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辈的晚安心语(通用20篇)。
对长辈的晚安心语 篇1
人人都应该尊敬长辈,因为长辈承担了抚养和教育我们的责任;而且尊重长辈又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古时候的人就有尊重长辈的美德。
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天起,父母就一直在精心照料我们,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可我们什么时候想过怎样去报答他们呢?
有一天,我在公园玩的时候,看见一个有六、七岁的小男孩摔倒了,哇、哇大哭了起来,他的父母二话不说就把他扶起来,买来冰激凌、棒棒糖、变形金刚……来哄他,由此可见,父母对儿女多么关心,多么细心呵护,可他想过吗?长大之后该怎样报答父母呢?
父母把我们培养成人,多么不容易啊!有人曾经计算过——如果把父母的'关怀换成雇佣人的话,那么一年下来的费用就高达六十八万美元,父母多不容易啊!他们每天给我们吃,给我们穿,天天还接送我们上学,我们是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父母的。
中国古时候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古时候就有人悟出这个道理,做为新世纪的我们,就应该更加尊重长辈了。
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学会尊重长辈。比如,吃饭的时候,长辈们不动筷子,我们就不能先动筷子;坐凳子的时候,我们要给长辈让座;长辈不让我们做的事,我们尽量不做……总之尊敬长辈,我们必须做到!
尽管有些父母说粗话,打人,赌博,可我们只会埋怨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他们的养育之恩。要牢记,尊重长辈是一种美德,也是我们身为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长辈的晚安心语 篇2
孝亲敬老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提示,是行为,是感动……这些孝亲敬老的人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的好榜样。
孝亲敬老的榜样多如繁星,而我的舅舅就是其中一颗明亮的星星。我的舅舅真是个名副其实的孝子。他对姥姥照顾得十分周到,生怕姥姥得病。有一次,姥姥喝水时,不小心被呛着了,咳了几声。这几声咳嗽就把舅舅吓了一跳,他立即把姥姥送到医院,做了检查,什么病也没有,舅舅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但他还是不放心,就给姥姥买了几盒感冒冲剂,并且还买了海参等补品。
就算星星在美丽,也会有陨石坠落下来。这个世界上总会有几个没有礼貌,不懂得孝亲敬老的人。
有一天,我乘公共汽车回家,在汽车停站时,一位白发苍苍,鬓发全白的老人上来了,我仔细地打量着她,想必七十多了吧。我急忙把座位让给她,说时迟那时快,我刚起身去扶老奶奶时,一个体格健壮的青年男子快步冲上前,一屁股坐下了,把正要坐下的老奶奶挤到一边,差点摔倒。我压住心里燃烧的怒火,和气地对他说:“叔叔,你能不能给老奶奶让座呢?”他说;“不让!”我忍不住了,说:“那你也不能抢我的座位!”他不讲理的说:“这椅子上写着你的.名字?再说了,你们都不坐,可惜了座子,只有我来珍惜它。”
我瞬间火冒三丈,坐在旁边的阿姨看见了站了起来,让位给了老奶奶,接着从不同的方向传来一句句指责的话,这个青年再也坐不住了,脸越来越红,小声地和老奶奶说了声对不起,就匆匆地下车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仿佛看到他去了另一辆公交车,在给一位老人让座,给抱着孩子的阿姨让座,给孕妇阿姨让座……
在我们这个优秀的中华民族,时时处处都体现出孝亲敬老的精神,我们会把他传承下去,我为我们这样优良的传统文明而骄傲!
对长辈的晚安心语 篇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又名老人节,是尊敬老人的节日!
尊敬老人,孝敬老人是小孩和年轻人应当做到的,工作忙也要抽空去看看他们,父母老了,更要去珍惜他们,去看看他们。重阳节是一个感动又温暖的节日,重阳节有一种糕就是重阳糕,重阳节的时候我们就给老人送点重阳糕、饼干等等。重阳节也要团圆,和老人一起开开心心的过节,送点礼物,碰到陌生老人也要问个好,送他一点礼物,这个是理所当然的,老人是需要保护的。重阳节晚上爷爷奶奶给我们准备了一餐丰盛的晚餐,他们太辛苦了,爸爸妈妈工作太忙碌了,还没有来,他们还要饿着肚子等,我真的想说不要等了。但是爷爷奶奶坚持等,可怜天下爷奶心啊!
星期六和星期天陪着他们,有空时还能逗他们笑,我衷心地说一声:“爷爷奶奶,我爱你们!”
重阳节!重阳节!求你仿佛每天都能过,让快乐健康一直陪着爷爷奶奶!
