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852 >地图 >观后感 >

邪不压正观后感

邪不压正观后感

杂文852
阅读 920

相关推荐

邪不压正观后感汇总。

每次看完电影,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感悟。有了这样的好机会,当然要将感悟记录下来并形成观后感,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感性和理性结合点,我们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动笔写作品名观后感呢?小编精挑细选的这篇文章名为“邪不压正观后感”非常值得一读,本文请保存以备不时之需!

邪不压正观后感【篇1】

今天花了2个小时看完了邪不压正这部电影。电影主要讲的是抗日时期一个叫李天然的男孩从美国回来复仇的故事。

在这部剧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就是导演对于屋顶的拍摄,在整个影片中出现了很多次。每一次屋顶的出现都美的不像话,两头翘起的屋檐,成鱼鳞状的瓦片,层层叠叠,雕龙刻花的柱子,高高的城墙,窄窄的胡同,朱红红的大门,可能这就是导演对于北平的记忆。现代社会,高楼大厦的建起,成片成片的瓦房早就没有踪影。而导演他们这一代人就是在瓦房里长大的,这些最美的记忆只能通过电影来缅怀。李天然来到北平后,遇到了2个女人,一个是风尘女子唐小姐,另一个是裁缝巧红。2个人都爱慕他,唐小姐劝说李跟自己私奔。而巧红鞭策他,助他打开心病,完成复仇计划。两个女人对于李来说一个是红玫瑰一个是白玫瑰。最后,李选择了白玫瑰,而红玫瑰香消玉殒。这个故事挺美的,虽说是喜剧,我却看出来悲剧。我们从小到大看的电视,电影都在告诉我们,爱情有多美。在这部剧中,我没看见男主给唐小姐流一滴泪,所以,爱情其实也没那么重要是吧?另外,觉得很赞的是,巧红对李的鞭策。巧红也是一个背负着仇恨的女子,说自己的前夫,劝她放弃复仇,她就让他滚了。并告诉李,不要等最好的时机,直接去做。

我还是很欣赏巧红的,找到了目标就开始做。行动力远比计划重要。

邪不压正观后感【篇2】

《邪不压正》观后感《邪不压正》是一部2018年上映的中国动作犯罪片,由李九霄执导,王毅编剧。该片根据鱼村的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位民警和一位悍匪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这部电影在推出后迅速引起了观众的关注,成为了一股热门的话题。在观看了电影之后,我深感其独特的魅力和深意,在此与大家分享我的观后感。首先,影片的标题“邪不压正”准确地概括了整个故事的主题。作为观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强势的悍匪与一个自以为是的权威民警之间的斗争。在电影开始时,民警杜继平因光明正大地执行职务而自吹自擂,认为邪恶终将被正义所征服。然而,随着剧情的展开,我们意识到正义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取胜。悍匪罗荣辉具有极强的智慧和残忍,他始终能够找到打破民警的束缚,躲过法律制裁的方法。这种“邪不压正”的结局,使观众不禁反思正义与邪恶的边界在哪里,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其次,本片通过精心设计的角色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王千源饰演的民警杜继平是一个有着冷血外表,却心系家人,执着于对罪恶的追求的人物。王景春饰演的罗荣辉则是一个聪明、狡猾、充满个人正义感的悍匪。两位演员通过精湛的演技将这两个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让人恍如置身于他们的世界中。在剧情高度紧张的冲突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弱点与美好,心生敬畏之情。此外,电影中紧凑的剧情节奏和悬疑的发展令人着迷。从一开始,一个看似简单的破案任务逐渐演变成了一场生死搏斗。影片中展现出的一系列复杂的谜题和扣人心弦的场景设计,让观众丝毫不敢放松警惕。导演李九霄巧妙地运用了镜头语言和剪辑技巧,将观众引入了一个个令人窒息的危机之中。他将戏剧张力与情感表达相融合,使我们在观影过程中不禁感到紧张而又充满期待。最后,《邪不压正》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让人深感触动。影片中,罗荣辉作为一个悍匪,他有着矛盾的一面,一方面是罪恶,另一方面却对家庭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样的刻画使我们思考一个人在人性面前有多复杂,是否有拯救的机会。此外,影片中对警察机关的批判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让人不禁思考公权力的滥用背后隐藏的问题。诚然,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权威者并非都是合格的守护者,他们也并非无所不能。在这个意义上,电影对社会问题的触及具有很高的警示作用。总的来说,《邪不压正》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佳作。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正义和邪恶的斗争,该片引发了许多思考人性和社会问题的讨论。无论是从电影的精彩演技、紧凑的剧情,还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都使得这部电影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禁思考起正义和邪恶的定义,人性的多元面貌以及社会的复杂性。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引起更多关于社会和人性的讨论,激发我们对真正正义的追求。

