抚夷派看什么叫爱国。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爱国?这个无从判断。因为这是一个道德判断。就如同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一个好人一样。如果非要找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看他所做的,不要听他所说的。如果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对国家有利的,不管他的动机如何,他都是爱国人士。如果一个人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所作所为甚至所言,只是满足了道德上的虚荣心,却不考虑这么做是否对国家有益,那他就是不爱国的。对国家有益是指对国家的实际物质利益,并非道德上的。在面临列强的枪炮时,如果按照强硬派所说,那么中国人都去当炮灰了,这可能会得到别人道义上的赞扬,但这明显是损失国家利益的,是极其不明智的做法。

还有一点,无论是剿夷派,还是抚夷派,都没有这个观念:国家之间是平等的,我们强调的是有权有势就高人一等。英国贸易之初想要通过谈判外交与中国通商,却因使者不肯跪拜,惹得乾隆这位西方人眼中的开明皇帝不快,通商也就无从谈起。

改良

改良能够取得稳固的成果,减小成本,但是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把握好节奏,然后水到渠成。但近代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越来越激进,越来越等不及。洋务运动从近代工业上撕开一个小口,然后逐渐扩展到民用工业,然后是培养技术人才,建立新式学堂,从学习西方技术,逐渐就会引进西方的思想。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转变无疑是漫长的。革命不会缩短路程。“乱是容易的,拨乱反正是困难的”改良需要平和的环境,不仅仅是国外环境,还有国内环境。这使人不得不惋惜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浪费的十几年的光阴。

看世界

不得不佩服有些人的眼光和思考能力。清王朝盲目自大,完全陷入自我的状态,不看世界一眼,鸦

片战争失败了,却没有给中国带来什么震撼。她已经麻痹了,或者已经狂傲到感知不到疼痛的程度了。曾国藩在日记中虽提及此事,却并不明了这件事的历史意义,他仍埋首与古籍。林则徐刚开始也是对洋人一无所知,以为用“民心”就可以战无不胜,后来才意识到这不过是拿民众当炮灰,于是睁眼看世界。可恶的是那些见识到洋枪洋炮厉害,还守着“民心”不放,只在嘴上逞强。李鸿章值得人佩服,有眼光有能力。明治维新以后,李鸿章就认为日本不可小觑,主张发展中国的海军。可在一般人眼中,日本不过弹丸之地,根本不值得一提。这也是为什么甲午战败使国人如此震惊。

中国近代史优秀读后感(篇5)

《中国近代史》这本书,讲述了中国人抹不掉的耻辱。如果那些士大夫不跳起来反对的话;如果慈禧太后不做那些士大夫的“傀儡”的话;如果那个时候多一些有认识的人话。那么中国就不会承受一系列的耻辱。但是,当时的领导者与人民,统统都不知道,我们的衰败,反而在那里安享荣华富贵。

不过,在李鸿章领导的时代中,还有三年光明,但是,在三年之后,慈禧太后与那些士大夫把皇帝“软禁”了,并且杀掉了一些有志之士,不过,还有些有志之士逃往国外,例如康有为。

之后,国民党的建立人孙中山先生,也是逃亡国外的爱国人士。他几次组织发起大反攻,但还是因为有人把秘密外泄,没有成功。不过,在之后的一次大反击当中,创造了杰出的功勋。

在大反攻,刚攻下一个省城时,立马有十三个省相应,纷纷发出话来:“我们省不再属于清政府管辖内。”犹于这一次大反攻,清政府被彻底瓦解,在没有人归他管理了。

在战斗结束后,人民推举,孙中山先生担任临时大总统,但是,当时日本又选出了一位“傀儡”,他就是袁世凯。在以后,日本就极力拥护袁世凯,以至后来袁世凯挤兑掉了孙中山先生,无论谁当,当时的时局,已经四分五裂了……

中国近代史优秀读后感(篇6)

《中国近代史》这本书由蒋廷黻先生编写,是中国史学的经典之作,是史学界公认的近代史研究开山之作。本书于上个世纪上半叶出版,至今仍然在继续出版。

这些天俄罗斯乌克兰在打仗,国内很多人支持俄罗斯,是俄罗斯的粉丝,认为俄罗斯是中国的伙伴,因为有历史上苏联与中国的那段关系,所以现在虽然中俄没结盟但是胜似结盟。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实际上这是一种危险的想法,因为每个国家在国际上所下的每个决定都是基于本国的利益,而没有什么所谓的“兄弟情义”。人与人之间是有兄弟情谊的,中国人与外国人(微观具体尺度上的人)是有兄弟情谊的(我认为奥运会就是这种美好关系的延续),但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宏观的区域与政府角度)是只有利益关系的。我们在面对俄罗斯问题的时候要保持冷静,尤其是在看了已经作古的蒋廷黻先生在上个世纪写的这本《中国近代史》之后。

这本书放在今天来看也不过时,而且很新,我觉得它新是因为这本书的角度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关历史科普的节目上的角度不一样,不是单纯的从宏观的角度上去描写历史事件,也不是从微观的角度去埋怨或者夸大某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而是宏观与中观相结合并运用唯物史观去讲述和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大的事件,充满了理性。