对长辈的晚安心语 篇4
乌鸦的外表虽然丑陋,但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中的楷模。当乌鸦年老不能觅食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给老乌鸦,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
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长辈,养育了后代晚辈,后代晚辈赡养和孝敬父母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既为人子,焉能丧心病狂虐待老人呢?
我父亲就是一个孝敬长辈的典型人物。奶奶在世前,由于身体不好,行动不便,子女又各在远方,于是照顾奶奶的重担就落在了八十高龄的爷爷身上。父亲担心爷爷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常常三番五次的往老家跑,还带了许多营养品给爷爷奶奶补补身子。每次回老家,父亲叫我给奶奶喂饭,自己帮奶奶按摩、洗澡洗头,累得满头大汗。半年前,奶奶突然过世。当父亲接到大伯的电话时,焦急万分,风风火火的收拾好行李,带着我和母亲回了老家。一见到奶奶的尸体,父亲便号啕大哭,伤心欲绝,想尽办法要把奶奶的葬礼办得更好一些。因此,我十分佩服父亲,佩服他会如此孝敬长辈。
然而,近些年来,我们从报纸上、电视上不断看到关于父母因儿女虐待而不得不诉诸法律的新闻报道。看了这些场面,实在叫人心寒!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过:“天底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而中国曾有一句古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说:树想安静,可是,风总是不停地刮,它没法安静下来;儿女想孝敬父母,可是,父母快死了,等不了了。父母在时不孝敬,等他们去世了,又后悔莫及,那还有什么用呢?
对长辈的晚安心语 篇5
尊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为社会做出了许多贡献,当他老了的时候,没有能力去赚钱养活自己,只能靠儿女赡养。但是,儿女不能总陪在身边,他们会感到十分寂寞与孤独,特别是老伴已逝,周边没有其他同龄人的人,这时,他们就需要社会的关心与爱护。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要去关心爱护老人,就从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起,经常看望他们,跟他们聊天,唱歌,跳舞……还要帮助他们,给他们倒水,拖地……当他们要出门时,对他们说一声注意安全,回来时,给他们一个拥抱,其实,我们帮他们做的一件件好事,他们都会非常的开心,我们对他们说的一句句美好的祝福,他们都会特别感动,我们对他们说的一句句注意安全的话语,他们都会牢牢地记在心里。
中国自古以来,有不少的孝子,他们的故事流传千古。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鲤鱼。王祥非常高兴,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这些孝子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孟郊有《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子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句。希望大家以后能做到尊老爱老,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对长辈的晚安心语 篇6
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早上当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妈妈就已经起床了,经常刷牙洗脸都顾不上;等我洗刷完毕的时候,妈妈总是将不凉不热的饭端到我的面前;每天都有我喜欢喝的小米粥,为了增加营养,妈妈换着花样为我做鸡蛋。
为了中午我能及时吃上可口的饭菜,下午放学后就能回家,妈妈选择了一种比较松散的工作方式——在家里上班。这样妈妈不能参加广交会和一些国外的展会,没有了比较正式的工作环境,以及和外界及时的信息交流,妈妈失去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每次做完作业,妈妈都认真地帮我检查。错误的地方,不仅不责备我,而且总是很耐心地和我共同分析做错的原因,直到我弄明白。
妈妈为了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给我买了很多我喜欢的书籍;为了开阔我的.视野,假日的时候经常带我到其他地方游玩;为了让我更接近大自然,周末常常带我到公园或者海边玩。
妈妈为我做了这么多看上去似乎很简单,但做上去其实很难的事情,妈妈却从来没有说什么。我一定好好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让妈妈为我操心。
对长辈的晚安心语 篇7
亲爱的爷爷:
您好!最近身体还好吗?家里一切还好吧?
我们的新课快要进入尾声了。这学期,我的收获很大,今天,写这封信,就给您谈谈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吧。
我喜欢的电视节目有很多,有《成龙历险记》、《熊出没》、《爸爸去哪儿》、《快乐大本营》……我最喜欢的就是《熊出没》,这个故事主要讲得是熊大、熊二,还有一个狡猾的光头强,光头强为了伐木赚钱,破坏森林,熊大、熊二为了阻止光头强和他斗智斗勇的故事,而且非常的搞笑,我特别喜欢看。爷爷,你喜欢看什么节目呢?下次来信也给我讲讲。今天就写到这里吧。
祝爷爷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爱你的孙子
对长辈的晚安心语 篇8
亲爱的马奶奶:
您好。最近过的好吗?身体怎么样?我很想念您。
我快九岁了,比起以前懂事了许多。学习上不再拖拖拉拉,只是上课时偶尔说一下小话,做一下小动作。不过,还是有一次没做作业,被子老师请了家长,妈妈回家后狠狠的教训了我一顿。从这以后我再也不敢不写作业了。
平常我还可以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得到一点报酬,去买一点学习用品。您看我是不是很有经济头脑呀?