邪不压正观后感【篇3】

在我看来,姜文有才,还挺爱抖机灵。

我看过的电影少,读过的书也少,因此我觉得现在活着的导演里面,有才且爱抖机灵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姜文,另一个是韩寒。

和姜文相比,韩寒年轻的多。年轻人,抖的机灵也就比较直白。一不小心抖过火了,导演处女作就拍成了ppT。另外,韩导的抖机灵里总有一种类似于高中男生在女生面前疯狂表现恃才傲物的蠢萌模样。

和韩寒把电影拍成ppT有一拼的,是“矮大紧”的高晓松,曾经把电影拍成了MV。

姜文的机灵抖得最好,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邪不压正》,玩得不亦乐乎。从观影效果上来说,也是一部比一部爽。看起来就叫人觉得,妈的,电影就应该是这样子才对!在姜文导演的电影里面,除了导演,姜文一律主演且兼任编剧。到了民国三部曲,姜文连剪辑都干了。所以,姜文的电影个人风格特别明显,电影语言丰富,影像风格在导演的大剪子下,配上干脆利落的台词,一起酿成了贴着姜文标签的烈酒。端的是“辛辣有劲”,张扬恣意。

我总是觉得,姜文的气质到底还是那个胡同里带着头盔骑着挎斗摩托的作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他饰演的那个角色。

《邪不压正》的故事源自张北海的小说《侠隐》。我没有看过原著,但是在姜文导筒之下,《邪不压正》演绎成了一段传奇。传奇,当然是唐传奇。又像是从《民间故事》杂志里走出来的。看这部电影时,一边喝茶一边磕着瓜子,舒服地靠在客厅的沙发上,时不时给普洱壶里续点水,恰似坐在大茶楼里听故事。我作为一个观众,表情、心情,甚至手里的动作、半躺的身体,全跟着“说书人”的节奏语调动作。

影片最后,外敌入侵,江湖儿女亦自飘零凋落。国仇家恨,还将掀起无数惊涛骇浪,终究《邪不压正》。

邪不压正观后感【篇4】

看完了,只觉得这部小说同电影一样,很奇葩。

说是奇葩,一是指作者的写法。可能因为写多了散文,再加上作者借此机会怀念一下童年记忆一样,所以这片小说即使是国仇家恨,武林消逝这样比较揪心的主题,也让作者写的好像文艺版的北京旅游指南一样,翔实,景物描写的别致(有时甚至有些不必要),有一种堪比现代治愈系电影一样的美好,但没有小说该有的紧凑。而且并没有过多着墨于穷人身上,相比老舍笔下那种苦兮兮的北平,这里的北平在这样特殊的时代有点太美好了,当然这也不应该被人谴责。

第二个奇葩之处是指人物,作者人物该有的那个年龄段的特质都有了,比如主角作为青年人有了些圆滑,但说话仍然有时候显得太愣,比如德玖作为旧江湖人根据“侠”价值观说出的话,比如蓝兰作为少女该有的青春期的反复无常,比如蓝青峰说话办事的透彻,确实是大实业家的样子。