关于历史人物:林则徐在我心中的形象一直都是一个很正面很正派的形象,只不过因为当时的社会配不上他才导致了失败;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只学西方技术而不学政治和文化是因为洋务派的眼光不够;古代很多士大夫充满了气节,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不得不说以上的这些观点是我在没看这本书之前的想法,我相信很多人的观点和我上述的观点一致。但是看完这本书后会发现上述的观点是极其片面的,林则徐虽然正直但是也有不为人知的“自傲”,并且他的正直来自于“天朝上国”自大的思想(他在中英产生矛盾的时候,看到中国的武器打不赢外国的武器时,竟然觉得西洋人喜欢中国的红茶和丝绸,所以只要停止向国外出口红茶和丝绸外国人就会冷死和饿死然后自然而然的投降示弱),以至于后期的他在看清楚了一些世界的局势以及中国的出路后,因为怕说出真相损害自己的口碑于是依旧保持赞同“传统”文化。李鸿章的洋务运动不是他不想学习西方的政治和民主自由的思想,而是当的社会环境不允许他这样做,李鸿章在当时确实站得高,但是在人生的后期翻了机会主义和投机的错误,差点把中国东北以官方的形式送给了俄国。士大夫们虽然文笔口才很好,但是没有才干,只会空喊口号(封建主义和天朝上国的理想主义),不切实际且误国,甚至在我国东南沿海被西方列强全面入侵准备瓜分的时候士大夫们还在喊口号要去征服和争夺管控我们的藩属国(但是藩属国在士大夫们心中的定位是用来守护中国边疆的,并不是用来做生意的,越南守卫中国西南、琉球守卫中国东南、高丽守卫中国东北、蒙古守卫西北)。

关于历史事件:清王朝禁烟按照以前的说法是鸦片危害人的心智,所以政府有义务去禁烟,而清王朝的角度更多的是因为中国人买烟导致本国的大量的金银流失海外,对本国的经济不利于是禁烟,清政府的禁烟并不是一个从人文主义角度出发的禁烟。并且清政府是中国历史上最不会搞外交和做做生意的朝代,几乎是零外交。(当然,这是传统封建思想发展到高潮的必然――我们是天朝上国,其他国家不配与我们平等外交和做生意)洋人当时在中国仅可以在广州“十三行”与中国人做生意,且广东省还要在中央4%税收基础上额外多征收20%且不固定无依据随心所欲的税,并且受封建的传统文化影响,无论中国收到了怎样的打击士大夫依旧看不起外国人并且试图羞辱外国人,闭关锁国的思想加上贸易上的冲突导致了战争。社会底层的民众就更不用说了,更不可能意识到现代化的重要性了,太平天国表面上想要推翻清政府但实际上确实想要建立自己的王朝自己当皇帝。义和团更是盲目排外,甚至到了后期的义和团还去给慈禧太后打气向世界各个帝国宣战,最后引来了八国联军侵华。

豺狼一般的帝国:帝国列强在我国近代的各种掠夺和瓜分中国的行径不必多说,但是我想强调一下俄国,俄国是最会欺骗中国的国家,很多人只知道日本曾经占领了我国东三省,但是不知道俄国也眼红东三省,霸占过东三省的领土,在东三省修筑铁路,甚至与日本在东三省打仗(日俄战争)抢夺地盘。俄国政府官员利用中国人在甲午战争后恨日的情绪,在李鸿章面前表达自己也烦日本,愿与中国一道抗击日本,但是希望清政府能分给俄国东三省的土地,李鸿章差点就签字了,差点东三省就被清政府以官方的名义赠与了俄国(那样东三省就回不来了,哪怕新中国成立后也拿不回来了,因为是官方赠与的地不是帝国抢夺的地),还好后来因李鸿章的死亡这个协议就没签成。

读了近代史后我有这样一个感受:正是因为内有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外有帝国列强的侵入才导致了中国近代史上一连串屈辱的事件发生,因此我们要以史为鉴。毫无疑问,帝国主义至今仍然活跃在国际上的每个角落需要我们去防范,但是中国内部的传统封建文化的思想已经消除了吗?我认为是没有的,我们依旧要警惕“天朝上国”这样的思想以及文化自负,爱护自己身处世界各地的同胞,时时刻刻以史为鉴,不要像清朝的士大夫与民众一样,他们在那样的文化土壤上共同做出了无数个不切实际、空谈误国和随意指点的外交决策,最终写成了一本屈辱的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优秀读后感(篇7)

虽然我们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但是局造就英雄。经过一番努力,中国英雄终于获得了今天的安宁!

1921年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终于诞生了!共产党人用新的理论和实践精神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中国这片寂静的土地重新点燃了希望的火花。

为了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母亲,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母亲不再受到欺凌,一批批共产党人燃烧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封建黑暗势力的扼杀和帝国主义的炮火下,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脊梁,筑起了中华民族不朽的长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光明的理想,把侵略者赶走,一步一步走出黑暗的半殖民地社会。

1949年10月1日,全世界都在聆听那最为雄健豪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终于如凤凰涅磐般诞生了!

在这个崭新的国家,勤劳的人民第一次成为主人,以各种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祖国大地万象更新,旧貌换新颜。仰望蓝天,神州飞船,航天飞机;俯瞰地球和三峡工程,令人惊叹。从此,中国人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东方巨龙在世人眼中惊艳腾飞,再次腾飞!

我很高幸我属于这个古老而年青的国家,我很高幸我属于这个伟大而辉煌的时代,我很高幸我出生在红旗下,在新中国长大!

谁曾听说,士兵上前线身带两支枪?对敌作战的枪早已生锈,而烟枪却擦得雪亮?有谁听说过一个国家的军队,在两军对峙的时候,正在吹起云彩?