马奶奶放假了我一定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您。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爱您的薛佳祺
对长辈的晚安心语 篇9
本文内容说的是章印华在8岁的时候他的奶奶突然间从木梯上摔了下来,右脚脚踝处骨折,奶奶在床上没几天就开始烧饭、做家务。奶奶过几月才会走路的',可她的脚已经跛了,一直伴着她走进天国。
冬天因为奶奶的脚太冷,晚上总是睡不着,自己想着什么时候能用自己的脚把奶奶的脚捂热,但自己却已忘记了。奶奶去世了12年,当他想奶奶时候,就是泪流满面,但愿奶奶在天国中有双健康的脚。
这篇文章里,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不记得奶奶的脚是过了几个月才能走路的,但那只跛了的脚一直伴随着她走进天国。那只脚给奶奶带来了多少痛苦,只有奶奶清楚。奶奶已经去世12年了,每当回忆起她跛脚的身影,回忆起在床上流泪的样子,还有当我孝顺她时,她那无比自豪和幸福的样子,我就泪流满面。这几句话让我深深感动,原因是奶奶过了几个月才能走动,但那只跛脚一直伴随她去天国。奶奶去世几年了,每当他回忆起奶奶就泪流满面。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尊敬长辈和疼爱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也应该有东西先给长辈,后让给弟弟、妹妹,最后给自己,回家要给家人问好,外出时要给家人说再见。
对长辈的晚安心语 篇10
作为一名学生就要努力学习、尊敬老师,老师为了让我们学习进步,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他那一丝丝的银发、额头上那深深的皱纹就是最好的见证!
老师,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一片苦心,是您让我懂得了努力学习,肩负起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老师,是您告诉我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学习如同种庄稼,播下多少种子及收获多少粮食。”
您不但是我的老师还是我们的好朋友。当我们受委屈、有困难的时候,您总是耐心的开导我们,想方设法地帮助我们,使我们开开心心。每当您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清楚那是为我们好,您对我们的爱都包含在了一字一句的批语里。我读过《老师》这篇诗歌:
老师的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充满着对我的期待,点燃了我上进的火焰;老师的微笑是春天的甘露,滋润我心田的绿洲,浇灌我理想的幼苗;老师的教诲是无穷的力量,荡涤着我心中尘埃,鼓起我勇气的风帆;老师的胸怀是宽广的天空,让我躲避风雨,任我张开双翼、翱翔蓝天。
它告诉了我很多很多,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因为书是知识的海洋、力量的源泉、智慧的翅膀、生活的方向盘。因为只有这样才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
对长辈的晚安心语 篇11
父母,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恩人。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我们才有缘会成为一家人,才会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不仅需要父母的关爱与呵护,父母也需要儿女的问候和一句感谢的话语。
那次,因为妈妈和爸爸要去栽种树苗,还要送我上学,给我做饭。但是妈妈气得十分的早,帮我做了饭,然后没顾上吃就开始去工作了,并且让爸爸留下来送我去上学。因为栽树苗的地离家比较远,所以一定要起电动车,可是妈妈却骑着自行车去了,把电车留给了我和爸爸。过了一个上午,终于放学了,我兴奋地跑出校门,寻找着妈妈的身影,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我有些焦急了。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的面前——原来是爸爸呀!我的心情忽然有点失落,因为中午吃不到妈妈做的'“美味佳肴”了,又要吃“便饭”了,想到这,我就一肚子埋怨——为什么妈妈不回来呀,她到底要忙到什么时候呀?
中午吃过饭后,我极不情愿的睡了一觉。被爸爸送到学校后,看到了好朋友,我才有点高兴。下午放学了,仍是爸爸接我,我感到这也没什么稀奇了,妈妈肯定还在忙吧!结果回到家里一看,妈妈躺在沙发上睡着了,我顿时恍然大悟:妈妈那么努力的工作,那么累,不都是为了这个家吗,爸爸也极力地配合着。而我呢?不应该更加努力地学习,努力的配合吗?