但是这些人物都没有别的小说中没有的亮点,只是做了些人在这个年纪该做的事,该说的话,他们特有的真心我看不到。这是这本书里最欠缺的地方。

最后也是想说这部小说里的优点,除却对景物描写的雅致,这部武侠小说在整个大时代的分析上有大量的史料支撑,把当时的中日局势分析的很透彻。这是一般武侠小说做不到的,甚至可以和绝大多数纯文学媲美,再者是武的写法,虽然作者也说了不喜欢大段武功招式的描写(深有同感),因此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武功描写,但这样干净利落的打法(或者该叫写法~)也很赞,想起了古龙和徐浩峰的作品。

有这样的评价其实还是根据我自己的个人口味,以及我认为重要的东西,但是作者没写出来的(人物丰满程度、小说的紧凑感,这些算比较客观的事实,主观上我有些不满作者写出在这样时代,还十分悠闲的阔佬们的生活。),有很多东西确实也是难以取舍的,因此会有这样奇葩的作品,作者可能聊以自娱的作品让这么多人争抢改编,倒也是很稀奇。

邪不压正观后感【篇5】

首映礼之后,很多朋友问我《邪不压正》好不好看?我居然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满脑子蹦出来的词是“有趣”,而无法判定是好看还是不好看。大家又进阶到下一个问题,问我喜不喜欢这个电影?

既然觉得它很有趣,大概是偏向于喜欢的情绪。

市面上好看的电影,真的有很多,但这些好看的电影不一定都很有趣。《邪不压正》有趣的点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表面的有趣,很多桥段或者台词,一看就觉得很有趣,像是给许晴的屁股盖印章,或者是彭于晏的屋顶裸奔,关于死爸爸的争论。

另一个层面,是解读的乐趣。中国人说故事,喜欢藏着掖着,我们说一个山说一个海,说的都不是山和海的事情,而是一切景语皆情语。《邪不压正》给人提供了一种解读的乐趣,留下了很多线索,待人自己去解读。

彭于晏的记忆是真的吗?为什么他要一直跟大家重复这个故事?反反复复的确认。姜文的背后是美国人,那他属于哪个政党?

他的人穿着白衣服走在地上,而周韵的人穿着黑衣服飞。周韵的幕后**是谁?一旦大家开始意**读,就肯定能享受到解读的乐趣。

从《侠隐》到《邪不压正》,时间都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的附近。追溯到1937年的中国电影,已经几乎没有武侠片了,因为1932年的禁令,加之国内形势愈发严峻,和大量粗制滥造的武侠神怪片充斥市场,终于让这个电影类型在大陆暂且消声灭迹。

但武侠文学和武侠人物仍在《市井》流传。常有人说**是最后的武林,其实武林的故事,并没有在**之后中断,只是好像过度到了新的纪元,那些属于旧时的传奇,一并也就成了历史。

《一代宗师》

张北海书写《侠隐》,其实想说的,也就是侠如何退出的江湖。就像《一代宗师》里宫宝森带宫二下到广州,他想让宫二亲眼看着,他怎么退下来的。

《侠隐》里有真实的历史事件,包括真实的历史人物,以及真实人物为原型的改编。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中国在**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进程。当然,多亏了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出席,用武侠来搞违禁有点不符和社会规律。

《侠隐》着重在写侠被现代化社会消解的过程,而姜文直接提取了《侠隐》里的主心骨——邪不压正,但凡武侠电影,武侠故事,往往最难离开的主题也就是邪不压正。

这实际上是他简化故事的最重要的一步。如果他提取了核心部分,他可以围绕核心部分进行激烈的改编。其中很多人物被删节,像是张北海希望葛优出演的师叔。李梦出演的蓝兰也只剩下两场几乎毫无意义的过场戏,而原著中,她是张北海自己的影射。

邪不压正观后感【篇6】

姜文所导演的影视作品,于20xx年上映,改编自张北海的《侠隐》。电影与原著的主题都是关于复仇的故事,只不过二者表现手法不尽相同,而且有趣的是,作为一部武侠小说和其改编电影,二者都没有倾向于“侠”字。原著在这个复仇故事背后添加的更多是老北京的市井生活。美食,美景,老北京的谈吐,习惯,体现的淋漓尽致,对于一个自幼离开北京的海外作家来说实在难得,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本书的文艺价值与京派小说有着“同曲”之妙。