知道吗?如此荒唐的一幕就发生在我们的堂堂大清国!

我永远不会忘记近代史上那屈辱的一页:一百多年前,列强的大炮摧毁了腐败无能的清朝的大门,英中两国人民纷纷涌入大门,麻醉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摧毁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颓废的清**在追求荣耀。大江大山被侵略者任意践踏。中国就像一只被宰杀的肥羊。

我仿佛听到黄河的呜咽,长江的呜咽,圆明园的废墟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悲剧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辛亥革命的枪声结束了皇帝对世界的统治。五四号角吹响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多少有志志士以天下为己任,浴血奋战,救亡图存!当第一面五星红旗高举天安门城楼时,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翻开了历史耻辱的一页,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是的!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落后和失败的教训。我们将铭记中华民族百年的耻辱和苦难!

多难兴邦!中国人民是压不垮打不到的!回望xx:

5·12那一场**!中国以坚定的信念,永不放弃对死亡的恐惧。**过后,我们重整旗鼓,在xx。

08。08实现了所有中国人的百年梦想,祖国妈妈在全世界观注的目光中敞开博大的胸怀,让全世界一起亲眼目睹了中国奥运健儿的辉煌战绩,我们的祖国又再一次用她的行动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人不是那么容易被击倒的!

10月1日,xx,祖国母亲即将迎来60岁生日!那一天我要为她放飞一群鸽子,为她许下中国人民的一切愿望: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

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终于把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看完了,对于满清帝国和中国人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看来历史课本害人不浅那,提醒大家如果没有充分的历史知识储备量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千万不要轻信网络上或某些书籍上的历史和历史分析,以防被人利用自己,适当时与家长交流也可以有效的避免我们误入歧途。至于历史教科书,应该是历史知识的拓展,但我们不能完全相信它所宣扬的一切精神,否则一定会成功的**

历史课本上告诉我们,林则徐是民族英雄,邓世昌丁汝昌是民族英雄,琦善是“汉奸”。但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些历史人物时,会发现“好人”的局限性和“坏人”的闪光点。

林公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是那个被雕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贤者”——他秉公无私,疾恶如仇,是近代站起反抗外来殖民者的第一人……但当我们用观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视角打量这位英雄时,就会发现他的局限性。诚然,林公是中国传统道德体系的缩影,但毕竟传统是传统的,不适合当时发展迅速的世界。他以为中英可以一战,并自信满满以为可以战胜英军;他还以为禁烟只要把外人的烟都烧了,把外人都赶出中国就可以达到目的了;他更以为封建制度能“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但历史证明他是错的。皇帝把他贬到边疆不让他与英人正面交锋其实是他的大幸,这保全了他在历史中“英雄”的地位,也使他避免了清议的指摘。然而,统治阶级**误以为英中战争的失败是林则徐的失败,这也让现代中国错过了最宝贵的20年发展时间。

想象一下,如果中国在**战失败后开始创新和觉醒,世界形势会是什么样。

当然,林则徐只是一个例子,满族的沦陷也有其必然性。仔细研究便可发现那时的满清是多么的可悲,那时的中国社会是多么可悲。

阅读历史最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培养思维,让我们发现历史的规律,让我们更好地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事情。

我一定要继续读下去,读更多的史书,人文读本,可能我看不懂里面所有的东西,但古人不是说了么,“开卷有益啊少年”!

经济的繁荣也在促进政治的交集更加密切,其中历史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海外中国学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日益关注的对象,而中国近代史在海外中国学研究中的地位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汉学家,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和不同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近代史,成绩斐然,并取得了大量学术成果。

然而,国外汉学界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建立了一些新的理论体系,但是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这些研究大部分都是以西方为中心,“西方中心论”的思想在国外汉学界占据了很大的影响。不管是早期的汉学家如费正清提出的“冲击—回应”模式,还是当今的汉学家例如何伟亚的“后殖民主义历史观”,无一不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真正能够做到以中国问题为中心,站在中国本身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和研究问题的则寥寥无几,这样就不免造成研究中的偏颇,无法真正地揭示出问题的所在。

而这部《中国近代史:1600—xx,中国的奋斗》一书则是西方汉学界少有的能够以中国为中心,从而研究整个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一部通史,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徐中约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权威学者。他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主任和名誉教授。

本书英文版是欧美学术界公认的中国近代史经典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指出,“**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以及“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三条线索,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并通过对近代中国内部社会动荡的描摹,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国家”的历史。“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这种见解,避免了用‘外因’来解释中国历史及其所暗含的中国仅仅是‘作回应’的思想陷阱。”

该书与传统史学的另一个区别是,作者把近代中国的开端定在1600年,即地理发现时代之后,而不是1840年的英中战争。笔者综合了这两个学派的观点,并给出了自己的理由。他把近代中国的开端看作是中西历史的开端和中西文明的直接碰撞。

作者指出,“在19世纪之前的两千多年里,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主流是朝着相互分离的方向发展的。只有当其中一个文明获得足够的力量和技术,并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扩展到另一个文明领域,这两个文明才能转向。”“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交会不可能发生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之前,而这两个文明的直接碰撞也不可能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前。

”正是由于地理大发现的影响,中国才逐渐开始了与外界的交往,最终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中国近代史是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在侵略者的屠刀下不畏**、英勇斗争;中国近代史更是中国人民的探索史,无数中华儿女锲而不舍地寻求救国良方,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努力。

1921年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终于诞生了!共产党人用新的理论和实践精神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中国这片寂静的土地重新点燃了希望的火花。

为了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母亲,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母亲不再受到欺凌,一批批共产党人燃烧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封建黑暗势力的扼杀和帝国主义的炮火下,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脊梁,筑起了中华民族不朽的长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光明的理想,把侵略者赶走,一步一步走出黑暗的半殖民地社会。

1949年10月1日,全世界都在聆听那最为雄健豪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终于如凤凰涅磐般诞生了!