孝敬父母是我们的做儿女的责任,好好学习,回报他们同样也是责任。我以后一定要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对长辈的晚安心语 篇1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题记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相信他还是一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
小时候,我们对父母依附、崇拜。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从家长那里拿到“解放证”,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而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没有生活经验,没有丰富的阅历,却有自己的主意。父母责怪我们越来越不懂事,而怀念我们小时候的'乖样子。他们对我们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
当我们要发火的时候,不妨用手摸一下肚脐。它曾是我们与父母相连的地方,也是母亲用营养维持我们生命的地方。我们曾经是父母的一部分,现在能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替他们想想吗?我们忍心伤害自己最亲近的人吗?冷静下来,让自己做出恰当的选择。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在这种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花费去父母多少心血;成家立业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对长辈的晚安心语 篇13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不计其数的家传美谈: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程门立雪……这一个个故事都是要教给我们孝亲敬老,尊师重学。
一次假期旅行让我亲眼目睹了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的那份孝心。虽然爸爸妈妈在外奔波压力很大,但从不在爷爷奶奶面前提起,可能是不然他们担心吧。一大早我们就踏上了旅途,去了老年人喜爱的地方
—石老人。奶奶晕车,妈妈早就把晕车药准备好了,给奶奶服上。经过了1个多小时的“跋涉”,我们到达了风景区。一望海边,百米处有一座17米高的石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这就是“石老人”,他以手托腮,注目凝神,每天晨迎旭日,暮送晚霞,伴着潮起潮落,历尽沧桑,不知度过了多少岁月。参观完了风景区,到了大约12点。“午饭时间到了!”我大声喊道,饥饿已经“控制”我了,爸爸应声答应。我们来到了一个酒店做下,吃完了丰盛的午饭,我摸着鼓出的肚子打着嗝。奶奶好像正在找着什么。“遭了,忘记带药了!”奶奶是贫血患者,靠吃补血药维持,爸爸一听,二话不说,就开车找药店买。过了一阵子,爸爸带着一盒补血药回来了,亲自给奶奶倒水,让奶奶服上。虽然这件事不是太大,但深深地感触到了我。在爸爸妈妈行为的潜移默化下,我也深深地懂得了孝敬长辈是多么光荣的事。
我们不但要在家里做一个孝顺好孩子,还要在学校做一个懂奉献的好学生。老师是一只辛勤的黄牛,勤恳的工种农田;老师是人类的工程师,是蓝图的绘画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桃李满天下,弟子胜三千”这是他们最大的欣慰。所以我们要懂得奉献老师,不能让他们辛勤的汗水白白流淌。那些总是上课睡觉,不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学生,即使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在社会上也不会受到人们的尊敬。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尊师。尊师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因为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和传递者,我们岂能让他们为我们操心?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文化中最悠久、最基本、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传统伦理观念。生活中点点滴滴中也体现了父母长辈那份真真切切的孝敬之心。
对长辈的晚安心语 篇14
是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是老人们将我们一代一代的抚养长大。所以,我们要尊敬父母,孝顺老人,孝顺老一辈。
从我们呱呱落地开始,一直疼爱我们的是谁?是我们最最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也有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分别是慈母和严父。记得那次下雨了,我忘记带雨伞了,于是,我就在紫金药店门口的座位上坐着,想等雨小点了再跑回家。可是,上帝好像是偏要与我作对似的,大雨一直下个不停。一位位女子在我面前走来走去,可次次都不是熟悉的.人,都让我十分失望。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朝我走来,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妈妈,她冒着倾盆大雨给我送伞来了,我的心感到欣慰。我连忙跑过去,躲到妈妈的雨伞下,小声地说了声:“谢谢你,妈妈。”在回家的路上妈妈一直把雨伞偏向我这。回到家后,妈妈感冒了,我很心疼她。
我的爸爸是典型的“严父”,他对我要求很严格。经常在上学前再三叮嘱我:“水已经给你准备好了,到了学校要记得多喝水;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课,不要做小动作,不许跟同桌说话……”“天哪!爸爸怎么这么烦人哪,我的耳朵都快要磨出茧子来了。”我心愤怒地想着。
这就是我亲爱的慈母与严父,他们为我做出了贡献,所以我要尊敬他们。
老师教我们要孝顺老人我就想起了那个新闻:已经103岁的老人林立俊眼神深邃而又慈祥,满脸的皱纹流露出岁月的痕迹。老人坐在藤椅上,旁边放着三份报纸,还有两只猫陪在左右。和小儿子同住的林立俊告诉记者,无论有多忙,小儿子每天早晚都会过来看看她,问问身体舒服不舒服,有没有想吃的东西。这件事让我想起了孝顺老人。
从今天开始,我要做个尊敬父母,孝顺老人的乖小孩。
-
为了您方便浏览更多的对长辈的晚安心语网内容,请访问对长辈的晚安心语