再来分析电影。有不少观众认为彭于晏的演技一般,拉低了整部电影的角色精度。我却认为比演技更重要的是姜文又一次提升了自己,将一向的男性荷尔蒙借用演员发挥到极致,这是其电影精神内核的重要表现手法。与《让子弹飞》相比,《邪不压正》显得更加放飞自我,姜文以一种非常自我的方式在使用电影语言,任性又刺激,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的评价略显两极化。

希望破碎的时代,人们总是要信点什么,让自己有所依靠。归根结底两条道,要么迷信暴力,要么迷信虚妄。无论何种名义的暴力与虚妄,都牵扯到利益之争、流量之争,势必发生力学反应与化学反应。全民对抗全民,所有人干所有人。岂能不精彩,岂会不惨烈?精彩而惨烈,就是荒诞黑色的戏剧性。戏剧性背后,则是苍凉和虚无的底色。

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反套路创作式电影,他从来不会灌输给你什么,往往都是以一种戏谑的方式把有深度的东西表现出来,推动你自己去思考。不过这也使这部电影有些美中不足,就是过量的戏谑使影片的台词密度和情感密度过于庞大,也导致了后半部分的节奏失控。

邪不压正观后感【篇7】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邪不压正》观后感6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这部电影算不上真的有多好看,但是作为一个在北京居住了四十多年的人,能够细细地去体会一把当年北京城的风貌,其实是一种很不错的感觉,所以,电影好的部分在于它的文艺部分,但是作为一个影迷,我觉得这部电影的情节有点散,剧情有些乱。

我不是编剧,不是导演,不是小说的`原著者,我只能站在一个观影者的角度去看待这部电影,并且,我也不认为自己应当站在编剧、导演、原著的角度去看待一部文艺作品,如果他们想把作品给大众看,就应当知道每个人眼中的北京都是一座自己的城,导演想表达的,未必就是观众看到的,我不知道《邪不压正》的制作方想要表现的主题究竟是:快意恩仇?爱情自由?抗日爱国?也许还有很多其他,但是在我的理解来看,这并不是一部足够精彩的动作电影。

看过之后,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就在于关大娘在最后对李天然所说的子弹不是真的的那段话,我觉得反倒是这段对白让我找到了共鸣,很多时候,人们需要一个随时能找到自己的人来让自己清楚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同时,我们也需要一些关心我们的人在不告知的情况下、哪怕是用欺骗的手段去成就我们。

因为曾居住于恭王府且高中是在后海柳荫街的十三中上学,因此对于电影中的屋顶很有感觉,小时候最喜欢的一件事情之一就是抱着一本武侠小说,在温度适宜的天气里爬到屋顶上,在大枣树的阴影里看会儿书,睡会儿觉,摘几颗枣吃,甚至还可以在大人叫的时候故意不出声,不过,哈哈,没遇到过燕子李三或者什么别的高手飞檐走壁就是了

可看的一部电影,但是并不需要太纠结于对剧情背景的理解

老婆的评论:

这部电影真的不知到底是要讲什么?

讲的是抗日的故事?但是真正与抗日有关的情节少之又少。

讲的是少年李天然(彭于晏饰)目睹师兄朱潜龙(廖凡饰)勾结日本特务根本一郎(泽田谦也饰)杀死师傅一家,学成后回来报仇的故事,可他的洋爸爸亨德勒(安地饰)希望他不要做那么危险的事情,而他真正收养人蓝青峰(姜文饰)希望他按照他的节奏来。

结果看了半天演的大部分情节是李天然与关巧红(周韵饰)和唐凤仪(许晴饰)两个女人的故事。

当然,结局是好的,李天然终于可以向朱潜龙和根本一郎出手了,就这样我对于他那种必须怎么把两个敌人放在一起弄死的想法,真觉得幼稚,那种时候有很多不可控,万一不小心被人救找了多亏。