在这个崭新的国家,勤劳的人民第一次成为主人,以各种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祖国大地万象更新,旧貌换新颜。仰望蓝天,神州飞船,航天飞机;俯瞰地球和三峡工程,令人惊叹。从此,中国人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东方巨龙在世人眼中惊艳腾飞,再次腾飞!

我很高幸我属于这个古老而年青的国家,我很高幸我属于这个伟大而辉煌的时代,我很高幸我出生在红旗下,在新中国长大!

怀着崇敬的心态拜读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一书。读完之后颇有所得。

这部书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于是就成为本书论述的主线。

近代化对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它在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中却又是一个缓慢和曲折的历程。蒋廷黻不可能找出为何如此缓慢和曲折的社会根源,但他却看到了我们民族的惰性。他说:

“英中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个话颇有分量。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在英中战争震撼的当初迅速走上维新抑或革命之路呢?

本书以恭亲王奕訢及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即百日维新为第二个近代方案,以义和团运动或曰“拳匪运动”为第三个公式化方案……然而这些方案最后都挫败了。于是本书提出自己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全盘西化”口号为胡适在一九二九年提出,意即对西方文化都不预设任何的人为限制。或许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是不值得推崇的,然而在那个年代我们确实应为他们的勇气所折服!

此外:本书所开创的学术传统,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只是在范文澜、胡绳等人的近代史研究开展之后,这个框架才被完全以意识形态要求必定中国近代史的所谓“新的学术传统”所取代。

这本书不仅奠定了蒋氏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段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的独特理解。

大师之作,言简意赅,薄薄的小册子将中国近代史讲述的清晰明了。由于我在上高中时所受到的中国近代史教育,有太多的政治倾向,所以看到蒋先生的大作,真的是从眼睛到心灵都清澈无比。他不仅是从客观的角度的讲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尊重的角度讲历史。

对历史的尊重,就是对人民的尊重。

我认为这本书不仅仅可以作为高中生、大学生的教材,而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读。作为教材似的史书,它将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很轻松地进行了梳理,这样根本就不可能再混淆再硬背这个那个条约,赔多少款,割多少地是怎么回事了。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更应该了解这段真实原历史,太平天国的真相、为什么开放通商口岸、北洋海军的失败等等,近代化过程中这些耻辱是怎么产生的?

实际上,很多伤痛或许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带给自己的。

历史值得我们深思!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

寒假里,我读了《中国近代史》,作者是蒋廷黻,读的比较吃力。主要讲的是:在19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此中有两个缘故。

1。中西相隔很远2。中国觉得外国人是蛮夷之邦。

但外国人认为,中国是很好的国家,竭力与中国订立邦交,可中国人仍觉得他们是应该向我们跪下的小人,英国人就这样在一开始就和中国关系变差了。而且,当时在中国的外商发现英中是利润较多的货物,在中国销售英中,但遭到许多中国人反对,更加恶化了中英关系,最后和英国打了起来,失败后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战败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轻视西方了。

有些人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一些人就批评说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不可以轻而易举的灭亡。洪秀全领导一些人组成的起义军很快攻下了许多城市,可是到后来,起义军变得骄傲自大,他们的领袖洪秀全天天打牌喝酒,最后失败了。

中国近代史优秀读后感(篇8)

同治十一年五月,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说:“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图景,笔者认为,李鸿章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词是对其最好的概括。而蒋廷黻先生便是对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忠实纪录者,他的《中国近代史》也正是在讨论一个主题,那便是近代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究竟应该怎么走,对此他提出的主要方案是:近代化。

当时的中国史学界认为中国近代史尚未到著书立说的时候,这本被蒋廷黻称为“初步报告”的著作,篇幅虽小,学术含量却很高。中国近代历史虽仅百年,历时不长但内容极为复杂丰富,全书从鸦片战争写到抗日战争前夕,是他对中国近代史整体思考的集中体现。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这本书是最早提出中国的强国之道在于“近代化”。哪个国家率先“近代化”,哪个国家便占据了主动。书中说,英国领先全世界率先“近代化”,从而变成了第一强国。他还举出土耳其、日本、俄国、土耳的`例子,讨论“近代化”对于国家发展的突出意义。

书中多次提到“近代化”这词,由此可以认为,他是以这个独特视角来解读中国近代史乃至世界近代史的。他曾无数次的号召,中国人民走向“近代化”的路程。若说对其评价很高,笔者想这个观点一定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近代化”真的是理解中国历史的唯一途径吗?“近代化”的理论真的毫无缺陷吗?