最后,我想说廖凡这部电影中的扮相很像赵本山,电影中廖凡与朱元璋那张图像也如此的相似。

邪不压正观后感【篇8】

最近去看了电影《邪不压正》。这是一部典型的姜文式电影,戏谑中透着认真、荒谬中不失严肃,懂的人自然都懂,不懂的人也没法让他懂。

倒不是说这部电影有多好。就是觉得,这个年代仍然存在认真的人,嘈杂的声音中仍存在清流。当然,认真、清流等等品质,现在听起来已经像是在搞笑了。联想到最近网传的几篇证券行业经济学家的大作,更加印证了清者自清的道理。不是没有明白人,而是他们不愿意说、不敢说、没必要说。

电影主题是邪不压正,这也许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也许在长期内是这样的,可人都活在短期不对吗?将目光放长,每一个人都微不足道。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但不是同一群人民书写的。生在什么样的国度和年代,是无法选择的事。能不能盼来正义压倒邪恶的一天也充满了不确定性。那么,对于特定个体的际遇来说,邪和正究竟谁能战胜谁?在本国悠久灿烂的文明中,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就像是一场接力赛,被一代又一代人抒发在诗词歌赋中。但换一个角度,能够让后世感怀、对文化传承和历史进程作出贡献的,也还是这样一些人。正是战胜了邪的。

邪和正的博弈会一直持续下去。但请相信,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此时不代表永远。心里有光,就能驱散一切阴霾。

最后,借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还等什么呢?”现在就是最好的开始。

邪不压正观后感【篇9】

上周看了姜文导演的电影《邪不压正》,在影片开始之前,朋友就嚷嚷着说这个电影有几大看点,什么“彭于晏的腹肌”“许晴的臀”“廖凡的下巴”…一大堆的,也没记得太清楚,总之无关电影,都是些“肉体诱惑”。当然作为宣传噱头,这些的确能勾起不少人的猎奇心,但是电影作为故事的载体,其好坏还要归于故事的内容和其中的表现手法。

在电影的开始,彭于晏跑步的场景,那棱角分明的肌肉,的确很是惊艳,连我这肥胖油腻大好青年都忍不住摸了摸肚皮上的肉垫子,心想自己啥时候都有这样的腹肌啊……回到正题,真正让我震撼的是雪中的老北京城,镜头从一处残破的城墙开始,慢慢呈现出一座破败荒草丛芜的城楼,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但也增加了一种沧桑和厚重的历史感,这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也是整个民族历史的见证,可惜的是这种见证已经被我们割裂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空洞的口号。而电影给我的震撼也仅限于此了。

电影的故事情节以“七七事变”前的北京为背景,以李天然复仇为脉络,讲述一个关于国恨情仇的故事。故事讲大时代融于个人的讲述方式,能将故事讲得丰满而不至于流于说教,这是一个导演功底的体现。姜文是一个会讲故事的导演,从早期的《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再到近期的《让子弹飞》,都能体现出姜文诙谐的风格,同时,姜文也善于将故事背景的时代烙印植入到影片中,这些烙印也是为当政者所忌讳的,这些也增加了影片的批判性和思想深度。《邪不压正》也有属于自己的时代烙印,这些烙印通过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风雨飘摇时局的人而展现出来。

从开始到结束,可以说我是相当认真地将整部影片看完,中间没敢分神,从开始的震撼,到后来的乏味,再到最后的失落,看完整部片子,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部片子是不完整的,故事情节的跳跃幅度虽然不算很大,但是其衔接却也不那么自然。例如,故事的开始,李天然从美国受训归来,满脸的自信和睿智,可是后来的行事却显得那么轻率鲁莽,最后还被逼到在钟楼上惶惶不可终日,反差可谓巨大;姜文饰演的蓝青峰可谓人情世故中的人精,精于谋划,算计至深,眼线遍布四九城,可是最后还是被人吊起来拔光了满嘴的牙,落差也是巨大;裁缝铺的老板娘关巧红,占了整部影片的很大一部分篇幅,可是她这个人物却对整个故事推动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唯一的作用就是说教,教那个自信满满的李天然怎样去复仇,可是这些说教细细想来,依然对故事主线没有什么推动;还有蓝青峰口口声声说谋划了xx年的计划,最后也没给出一个明确的结局,真可谓酒席吃了一半却突然撤了席面……

如果将整个片子拆开来,分成一个个小段来看,可以看出每个片段都是很精彩的,演员的演技和情节都相得益彰,可是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显得有些突兀了。这不是蒙太奇和多线叙事手法的问题,那些手法都是为了推动故事发展的需要,而那些片段对整个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和推动,完全是各个片段生生地串了起来,破坏了整部片子的和谐和连贯性……

从演员的演技来讲,姜文、廖凡、安地、泽田谦也的演技都是可圈可点的,可以说整部影片最大的看点也就是他们的演技了,一个个的飙起戏来根本停不下来;许晴在这部戏里的表现有些做作,不出彩,除了那部臀之外也没有多少的加分;周韵是个大美女,她的美并不惊艳,属于那种内敛的美,如一壶老酒需要慢慢地细品才能觉得出来,她的美给她的表现增色不少;最后要说说猪脚彭于晏了,我觉着他在这部片子里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宣传这部片子的,作为一部商业片子的宣传亮点,他的表现是成功的,如果从故事的角度来看,他的表现至少在我看来,他是来跑龙套的。他所饰演的李天然前后的反差,在前面就提过很是巨大,他的复仇完全是在主角光环之下的复仇,完全不是情节推动的复仇,朱潜龙在经过一阵枪战之后,完全不带一个跟班独自去见根本一郎,这多少有些不可思议,也跟他前面能将蓝青峰玩弄的表现也是不符的,他的“赴死”也完全是为了结局的需要,而不是情节的`推动,正也是这些因为结局的需要而展现的情节,破坏了故事的和谐与连贯。我想,这也是《邪不压正》在豆瓣上的评分一路下滑的原因。

可以说,《邪不压正》是一部局部好于整体、整体害了局部的电影。

  • 放学观后感12篇
    你知道一份标准的观后感需要有哪些方面吗?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我们总会被作品中的情节所吸引。与其羡慕网络上的影评,不如自己写一份观后感,我们将观赏一部作品后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观后感,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放学观后感”充满了深意,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我们能够在这里开启自己的阅读人生和故事!...
  • 青年雷锋观后感通用
    经过收集并整理,杂文852的编辑为你呈上“青年雷锋观后感”,不要失去信心这篇文章会对您有所帮助。当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曾经经典的电影时,作品中总有让自己感触颇多的情节。写作品的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作品中的文学技巧,观后感让我对作品的看法更加深刻。...
  • 中国推销员观后感精选11篇
    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 为了记录新的收获,我们可以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你知道写作品名观后感的关键是什么吗,很高兴为您准备了这份“中国推销员观后感”希望您能喜欢,只要认真阅读您就能从这篇文章中找到所需信息!...
  • 关于辉煌中国的观后感集锦3篇
    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杂文852带来了充满新意的“关于辉煌中国的观后感”,写作品名观后感要注意什么呢?世界上总会有一些优秀的作品会让我们印象深刻,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观后感可以揭示作品中的文化哲学和历史背景,我们提供的方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建议您咨询专业人士!...
  • [荐]哥哥观后感集锦(6篇)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失踪的哥哥》。我一口气读完了这个故事,它令我十分感动。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在一个病房里住着一个身患尿毒症的女孩小小,身边有一个哑巴哥哥陪着她。医生问他愿不愿意捐肾给小小,如果不捐的话,他的妹妹可能会死。他当时犹豫不决,最后终于同意了,令医生们欣慰。但是,就在手术进行的前一天...
  •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汇总3篇)
    经过一番筛选杂文852的编辑特地为大家推荐一篇好文章“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读后感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将这篇文章收藏并分享给您的朋友们让大家一起受益!...

邪不压正观后感推荐

  • 关于辉煌中国的观后感集锦3篇

    2024年01月05日

  • 关于士兵突击的观后感范文1000字

    2024年01月05日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观后感作文8篇

    2024年01月05日

  • 中国推销员观后感精选11篇

    2024年01月04日

  • [荐]哥哥观后感集锦(6篇)

    2024年0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