这里笔者不单独论述“现代化”范式下中国近代史的编写态度,在这里,笔者以蒋廷黻“洋弟子”费正清的“冲击-反应”原理来讨论“近代化”理论的弊端。80年代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争,即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争论。而“冲击-反应”理论正是现代化范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现代化范式是什么?它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总结为传统农业国家到现代工业国家转型的过程。“冲击-反应”理论也正是如此。但问题在于:“冲击-反应”是社会进化论学说和国家有机体学说,将人类的生老病死用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之中,国家也因此生老病死的特征。那么,由此延展出来的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的过程,是一个单线程不可逆的过程,那以此推断,这个国家走的是什么发展过程呢?显然是一个走向现代工业国家的过程,一个西方化的发展过程。用一个常见的词就是“西方中心主义”或者叫“欧洲中心论”,暗含的意思就是中国也应当并且必须按照欧洲的道路走。在这个体系下,显然列强是冲击,中国是反应。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个,冲击的文明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动态的文明,反应的文明是一个静止落后的静态的文明。第二个,这个静止落后的文明只有在发展进步的文明的触动下才会发生改变。第二点用赫德的话来说就是“恐怕中国今日离真正的变革还很远。这个硕大无朋的巨人,有时候忽然跳起,呵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的事业,但是过了一阵,却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呵欠,又朦胧地睡着了”。这里可以看出冲击回应将传统和现代对立,将传统看作落后,将现代看作先进,又走上了西方路线唯一的道路。第二点是显而易见的西方中心主义,忽视了中国传统社会在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主体作用。

社会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发展或者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两半社会的独特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没有实现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谈不上社会转型的成功。“冲击-反应”理论简单的把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总结为转型的过程,是非常片面不合理的。而“近代化”也正是“西方中心论”思想下的产物,是单纯的“西洋化”,而非通俗意义上理解的“现代社会的特征,它是社会在工业推动下发生全面变革而形成的一种属性”。在今天我们重新学习和研究的时候,更应当注意这个理论对于本书的影响与我们现实思考时的角度问题。

但具有“西方中心论”观点的《中国近代史》是否就不具有可取性呢?答案当时是否定的,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的总论中明确指出,写作此书的目的就是“找出中国近代史的教训”,为抗战建国提供借鉴。而我们正应当把握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在内忧外患的社会条件限制下,他不得不寻找发展的捷径,而学习西方正是合理的选择,所以我们应当站在多重立场上考虑他对于“近代化”问题的解读与看法,不能只站在现在或当时的视角下给予片面的评定。

另外一个问题便是“内外”问题。蒋廷黻先生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对于国际形势的把握切中肯綮,但令笔者觉得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的阐述角度却始终以“内”为主。1938年蒋廷黻用两个月时间写就了这本《中国近代史》,当时中国正处于日本侵略的危机之中,同时也是中国开始现代化改革的百年之机。“外交虽紧要,内政究竟是决定国家强弱的根本要素。”他的这本著作即是从外交内政的关系入手,重点论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为抵御外敌入侵而改革内政的各种方案,体现了他寻求救亡之道的使命感。正如他在全书的《总论》中说到此书的写作宗旨是:“现在我们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但我们也可以体悟到贯穿始终的外交线索对于作者行文思路的影响。

最后笔者要讨论的问题便是书中对于人物新颖独特的评价问题,相对于其他学者的中国近代史著作,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最打动笔者的地方便是别出心裁的人物评价,以林则徐为例:

提及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一著名诗句可谓耳熟能详。他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便是:百战百胜、忠君爱国。历史对其的评价也多是褒奖。而在作者看来,林则徐“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因为他当时觉悟到中国较之与西洋的落后而不敢公开提倡。”晚清士大夫最忌惮清流指摘,林则徐在海疆一线,深知中国器物不如西方,必须改革,可是林则徐不敢说。因为在北京朝廷的清流们,对西方器物一无所知,如果林则徐提出改革,势必会说他扬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倘若失了名誉,当官就难了。

由此不得不联系到书中另外一个见解:中国社会的守旧势力太大,一个人提倡维新,有十个人反对。在晚清士大夫群体中,能够发现维新才能救国的远不足十分之一,而能够公然提倡维新并身体力行的,更是少之又少,毕竟提出者总要遭到社会舆论的激烈反对。郭嵩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在西欧时,努力研究西方的政治、经济、社会,认为不仅仅是器物,就是西洋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也值得中国学习。他的这些超时代言论自然是引起全国士大夫的谩骂,说他是个汉奸,“有二心于英国”……故而旧时的中国官场造就了一大批如林则徐、李鸿章这样的政治两面人:一方面,公开场合上坚持维护政治正确,不敢说朝廷一个不字;另一方面,私下里洞悉中国不如西方,必须加紧变革。

所以,作者认为“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真的林则徐,他不要别人知道。”其实纵观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场,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颇有远见,但是他们都怕清议的指摘,默而不言。林则徐也只是其中一个例子罢了。也正因如此,在他笔下的林则徐由此形象鲜明同时极具代表性,这也反映出历史人物的多面性特点。

综合上述讨论,笔者认为,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便是一次追寻近代中国的复兴之路的拓荒,他的历史研究观对于后世学者的近代史研究有着奠基作用,对于近代史的阐释也符合当时对于近代中国复兴的求索,开拓了近代史研究的“荒原”,不仅如此,“墙里开花墙外香”,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国内外研究领域都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影响。

最新创业史读后感6篇


读一本意义方长的书,能加深我们的理解能力,让灵魂感到冲突。值得回味的作品看完之后,想必心中有不少想说的话,写下心里的感受吧,别让那些闪烁着的思想光芒无处安放。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该由谁去评价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最新创业史读后感6篇》,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最新创业史读后感(篇1)

对柳青《创业史》最为精准的总结,莫过先于正文的前三个字:“创业难……”这句简短的乡谚在**起始至少奠定了这样的基调:

一、贫苦农民想要依靠个体劳作、自发创立家业很是艰难;

2、 在党的领导下,农民同自己的私有制作斗争,走集体主义道路是不容易的。

首先,梁三老汉几十年的创业经历就可以明证第一点:梁三上承老父的微薄基业和遗愿,独自创业过程中非但妻死牛亡,守业都宣告失败;四十岁的梁三在幸得寡妻继子之后重燃创业热情,可十年后除了一身病痛,一无所成;在继子成年时,父子俩劲头百倍狠干一年,收成却分别被地租、肥料欠债和保公所瓜分;继梁生宝被拉壮丁赎回后进终南山,梁三老汉卖掉了牲口也退还了租地,从此对创业再无指望。其次,梁生宝先后担任互助组组长、合作社社长,代表了党在农村的责任和辛勤劳动

内忧为入社成员人心不齐,有的畏缩不前,有的甚至打退堂鼓;外患为富农与富裕中农等不但幸灾乐祸,而且**破坏,连村代表主任也冷嘲热讽,还有某些上级领导的怀疑与施压。此外,除了人畜劳动,场地条件、管理经验、生产技术、农资、政策许可和组织支持都是问题。正是在上述诸多考验下,梁生宝作为一名党员,带领一些农民在集体的力量下,长期面对困难,与困难作斗争。

作品所反映出来的创业维艰,是旧中国农民生在压迫与盘剥的社会制度下不可避免的历史命运,同样是新中国农村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期间观念保守、局面复杂而无法回避的普遍现象。正是有了柳青以农民的角色深入生活所得的体察,又以作家的直觉穿透现象所得的揭示,才有了纵向与横向苦难底色的洇现,以及书写苦难意义的非凡。

最新创业史读后感(篇2)

一直以为以自己这个年龄还不足以评价中国共产党,但是阅读了柳青的《创业史》以后才明白,虽然每个的文化水平不同,但是只要相信路在前方,每个人都是主角。

作者柳青是一个真正了解农民、热爱农民的人。为什么会提到作者?因为我相信只有真正和农民生活在一起并且深入了解的人才能写出如此的小说。

主人公梁生宝,是中国勇于奋进和坚持不懈。生宝是一个世代贫农的儿子,他年幼丧父,后来在一个灾荒严重的年头随母亲流浪到渭河南侧的下堡村。缘份使该村村民梁三老汉成了他的继父,之后,他们父子二人在渭河平原上开始了他们艰苦的创业。

人常说: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有远见,而梁生宝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十三岁就给吕二财主家打长工,两年后便用五块大洋买了吕老二家半死的牛犊,回家后他母亲和梁三老汉都责备他太冲动,可他却说:“爹,你那是个没出息的想法,今辈子也创不起业……”后来,小牛犊果然长成了壮牛,生宝也种出了好庄稼。

但真正让生宝站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互助组、合作社那时候在广大刚刚解放的新农村是灯塔一样的新生事物,所以有很多人不认同,可是结果告诉大家是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路就在前方,所以生宝才能领导一大群农民进山砍竹子,才能推广新法育秧,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柳青曾说:“要知道,好多历史事件,都是逼出来的,譬如,不搞五年计划,不一定会有粮食市场紧张;粮食商人不捣我们的乱,不一定在一九五三年实行统购统销;不实行统购统销,互助合作不一定会一下子结束逆水行舟的阶段而快马加鞭。历史巨人的脚步并不乱。没有上帝!是辩证法同志决定:旧势力在灭亡以前嚣张和疯狂,让它刺激我们,逼使我们很快地发动消灭旧势力的斗争,义无反顾!”就因为在困难无路可走时还相信前方有路,所以才会激起群众的愤怒,开辟新的道路。

我们是新时代的年轻人,有新思想,但仍不能忘前辈辛辛苦苦的努力。在困境中,不能忘记前方的路。

最新创业史读后感(篇3)

陕西是个盛产现代作家的地方,柳青、陈忠实、路遥,个个都是声名远播的大作家,这几个作家当中,早年我最先读过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这两部小说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我最欣赏路遥了。

最近,在一本杂志上读了路遥多年前写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他最喜欢的作品是柳青的《创业史》,就因为路遥的这一句话,我就决定要好好读一读《创业史》了。

其实,在涉及人生道路选择的时候,我们都会提到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这句话就出自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这句话出现在这部小说的第的改霞,准备离开蛤蟆滩,投身到大城市西安的工厂里,这样的一个选择,使得这两个情投意合的恋人最终没能结合到一起。

好多年前的初中语文里,也有一篇《梁生宝卖稻种》的文章,那时候知道,这篇文章选自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文章中对梁生宝去郭县卖稻种,在火车站过夜,省吃俭用的描写,让人过目难忘。读完了《创业史》,我也终于知道,这个情节出现在小说的第5章,可以说,这一情节,应该是《创业史》这部小说写的最精彩的章节之一了。

我是用了一个多月的零散时间,才断续读完这部35万5千字的长篇小说的。

作家柳青原名刘蕴华,陕西吴堡人,,代表作就是我刚读过的《创业史》第一部。

《创业史》第一部的故事,始于郭世富、郭振山、改霞、素芳、王二直杠、高增福、栓柱、欢喜、任老四、姚士杰、孙水嘴等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读完这部小说,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说景物描写非常出色,这种细腻的景物描写随处可见。作家用细腻的笔触,深情地讴歌赞美自己所生活的时代,写景的同时,不忘为烘托人物服务的宗旨,比如,在第椿树和楸树枝头的小鸟们,继续在歌唱着。在这崇高的世界上,二十三岁的素芳,不幸的女人,受到她出生以来第二次打击。她的堂姑父,无论在神气上还是动作上,一下子变成另外一种人,他怎么还不如在场的禽兽呢?”

这一场景描写,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让人读后深受感染和教育。

总之,读完柳青的《创业史》,真的是受益匪浅,同时也终于了却读这部伟大作品的愿望了。

最新创业史读后感(篇4)

他——小说的主人公梁生宝,是一个英雄,是中国勇于奋进的精神的确震撼人心,创业史的读后感。

梁生宝是一个世代贫农的儿子,他年幼丧父,后来在一个灾荒严重的年头随母亲流浪到渭河南侧的下堡村。缘份使该村村民梁三老汉成了他的继父,之后,他们父子二人在渭河平原上开始了他们艰苦的'创业。

人常说: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有远见,而梁生宝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十三岁就给吕二财主家打长工,两年后便用五块大洋买了吕老二家半死的牛犊,回家后他母亲和梁三老汉都责备他太冲动,可他却说:“爹,你那是个没出息的想法,今辈子也创不起业……”后来,小牛犊果然长成了壮牛,生宝也种出了好庄稼。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又过了两年,动荡的社会使生宝没福气安心种庄稼,不幸被拉去当了壮丁。梁三老汉用卖了牛犊的钱把他赎回来后,生宝又一头钻进了终南山——一干就是二十年,伐薪、烧炭,还要忍受着不能与家人家团聚的苦难,苦苦地熬着。尽管如此,可他没有被穷苦的命运压倒,而是从父辈创业失败的事实和自己穷苦的生活经历中执着地走着自己的路。

有执着的信念在心,梁生宝一路走来,自然的也好,社会的也罢,他都能从容应对。姚士杰可谓是蛤蟆滩最刁钻的一个人了,在那个灾荒的年头,富得流油的他偏偏希望那些困难户来找他,因为他把缺粮人的愁苦当作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享受!然而在这样的艰难时刻,梁生宝依然没有向姚士杰低头,仍然把他的创业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

有执着的信念在胸,梁生宝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了能使村民们早日过上好日子,他主动外出去买稻种、推广新法育秧、进山砍竹子……所有的这一切他从来都不在众人面前显功。执着的信念使他变得更热情:吸收白占魁加入农业社组,耐心帮助梁三老汉,正确处理与郭正山的矛盾……这份追求执着的精神造就了梁生宝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品质。听党的话、跟着党走,他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为农业社的成功创办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时代并不要求我们非得去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虽然我们平凡,可也应当拥有像梁生宝那样执着追求的品格,因为我们拥有年轻这笔人生最大的财富!

追求执着——只为心中那个最圣洁的目标。

最新创业史读后感(篇5)

陕西是个盛产现代作家的地方,柳青、陈忠实、路遥,个个都是声名远播的大作家,这几个作家当中,早年我最先读过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这两部小说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我最欣赏路遥了。

最近,在一本杂志上读了路遥多年前写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他最喜欢的作品是柳青的《创业史》,就因为路遥的这一句话,我就决定要好好读一读《创业史》了。

其实,在涉及人生道路选择的时候,我们都会提到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这句话就出自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这句话出现在这部小说的第的改霞,准备离开蛤蟆滩,投身到大城市西安的工厂里,这样的一个选择,使得这两个情投意合的恋人最终没能结合到一起。

好多年前的初中语文里,也有一篇《梁生宝卖稻种》的文章,那时候知道,这篇文章选自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文章中对梁生宝去郭县卖稻种,在火车站过夜,省吃俭用的描写,让人过目难忘。读完了《创业史》,我也终于知道,这个情节出现在小说的第5章,可以说,这一情节,应该是《创业史》这部小说写的最精彩的章节之一了。

我是用了一个多月的零散时间,才断续读完这部35万5千字的长篇小说的。

作家柳青原名刘蕴华,陕西吴堡人,,代表作就是我刚读过的《创业史》第一部。

《创业史》第一部的故事,始于郭世富、郭振山、改霞、素芳、王二直杠、高增福、栓柱、欢喜、任老四、姚士杰、孙水嘴等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读完这部小说,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说景物描写非常出色,这种细腻的景物描写随处可见。作家用细腻的笔触,深情地讴歌赞美自己所生活的时代,在写景的同时,不忘为烘托人物服务的宗旨,比如,在第椿树和楸树枝头的小鸟们,继续在歌唱着。在这崇高的世界上,二十三岁的素芳,不幸的女人,受到她出生以来第二次打击。她的堂姑父,无论在神气上还是动作上,一下子变成另外一种人,他怎么还不如在场的禽兽呢?”

这一场景描写,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让人读后深受感染和教育。

最新创业史读后感(篇6)

20世纪末叶,经济热成为全球性的时代大潮。一代超人李嘉诚,人称香港首富,同时又是世界华人首富,在华夏经济史上耸起一座丰碑,举世瞩目。因此,我是带着对他经商道路的追崇心情来读书的,希望从他经商之路看出些什么。

读完嘉诚传奇的一生,让我心存最深的不是他如何以超人之术创立的宏基伟业,而是他那和睦的待人处事态度和他对做任何事情的诚信态度。我想就是因为拥有这个才成就了他今天的事业,这就是”超”之所在。就诚信而言,(书中令我佩服的还有很多,但李超人的诚信是我最敬佩的。)中讲了这样一件事情,他还在开塑料花厂的时候,有位欧洲批发商看中了李嘉诚的企业,想大量收购,可这时刚好李的企业资金发生了问题,所以那位批发商在和李做生意之前附带一个条件,那就是找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或个人做担保。李嘉诚在找不到担保人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去开发新产品,结果他通宵赶出了9款样品。第二天连忙去和那个批发商交涉,他用自信而执着的口气说:”请相信我的信誉和能力,我的原则是做长生意,做大生意,薄利多销,互利互惠”。批发商微笑的说:”我早已找好一个担保人了,那个人就是你,你的真诚和信用就是最好的担保”。此次生意的成功更使长江公司实力上了一个台阶。

后来的李嘉诚用7亿资产的中小型企业,成功地控得资产价值60亿的香港第二大英资洋行和记黄埔。他正是用怡和大班对他的信任和支持,收购时才做到兵不血刃。为什么怡和大班会如此的看重李嘉诚呢?这正是李嘉诚的诚信说服了他们。收购和记黄埔后,李嘉诚由此被誉为”超人”。外在如今李嘉诚的企业中,仍然还有着建厂时进厂的老员工,虽然企业涉及的行业和专业越来越复杂,他仍然把老员工留在自己的企业中,无不体现他对老员工的关怀,从中也反应了一个“诚”字。用他自己的一句话就是“你必须以诚待认,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李嘉诚为什么会蝉联首富呢?从他给他儿子的忠告中,就可见一斑。

1、克勤克俭,不求奢华

2、学会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

3、赚钱靠机遇,成功靠信誉

4、耐心等待成功的到来

5、有胆识也要有谋略

6、别人如果放弃,你就要出手

7、懂得用人是成功的关键

8、不要对一项事业情有独钟

9、要时刻考虑合作伙伴的利益

肯用心来思考未来与朋友们借鉴,共勉。

他的事业成功百分百靠勤劳换来。李嘉诚在少年时代算过一次命,算命人说他天庭饱满,双目有神,生辰属龙命,保护星乃水星。若勤劳苦干,坚持不懈,将来定会大富大贵。李嘉诚并没有相信什么龙命。而相信了只要勤劳能干,坚持不懈,定有所成,并一直在一生的实践中躬行不辍。李嘉诚不仅身体力行,也常常以此来告诫儿子。

我也学会了“勤能补拙"的道理,像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李嘉诚很爱他的两个儿子,直到今天,只要一提起儿子,那种掩抑不住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但他深知,这也与他当初的谆谆教导有关系,打小的时候,他就告诉两个儿子,勤能补拙,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们也只有从小就要养成俭朴的好习惯,遭点磨难,是为了磨砺我们的意志,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阅历。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要有中国人的勤劳、节俭的美德。懂得节省你自己,对人却要慷慨,当你赚到钱,等有机会时,就要用钱,这样赚钱才有意义。

“时势造英雄”这句话我不知用在李嘉诚身上是否合适,他出生的时代及家庭的不幸这一切无疑激发了他的潜力,然而一个人成功不仅仅是我们表面看到的这些,还有很多我们背后看不到的,一个人成功之后,我们会将他神化,只会看到他身上的优点,所有缺点都会被优点所覆盖的。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有不当之处,望高人指示。

  • 重读近代史读后感精选
    阅读让我们无论身处何处,心灵总有归处,当我们从作者写的作品中明悟了新的道理之后。 读后感是对书中内容的吸收和理解的综合表达。经过长时间的整理和编辑杂文852终于准备好了今天的“重读近代史读后感”,这篇文章仅作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 数学史读后感汇总6篇
    在空闲时间,我们有时会选择读一些自己感兴趣书,作品这本书当中的细节感动了很多人。在看完一篇文章后,为了更好的读懂作品,所以我们要写读后感。一篇好的作品读后感应该怎么编写呢?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数学史读后感汇总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通读《数学史选讲》,思绪跟随数学发展的轨迹延伸,体...
  • 最新关于《乡土中国》的读后感(8篇)
    你知道如何让自己写出高质量的读后感吗?放假的时候拜读了作品,心里产生了许多不一样的感触。 对于每本读过的书,都应该写下自己的感想或者是读后感,推荐一些关于“最新关于《乡土中国》的读后感”的最佳文章让您受益匪浅。...
  • [精]最新关于乡土中国的读后感合集
    经过杂文852编辑的精心挑选和编辑我们终于呈现了最新的“最新关于乡土中国的读后感”,以下是一些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斯蒂芬金曾经说过,书籍是一种独特的便携魔法,在读完作品后,书中的情节让人不断回味。 写读后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主题和情感。...
  • 最新《中国人的思维批判》读后感
    刚接触书籍时,仔细阅读书中的情节,我们会产生自己的想法。 读完书后,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梳理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思路,今天编辑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最新《中国人的思维批判》读后感”的相关知识,我深信这些建议能够成为您决策的一个参考点!...
  • 《红军长征史》读后感精选
    希望这份“《红军长征史》读后感”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我们在阅读作者的作品的时候,就能在文字中体会到作者的智慧。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期望这些知识能够为你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中国美术史》读后感推荐

  • 《宝葫芦秘密》优秀读后感4篇

    2024年02月01日

  • 会飞的教室读后感精选3篇

    2024年01月31日

  • [荐]《长恨歌》读后感模板合集

    2024年01月31日

  • 血色浪漫读后感集锦

    2024年01月29日

  • 彩色的翅膀读后感精选(系列10篇)

    2024年0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